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

人物 | 历史人物 | 官员 | 唐朝诗人
羡君齿牙牢且洁,大肉硬饼如刀截。
我今呀豁落者多,所存十余皆兀臲。
匙抄烂饭稳送之,合口软嚼如牛呞。
妻儿恐我生怅望,盘中不飣栗与棃。
祗今年才四十五,後日悬知渐莽卤。
朱颜皓颈讶莫亲,此外诸余谁更数。
忆昔太公仕进初,口含两齿无赢余。
虞翻十三比岂少,遂自惋恨形於书。
丈夫命存百无害,谁能点检形骸外。
巨缗东钓傥可期,与子共饱鲸鱼脍。
万生都阳明,幽暗鬼所寰。
嗟龙独何智,出入人鬼间。
不知谁爲助,若执造化关。
厌处平地水,巢居插天山。
列峰若攒指,石盂仰环环。
巨灵高其捧,保此一掬悭。
森沈固含蓄,本以储阴奸。
鱼鼈蒙拥护,羣嬉傲天顽。
翾翾栖托禽,飞飞一何闲。
祠堂像侔真,擢玉纡烟鬟。
羣怪俨伺候,恩威在其颜。
我来日正中,悚惕思先还。
寄立尺寸地,敢言来途艰。
吁无吹毛刃,血此牛蹄殷。
至令乘水旱,鼓舞寡与鳏。
林丛镇冥冥,穷年无由删。
妍英杂艳实,星琐黄朱斑。
石级皆险滑,颠跻莫牵攀。
龙区雏衆碎,付与宿已颁。
弃去可奈何,吾其死茅菅。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蔕,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羣,忽见孤凤皇。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举举江南子,名以能诗闻。
一来取高第,官佐东宫军。
迎妇丞相府,夸映秀士羣。
鸾鸣桂树间,观者何缤纷。
人事喜颠倒,旦夕异所云。
萧萧青云干,遂逐荆棘焚。
岁晚鸿雁过,乡思见新文。
践此秦关雪,家彼吴洲云。
悲啼上车女,骨肉不可分。
感慨都门别,丈夫酒方醺。
我实门下士,力薄蚋与蚊。
受恩不即报,永负湘中坟。
鲁连细而黠,有似黄鹞子。
田巴兀老苍,怜汝矜爪觜。
开端要惊人,雄跨吾厌矣。
高拱禅鸿声,若辍一杯水。
独称唐虞贤,顾未知之耳。
昔寻李愿向盘谷,正见高崖巨壁争开张。
是时新晴天井溢,谁把长劒倚太行。
冲风吹破落天外,飞雨白日洒洛阳。
东蹈燕川食旷野,有馈木蕨芽满筐。
马头溪深不可厉,借车载过水入箱。
平沙绿浪榜方口,雁鸭飞起穿垂杨。
穷探极览颇恣横,物外日月本不忙。
归来辛苦欲谁爲,坐令再往之计堕眇芒。
闭门长安三日雪,推书扑笔歌慨慷。
旁无壮士遣属和,远忆卢老诗颠狂。
开缄忽覩送归作,字向纸上皆轩昂。
又知李侯竟不顾,方冬独入崔嵬藏。
我今进退几时决,十年蠢蠢随朝行。
家请官供不报答,何异雀鼠偷太仓。
行抽手版付丞相,不待弹劾还耕桑。
敲门惊昼睡,问报睦州吏。
手把一封书,上有皇甫字。
拆书放牀头,涕与泪垂四。
昏昏还就枕,惘惘梦相值。
悲哉无奇术,安得生两翅。
中虚得暴下,避冷卧北窗。
不蹋晓鼓朝,安眠听逢逢。
籍也处闾里,抱能未施邦。
文章自娱戏,金石日击撞。
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
谈舌久不掉,非君亮谁双。
扶几导之言,曲节初摐摐。
半途喜开凿,派别失大江。
吾欲盈其气,不令见麾幢。
牛羊满田野,解斾束空杠。
倾尊与斟酌,四壁堆罂缸。
玄帷隔雪风,照炉钉明釭。
夜阑纵捭阖,哆口疏眉厖。
势侔高阳翁,坐约齐横降。
连日挟所有,形躯顿胮肛。
将归乃徐谓,子言得无哤。
回军与角逐,斫树收穷庞。
雌声吐款要,酒壶缀羊腔。
君乃崑仑渠,籍乃岭头泷。
譬如蚁蛭微,讵可陵崆?。
幸愿终赐之,斩拔枿与桩。
从此识归处,东流水淙淙。
西城员外丞,心迹两屈奇。
往岁战词赋,不将势力随。
下驴入省门,左右惊纷披。
傲兀坐试席,深丛见孤罴。
