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孝胥

人物 | 历史人物 | 官员 | 32年任伪满洲国总理大臣兼文教总长,诗坛“同光体”倡导者之一
儿死肤未冰,卧板藉以褓。
出门别吾友,归敛已不早。
入棺望始绝,父子缘遽了。
犹当书两和,白骨知此恼。
纸钱送汝去,遗烬那忍扫。
今宵我不寐,窗下灯皎皎。
后房汝啼处,絮泣剩婢媪。
一家各上床,掷汝向荒草。
岁尽冶城旁,月寒新鬼小。
三岁居日本,此行诚不利。
海东得是儿,自诧带奇气。
归来太仓卒,断乳哺用饵。
十旬卒致殒,分我感时泪。
辽沈方鏖兵,暴骨满关外。
谁非父母体,驱向万里弃。
汝殇何足恨,浩劫行且至。
中原适无人,去去非我世。
明年化猿鹤,聊欲从此逝。
吾尝语忍盦,知德诚已鲜。
奇才世岂绝,平日故难辨。
交游虽甚盛,往往致不满。
所忧乏藻鉴,妄意丈夫浅。
固当勤物色,兼取狂与狷。
忍盦领吾语,俄作风雨散。
堂堂入泉下,怀此竟未展。
去国才五年,世事凡几变。
匹夫亦何有,盈抱但孤愤。
北行心久绝,此举良可哂。
更持沟壑身,来看风轮转。
九门詄荡荡,惊鸟纷渐返。
故人那得见,酸楚眶屡泫。
时贤如众星,残夜见复隐。
芒寒而色正,丁沈长照眼。
惟君秉贞刚,爱国出诚恳。
圣明信所学,温旨促编纂。
尚书敬风采,传语戒肥遁。
名高心益虚,志猛气殊稳。
吁嗟才实难,诸子皆万选。
自馀斗筲辈,偻指何足算。
奈何吾所知,遂亦世所罕。
回思往时语,奢愿付迂诞。
劝君益厉操,期以振选愞。
勿云幸直寻,枉尺已深损。
中年见匪易,暂聚意弥款。
相规吾分尔,知君终不尽。
朝士衰风雅,嵚崎老半塘。
封章函涕泪,乐府积悲凉。
画本秋心藁,残碑翠墨装。
此中从遣日,祇禁说行藏。
寒夜肯过我,来者非等閒。
取我已逝怀,今夕复见还。
始合若微感,再厉遂无端。
嗟我岂有知,感子难自吞。
长剑四五动,十指千万弹。
持以喻我意,此意殊未殚。
须墨惟沥血,须纸惟刳肝。
执笔为我书,我舌敝犹存。
子心狂而忠,子节纯且坚。
为子所能为,毋为空诟天。
世衰士亦放,未可荣以禄。
高言虞见罪,聊复试饮啄。
君看我此来,作计乃尔毒。
兔爰逢百优,明夷入左腹。
毁车更杀马,降志非取辱。
起追孙登啸,坐视唐衢哭。
韩非怀孤愤,终为秦政戮。
东野变为龙,退之讵能逐?。
相知垂十年,未觉往可悔。
中閒有逝者,警痛愈相爱。
吾侪各老大,岂做儿女态。
形骸虽暂隔,至味固不败。
精诚远相照,山海了无碍。
神京万斛尘,风烈成昼晦。
驱车犯埃壒忧子亦以惫。
国门行揖别,归听长江礧。
岁暮酷怀人,孤吟复谁耐?。
长啸出国门,寒日黯相送。
大风主何祥,不发轩辕梦。
残月坠雄县,黄尘蔽任邱。
此中商避世,犹恨近神州。
雄鸡奋悲歌,惊埃勃马首。
落星虽有心,孤月空开口。
班班河间车,南归罢击鼓。
车中人自奇,无取流俗怒。
客行自言苦,夙驾犯霜风。
谁见斯民困,宵征逐马通。
雪霁天欲明,林峦混一色。
晓日忽上腾,云归徂徕白。
守道去人远,诸峰空自青。
不缘文字力,何处见英灵。
骐骥骖驽骀,服车上山石。
英雄时岂无,热泪空横臆。
云势可以休,云容显复晦。
千峰锦离离,夕阳绚天外。
驱车杨柳店,怀古空蹀躞。
不恨无公羊,恨无郭太业。
四顾无一遇,迷魂不可招。
千磨还百折,心铁可能销?。
尻轮极周流,神马善超越。
闭门枉造车,何时出合辙?。
荦确途焉穷,心先疲马至。
村落带山明,晚晴展人意。

郑孝胥(1860-1938),中国近代政治人物、诗人、书法家。 福建 省闽侯人。

1882年清光绪八年举人,曾历任广西边防大臣, 安徽 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辛亥革命后以遗老自居。1913年筹办读经会。1923年奉溥仪之命入北京,次年受任总理内务府大臣。1924年北京政变后,协助溥仪出逃。1925年后,负责溥仪的总务处及对外事宜。1928年赴日本,筹划溥仪复辟活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负责起草伪满洲国国歌与建国宣言。1932年任伪满洲国总理大臣兼文教总长。1934年溥仪称帝后,任国务总理大臣。郑孝胥后来因为反对日本方面对满洲国的压制,而于1935年5月21日失势;1936年后继续为日本侵略者效力。

1938年于长春过世,传言是被毒杀。郑孝胥死于1938年,散原老人是“七七事变”后,拒绝服药、进食,在忧愤之中过世的。

中文名
郑孝胥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福建闽侯
出生日期
1860年5月2日
去世日期
1938年
民族
汉族
信仰
神道教
职位
政治人物 著名书法家
主要成就
诗坛“同光体”倡导者之一
代表作品
《海藏楼诗集》
重要事件
唆使溥仪投靠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