郑孝胥

人物 | 历史人物 | 官员 | 32年任伪满洲国总理大臣兼文教总长,诗坛“同光体”倡导者之一
爱好休嗟晚,微言欲辨韩。
能留孤兴在,正耐此时看。
秋气关人事,霜丛耿岁寒。
刘郎应解意,冷淡自成欢。
惜哉此江山,与我俱不偶。
廿年来去迹,知者有钟阜。
作堂临濠上,终日对户牖。
泊然疑可老,岂屑问谁有。
聊忘孤生哀,亦避世事丑。
吾言宁欺天,有如堂下柳。
江东顾五倦游还,占取城西水一湾。
捲捲清诗皆入画,底须俗笔污溪山。
二士风流比阮嵇,年来物役苦难齐。
欲知白下閒踪迹,祇向书堂觅旧题。
结茅在濠上,岁暮一凭栏。
叠阜云边色,虚堂雪后寒。
妄怀当世意,端欠此心安。
建业城东水,殷勤不严看。
干将莫邪难争锋,自言此书与卢鸿。
由来文选是家学,父子授受善与邕。
愿为鸣鹤殊鸿鹄,谁见香象追飞龙。
世间石刻已稀有,朱阑麻纸垂奇踪。
吾闻尧章论书法,以行为真非专工。
孟坚复引狂为戒,欹斜流弊妨童蒙。
谛观字里极骏逸,超凡绝迹元难从。
道州猿叟主端直,独至江夏终推崇。
平生颇疑古欺我,颜柳以外皆瞍矇。
重姿重骨任交诟,千金宝秘归徐公。
野水不成川,远山常隐树。
尔牛适何来,百态目与遇。
贯道师巨然,皆出董北苑。
汰哉萚石翁,鉴定凭老眼。
长安黑色儿,挂角读有异。
何如多牛翁,一生不识字。
短布单衣寒,东门厉石斑。
非常犹不遇,饭牛歌漫漫。
抱城水南流,春来绿渐肥。
蒋山绕其北,白云相委蛇。
精蓝割山光,修竹何猗猗。
岸回林梢密,桃李能成蹊。
置堂于此间,非瓦而茅茨。
据榻揽峰岫,开窗弄涟漪。
堂前何所有?鱼鸟常忘机。
堂后何所有?儿女从玩痴。
堂中何所有?夕阴与朝晖。
壁间复何有?旧拓兼新诗。
人言此堂陋,华庑宜纤儿。
或云此堂偏,当路谁高栖?自从堂之成,使我壮志亏。
宁馨必匿笑,焉知旷士怀!。
门掩馀寒绿尽生,小廊净扫称閒行。
春阴庭角云如墨,衬出江梅半树明。
一雨海棠尽,闲庭春已归。
池蛙空阁阁,梁燕自飞飞。
晼晚时不与,蹉跎心有违。
邻园犹可借,聊探牡丹肥。
会见侵边警,宁论距海忧。
南藩隳缅越,左股折蛮瓯。
群醉谁先觉?孤忠入九幽。
图穷心不灭,诗就涕应流。
婉婉双栖子,俄成寡鹄哀。
戏言终不负,烈意苦难回。
乳药中宵觉,离魂七日才。
凭君续原鬼,莫说望思台。
朝官酸黠饰文儒,外官猾鄙矜走趋。
营营逐逐各自喜,风气所域无贤愚。
江南今日信仕国,脚靴手板尤睢盱。
嵯峨高牙坐开府,辕门千金阗肩舆。
晓风霍霍日照旆,排头竞进纷冠裾。
分庭塞坐交耳语,飞钳巧谍咸有图。
少年票姚逞眉睫,羸老答飒拈髭须。
大臣欠伸日加午,倏忽溃散随仆奴。
汹汹一鬨竟何取,宁有智虑裨吁谟。
造物著吾百僚底,饱看颇得言其粗。
尔曹亦自关世运,吾属为虏深可吁。
曾闻袭美语天随,渔者犹容世外才。
今日青衫杂蛙黾,羡君渔具画中来。
海畺信无事,沪渎复多娱。
人意消歌舞,江波动画图。
名浮真得损,计左遂成迂。
谁见楼中客,灯前坐欲枯。
兀兀腾腾地,闻歌稍觉悲。
孤怀时自振,百折理何疑。
气已随年减,才应与世衰。
龙蛇书累纸,赖汝作雄奇。
称诗有高学,云以涩为贵。
子岂真可人,所诣遽尔邃。
诗怀文字前,未得殆难会。
即论句法秘,大事匪狡狯。
初如咀橄榄,枯中说滋味。
终乃啖枇杷,甘平宜渴肺。
子诗实早就,流宕可毋畏。
试回刻意功,一极才与思。
向来谬见推,浅语不予赘。
仍当摹千文,为君题晚翠。

郑孝胥(1860-1938),中国近代政治人物、诗人、书法家。 福建 省闽侯人。

1882年清光绪八年举人,曾历任广西边防大臣, 安徽 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辛亥革命后以遗老自居。1913年筹办读经会。1923年奉溥仪之命入北京,次年受任总理内务府大臣。1924年北京政变后,协助溥仪出逃。1925年后,负责溥仪的总务处及对外事宜。1928年赴日本,筹划溥仪复辟活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负责起草伪满洲国国歌与建国宣言。1932年任伪满洲国总理大臣兼文教总长。1934年溥仪称帝后,任国务总理大臣。郑孝胥后来因为反对日本方面对满洲国的压制,而于1935年5月21日失势;1936年后继续为日本侵略者效力。

1938年于长春过世,传言是被毒杀。郑孝胥死于1938年,散原老人是“七七事变”后,拒绝服药、进食,在忧愤之中过世的。

中文名
郑孝胥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福建闽侯
出生日期
1860年5月2日
去世日期
1938年
民族
汉族
信仰
神道教
职位
政治人物 著名书法家
主要成就
诗坛“同光体”倡导者之一
代表作品
《海藏楼诗集》
重要事件
唆使溥仪投靠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