文如飜水成,初不用意爲。
四座各低面,不敢捩眼窥。
升阶揖侍郎,归舍日未敧。
佳句喧衆口,考官敢瑕疵。
连年收科第,若摘颔底髭。
回首卿相位,通途无他岐。
岂论校书郎,袍笏光参差。
童穉见称说,祝身得如斯。
侪辈妒且热,喘如竹筒吹。
老妇愿嫁女,约不论财赀。
老翁不量分,累月笞其儿。
搅搅争附托,无人角雄雌。
由来人间事,翻覆不可知。
安有巢中鷇,插翅飞天陲。
驹麛着爪牙,猛虎借与皮。
汝头有缰系,汝脚有索縻。
陷身泥沟间,谁复禀指撝。
不脱吏部选,可见偶与奇。
又作朝士贬,得非命所施。
客居京城中,十日营一炊。
逼迫走巴蛮,恩爱座上离。
昨来汉水头,始得完孤羇。
桁挂新衣裳,盎弃食残糜。
苟无饥寒苦,那用分高卑。
怜我还好古,宦途同险巘。
每旬遗我书,竟岁无差池。
新篇奚其思,风幡肆逶迤。
又论诸毛功,劈水看蛟螭。
雷电生睒睗,角鬣相撑披。
属我感穷景,抱华不能摛。
唱来和相报,媿叹俾我疵。
又寄百尺彩,绯红相盛衰。
巧能喻其诚,深浅抽肝脾。
开展放我侧,方餐涕垂匙。
朋交日凋谢,存者逐利移。
子宁独迷误,缀缀意益弥。
举头庭树豁,狂飙卷寒曦。
迢递山水隔,何由应埙篪。
别来就十年,君马记騧骊。
长女当及事,谁助出帨缡。
诸男皆秀朗,几能守家规。
文字锐气在,辉辉见旌麾。
摧肠与戚容,能复持酒巵。
我虽未耋老,发秃骨力羸。
所余十九齿,飘颻尽浮危。
玄花着两眼,视物隔褷?。
燕席谢不诣,游鞍悬莫骑。
敦敦凭书案,譬彼鸟黏黐。
且吾闻之师,不以物自隳。
孤豚眠粪壤,不慕太庙牺。
君看一时人,几辈先腾驰。
过半黑头死,阴虫食枯骴。
欢华不满眼,咎责塞两仪。
观名计之利,讵足相陪裨。
仁者耻贪冒,受禄量所宜。
无能食国惠,岂异哀癃罢。
久欲辞谢去,休令衆睢睢。
况又婴疹疾,宁保躯不赀。
不能前死罢,内实慙神只。
旧籍在东郡,茅屋枳棘篱。
还归非无指,灞渭扬春澌。
生兮耕吾疆,死也埋吾陂。
文书自传道,不仗史笔垂。
夫子固吾党,新恩释衔羁。
去来伊洛上,相待安罛箅。
我有双饮??,其银得朱提。
黄金涂物象,雕镌妙工倕。
乃令千里鲸,幺麽微螽斯。
犹能争明月,摆掉出渺弥。
野草花叶细,不辨薋菉葹。
緜緜相纠结,状似环城陴。
四隅芙蓉树,擢艳皆猗猗。
鲸以兴君身,失所逢百罹。
月以喻夫道,僶勉励莫亏。
草木明覆载,妍丑齐荣萎。
愿君恒御之,行止杂燧觿。
异日期对举,当如合分支。
元和庚寅斗插子,月十四日三更中。
森森万木夜僵立,寒气屓奰顽无风。
月形如白盘,完完上天东。
忽然有物来噉之,不知是何虫。
如何至神物,遭此狼狈凶。
星如撒沙出,攒集争强雄。
油灯不照席,是夕吐焰如长虹。
玉川子,涕泗下,中庭独行。
念此日月者,爲天之眼睛。
此犹不自保,吾道何由行。
尝闻古老言,疑是虾蟆精。
径圆千里纳女腹,何处养女百丑形。
杷沙脚手钝,谁使女解缘青冥。
黄帝有四目,帝舜重其明。
今天祗两目,何故许食使偏盲。
尧呼大水浸十日,不惜万国赤子鱼头生。
女於此时若食日,虽食八九无嚵名。
赤龙黑鸟烧口热,翎鬣倒侧相搪撑。
婪酣大肚遭一饱,饥肠彻死无由鸣。
後时食月罪当死,天罗磕帀何处逃汝刑。
玉川子立於庭而言曰,地行贱臣仝。
再拜敢告上天公,臣有一寸刃。
可刳凶蟆肠,无梯可上天。
天阶无由有臣踪,寄牋东南风。
天门西北祈风通,丁宁附耳莫漏泄。
薄命正值飞廉慵,东方青色龙。
牙角何呀呀,从官百余座。
嚼啜烦官家,月蚀汝不知。
安用爲龙窟天河,赤鸟司南方。
尾秃翅觰沙,月蚀于汝头。
汝口开呀呀,虾蟆掠汝两吻过。
忍学省事不以汝觜啄虾蟆,於菟蹲於西。
旗旄卫毵?,既从白帝祠。
又食於蜡礼有加,忍令月被恶物食。
枉於汝口插齿牙,乌龟怯奸。
怕寒缩颈,以壳自遮。
终令夸蛾抉汝出,卜师烧锥钻灼满板如星罗。
此外内外官,琐细不足科。
臣请悉埽除,慎勿许语令啾譁。
