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孝胥

人物 | 历史人物 | 官员 | 32年任伪满洲国总理大臣兼文教总长,诗坛“同光体”倡导者之一
此都据高原,旷阔亦可喜。
期年增万户,奔凑无远迩。
陶渔至于帝,所居辄成市。
四海闻新京,鼎铛犹有耳。
老夫谬承之,自顾已暮齿。
求贤竟何得,徒愧天下士。
插架书无多,枕籍祇一室。
抛书寻馀味,坐待穿窗日。
日光天下奇,力解祛抑郁。
脱身行日中,造化与我一。
养气塞两间,此语真可必。
三王家天下,传子以相继。
秦政称一统,二世至万世。
生民立之君,道在仁与义。
仁义自无争,岂为一家计。
苟以力假仁,上下必征利。
举世治此学,自谓巧且智。
日居争敚中,孰能救其弊。
夏后厄有穷,中绝四十载。
吾皇归满洲,二年定辽海。
中兴与开创,赫赫有真宰。
人心不忘旧,制胜若因垒。
中原可徐复,修德犹有待。
一言几兴邦,惟以敬胜怠。
忽曰我得天,天命固未改。
夜起二十年,仓卒当此局。
依然坐待旦,自顾殊录录。
习气最难除,求治谁能速。
先富而后教,解此意已足。
为政好握权,一念等流俗。
国侨以治郑,葛亮以治蜀。
区区法家语,王道未易复。
平生肝胆道非孤,坐视扶桑奋霸图。
四十年前花前客,白鸥年少岂知吾。
山路樱花半未开,云中富士雪犹霾。
车傍儿女颜如玉,尽道先生觅句来。
山楼主客百重欢,红袖银灯夜未阑。
诸老热肠吾自醉,不须借酒禦春寒。
成围暖玉莫惊寒,诗酒相催特地欢。
可惜少年心已尽,祇将红袖当花看。
独往孤行道偶通,知音千载最难逢。
世人尽在酣眠里,忘却人间夜起翁。
涂地谁怜脑与肝,千秋转败事尤难。
贪天未可论功罪,翻使英雄泪不乾。
松际初阳射眼明,窗间海色卷云平。
越山驰道千车过,也作风涛拍岸声。
池馆幽奇窗对海,最宜风雨看惊涛。
移情别有成连曲,不借诗人一世豪。
琼岛仙姝不自妍,莫将脂粉拟天然。
春潮初涨云初起,正在朝阳吐燄前。
刻意伤春失梦痕,怀人亭下更何言。
花前白发风怀尽,不是销魂是断魂。
处处春山展画图,登楼小憩茗瓯俱。
两丛红白谁来赏,唤起閒情到鼠姑。
北戒神州久闭关,愿穿河套越天山。
天公应被人窥破,鸟岛何须取半环。
松径通天暗入林,两峰离立意何深。
白云虚度岩腰过,似有微行出岫心。
炉韝原知属化工,阴阳为炭碧兼红。
谁能发问谁能对,子厚灵均祇两雄。
嘘气成云鳄养雏,应声掉尾果堪呼。
昌黎自爱闲文字,遣与蛇龙作并驱。

郑孝胥(1860-1938),中国近代政治人物、诗人、书法家。 福建 省闽侯人。

1882年清光绪八年举人,曾历任广西边防大臣, 安徽 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辛亥革命后以遗老自居。1913年筹办读经会。1923年奉溥仪之命入北京,次年受任总理内务府大臣。1924年北京政变后,协助溥仪出逃。1925年后,负责溥仪的总务处及对外事宜。1928年赴日本,筹划溥仪复辟活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负责起草伪满洲国国歌与建国宣言。1932年任伪满洲国总理大臣兼文教总长。1934年溥仪称帝后,任国务总理大臣。郑孝胥后来因为反对日本方面对满洲国的压制,而于1935年5月21日失势;1936年后继续为日本侵略者效力。

1938年于长春过世,传言是被毒杀。郑孝胥死于1938年,散原老人是“七七事变”后,拒绝服药、进食,在忧愤之中过世的。

中文名
郑孝胥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福建闽侯
出生日期
1860年5月2日
去世日期
1938年
民族
汉族
信仰
神道教
职位
政治人物 著名书法家
主要成就
诗坛“同光体”倡导者之一
代表作品
《海藏楼诗集》
重要事件
唆使溥仪投靠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