幷光全耀归我月,盲眼镜净无纤瑕。
弊蛙拘送主府官,帝箸下腹尝其皤。
依前使兔操杵臼,玉阶桂树闲婆娑。
姮娥还宫室,太阳有室家。
天虽高,耳属地。
感臣赤心,使臣知意。
虽无明言,潜喻厥旨。
有气有形,皆吾赤子。
虽忿大伤,忍杀孩穉。
还汝月明,安行于次。
尽释衆罪,以蛙磔死。
孟生江海士,古貌又古心。
尝读古人书,谓言古犹今。
作诗三百首,窅默咸池音。
骑驴到京国,欲和熏风琴。
岂识天子居,九重郁沈沈。
一门百夫守,无籍不可寻。
晶光荡相射,旗戟翩以森。
迁延乍却走,惊怪靡自任。
举头看白日,泣涕下沾襟。
朅来游公卿,莫肯低华簪。
谅非轩冕族,应对多差参。
萍蓬风波急,桑榆日月侵。
奈何从进士,此路转岖嶔。
异质忌处羣,孤芳难寄林。
谁怜松桂性,竞爱桃李阴。
朝悲辞树叶,夕感归巢禽。
顾我多慷慨,穷檐时见临。
清宵静相对,发白聆苦吟。
采兰起幽念,眇然望东南。
秦吴修且阻,两地无数金。
我论徐方牧,好古天下钦。
竹实凤所食,德馨神所歆。
求观衆丘小,必上泰山岑。
求观衆流细,必泛沧溟深。
子其听我言,可以当所箴。
既获则思返,无爲久滞淫。
卞和试三献,期子在秋砧。
君门不可入,势利互相推。
借问读书客,胡爲在京师。
举头未能对,闭眼聊自思。
倏忽十六年,终朝苦寒饥。
宦途竟寥落,鬓发坐差池。
颍水清且寂,箕山坦而夷。
如今便当去,咄咄无自疑。
居闲食不足,从仕力难任。
两事皆害性,一生恒苦心。
黄昏归私室,惆怅起叹音。
弃置人间世,古来非独今。
长檠八尺空自长,短檠二尺便且光。
黄帘绿幕朱户闭,风露气入秋堂凉。
裁衣寄远泪眼暗,搔头频挑移近牀。
太学儒生东鲁客,二十辞家来射策。
夜书细字缀语言,两目眵昏头雪白。
此时提携当案前,看书到晓那能眠。
一朝富贵还自恣,长檠高张照珠翠。
吁嗟世事无不然,墙角君看短檠弃。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蝉声入客耳,惊起不可留。
草草具盘馔,不待酒献酬。
士生爲名累,有似鱼中鈎。
齎材入市卖,贵者恒难售。
岂不畏顦顇,爲功忌中休。
勉哉耘其业,以待岁晚收。
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
人之能爲人,由腹有诗书。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
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闾。
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
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疎。
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污渠。
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
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一爲马前卒,鞭背生虫蛆。
一爲公与相,潭潭府中居。
问之何因尔,学与不学欤。
金璧虽重宝,费用难贮储。
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余。
君子与小人,不系父母且。
不见公与相,起身自犂鉏。
不见三公後,寒饥出无驴。
文章岂不贵,经训乃菑畲。
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已除。
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
时秋积雨霁,新凉入郊墟。
灯火稍可亲,简编可卷舒。
岂不旦夕念,爲尔惜居诸。
恩义有相夺,作诗劝踌躇。
宣城去京国,里数逾三千。
念汝欲别我,解装具盘筵。
日昏不能散,起坐相引牵。
冬夜岂不长,达旦灯烛然。
座中悉亲故,谁肯舍汝眠。
念汝将一身,西来曾几年。
名科揜衆俊,州考居吏前。
今从府公召,府公又时贤。
时辈千百人,孰不谓汝妍。
汝来江南近,里闾故依然。
昔日同戏儿,看汝立路边。
人生但如此,其实亦可怜。
吾老世味薄,因循致留连。
强颜班行内,何实非罪愆。
才短难自力,惧终莫洗湔。
临分不汝诳,有路即归田。
初正候才兆,涉七气已弄。
霭霭野浮阳,晖晖水披冻。
圣朝身不废,佳节古所用。
亲交既许来,子妷亦可从。
盘蔬冬春杂,尊酒清浊共。
令徵前事爲,觞咏新诗送。
扶杖凌圮址,刺船犯枯葑。
恋池羣鸭回,释峤孤云纵。
人生本坦荡,谁使妄倥偬。
直指桃李阑,幽寻宁止重。
屋东恶水沟,有鸱堕鸣悲。
青泥揜两翅,拍拍不得离。
羣童呌相召,瓦砾争先之。
计校生平事,杀却理亦宜。
夺攘不媿耻,饱满盘天嬉。
晴日占光景,高风恣追随。
遂凌鸾凤羣,肯顾鸿鹄卑。
今者命运穷,遭逢巧丸儿。
中汝要害处,汝能不得施。
於吾乃何有,不忍乘其危。
丐汝将死命,浴以清水池。
朝餐辍鱼肉,暝宿防狐狸。
自知无以致,蒙德久犹疑。
饱入深竹丛,饥来傍阶基。
亮无责报心,固以听所爲。
昨日有气力,飞跳弄藩篱。
今晨忽径去,曾不报我知。
侥幸非汝福,天衢汝休窥。
京城事弹射,竖子不易欺。
勿讳泥坑辱,泥坑乃良规。
街东街西讲佛经,撞钟吹螺闹宫庭。
广张罪福资诱胁,听衆狎恰排浮萍。
黄衣道士亦讲说,座下寥落如明星。
华山女儿家奉道,欲驱异敎归僊灵。
洗粧拭面着冠帔,白咽红颊长眉青。
遂来陞座演真诀,观门不许人开扃。
不知谁人暗相报,訇然振动如雷霆。
扫除衆寺人迹绝,骅骝塞路连椔軿。
观中人满坐观外,後至无地无由听。
抽簪脱钏解环佩,堆金叠玉光青荧。
天门贵人传诏召,六宫愿识师颜形。
玉皇颔首许归去,乘龙驾鹤去青冥。
豪家少年岂知道,来遶百帀脚不停。
云牕雾阁事恍惚,重重翠幕深金屏。
僊梯难攀俗缘重,浪凭青鸟通丁宁。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 河阳 (今河南省 孟州市 )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 文学家 、 思想家 、 哲学家 、 政治家 。

贞元 八年(792年),韩愈登 进士 第,两任节度 推官 ,累官 监察御史 。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 唐宋八大家 ”之首,与 柳宗元 并称“ 韩柳 ”,有“ 文章巨公 ”和“ 百代文宗 ”之名。著有《 韩昌黎集 》等。

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 礼部尚书 , 谥号 “文”,故称“韩文公”。 元丰 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中文名
韩愈
别名
昌黎先生、韩吏部、韩昌黎、韩文公
国籍
中国
职业
诗人
性别
出生地
河南河阳
出生日期
768年
去世日期
824年12月25日
民族
唐人(汉族)
所处时代
唐朝
字号
退之
谥号
追封
昌黎伯
陵墓
位于河南省孟州市城西
官职
吏部侍郎
代表作品
《论佛骨表》、《师说》、《进学解》
主要成就
倡导古文运动
地位
“唐宋八大家”之首
追赠
礼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