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

人物 | 历史人物 | 官员 | 唐朝诗人
居邻北郭古寺空,杏花两株能白红。
曲江满园不可到,看此宁避雨与风。
二年流窜出岭外,所见草木多异同。
冬寒不严地恒泄,阳气发乱无全功。
浮花浪蘂镇长有,才开还落瘴雾中。
山榴踯躅少意思,照耀黄紫徒爲丛。
鹧鸪钩輈猿呌歇,杳杳深谷攒青枫。
岂如此树一来翫,若在京国情何穷。
今旦胡爲忽惆怅,万片飘泊随西东。
明年更发应更好,道人莫忘邻家翁。
皇天平分成四时,春气漫诞最可悲。
杂花妆林草盖地,白日坐上倾天维。
蜂喧鸟咽留不得,红萼万片从风吹。
岂如秋霜虽惨冽,摧落老物谁惜之。
爲此径须沽酒饮,自外天地弃不疑。
近怜李杜无检束,烂漫长醉多文辞。
屈原离骚二十五,不肯餔啜糟与醨。
惜哉此子巧言语,不到圣处宁非痴。
幸逢尧舜明四目,条理品汇皆得宜。
平明出门暮归舍,酩酊马上知爲谁。
我恨不如江头人,长网横江遮紫鳞。
独宿荒陂射凫雁,卖纳租赋官不嗔。
归来欢笑对妻子,衣食自给宁羞贫。
今者无端读书史,智慧祗足劳精神。
画蛇着足无处用,两鬓霜白趋埃尘。
乾愁漫解坐自累,与衆异趣谁相亲。
数桮浇肠虽暂醉,皎皎万虑醒还新。
百年未满不得死,且可勤买抛青春。
李花初发君始病,我往看君花转盛。
走马城西惆怅归,不忍千株雪相暎。
迩来又见桃与梨,交开红白如争竞。
可怜物色阻携手,空展霜缣吟九咏。
纷纷落尽泥与尘,不共新妆比端正。
桐华最晚今已繁,君不强起时难更。
关山远别固其理,寸步难见始知命。
忆昔与君同贬官,夜渡洞庭看斗柄。
岂料生还得一处,引袖拭泪悲且庆。
各言生死两追随,直置心亲无貌敬。
念君又署南荒吏,路指鬼门幽且敻。
三公尽是知音人,曷不荐贤陛下圣。
囊空甑倒谁救之,我今一食日还并。
自然忧气损天和,安得康强保天性。
断鹤两翅鸣何哀,絷骥四足气空横。
今朝寒食行野外,绿杨帀岸蒲生迸。
宋玉庭边不见人,轻浪参差鱼动镜。
自嗟孤贱足瑕疵,特见放纵荷宽政。
饮酒宁嫌??底深,题诗尚倚笔锋劲。
明宵故欲相就醉,有月莫愁当火令。
生名师命其姓刘,自少轩轾非常俦。
弃家如遗来远游,东走梁宋暨扬州。
遂凌大江极东陬,洪涛舂天禹穴幽。
越女一笑三年留,南逾横岭入炎州。
青鲸高磨波山浮,怪魅炫曜堆蛟虬。
山?讙噪猩猩游,毒气烁体黄膏流。
问胡不归良有由,美酒倾水{炙火=肉}肥牛。
妖歌慢舞烂不收,倒心廻肠爲青眸。
千金邀顾不可酬,乃独遇之尽绸缪。
瞥然一饷成十秋,昔须未生今白头。
五管历徧无贤侯,回望万里还家羞。
阳山穷邑惟猿猴,手持钓竿远相投。
我爲罗列陈前修,芟蒿斩蓬利锄耰。
天星廻环数才周,文学穰穰囷仓稠。
车轻御良马力优,咄哉识路行勿休,往取将相酬恩讐。
羽卫煌煌一百里,晓出都门葬天子。
羣臣杂沓驰後先,宫官穰穰来不已。
是时新秋七月初,金神按节炎气除。
清风飘飘轻雨洒,偃蹇旗斾卷以舒。
逾梁下坂笳鼓咽,嵽嵲遂走玄宫闾。
哭声訇天百鸟噪,幽坎昼闭空灵舆。
皇帝孝心深且远,资送礼备无赢余。
设官置卫锁嫔妓,供养朝夕象平居。
臣闻神道尚清净,三代旧制存诸书。
墓藏庙祭不可乱,欲言非职知何如。
秋灰初吹季月管,日出卯南晖景短。
友生招我佛寺行,正值万株红叶满。
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
然云烧树火实骈,金乌下啄赬虬卵。
魂翻眼倒忘处所,赤气冲融无间断。
有如流传上古时,九轮照烛乾坤旱。
二三道士席其间,灵液屡进玻黎盌。
忽惊颜色变韶稚,却信灵僊非怪诞。
桃源迷路竟茫茫,枣下悲歌徒纂纂。
前年岭隅乡思发,踯躅成山开不算。
去岁羇帆湘水明,霜枫千里随归伴。
猿呼鼯啸鹧鸪啼,恻耳酸肠难濯澣。
思君携手安能得,今者相从敢辞懒。
由来钝騃寡参寻,况是儒官饱闲散。
惟君与我同怀抱,锄去陵谷置平坦。
年少得途未要忙,时清谏疏尤宜罕。
何人有酒身无事,谁家多竹门可款。
须知节候即风寒,幸及亭午犹妍暖。
南山逼冬转清瘦,刻画圭角出崖窾。
当忧复被冰雪埋,汲汲来窥戒迟缓。
崔侯文章苦捷敏,高浪驾天输不尽。
曾从关外来上都,随身卷轴车连轸。
朝爲百赋犹郁怒,暮作千诗转遒紧。
摇毫掷简自不供,顷刻青红浮海蜃。
才豪气猛易语言,往往蛟螭杂蝼蚓。
知音自古称难遇,世俗乍见那妨哂。
勿嫌法官未登朝,犹胜赤尉长趋尹。
时命虽乖心转壮,技能虚富家逾窘。
念昔尘埃两相逢,争名龃龉持矛楯。
子时专场夸觜距,余始张军严韅靷。
尔来但欲保封疆,莫学庞涓怯孙膑。
窜逐新归厌闻闹,齿发早衰嗟可闵。
频蒙怨句刺弃遗,岂有闲官敢推引。
深藏箧笥时一发,戢戢已多如束笋。
可怜无益费精神,有似黄金掷虚牝。
当今圣人求侍从,拔擢杞梓收楛箘。
东马严徐已奋飞,枚臯即召穷且忍。
复闻王师西讨蜀,霜风冽冽摧朝菌。
走章驰檄在得贤,燕雀纷拏要鹰隼。
窃料二途必处一,岂比恒人长蠢蠢。
劝君韬养待徴招,不用雕琢愁肝肾。
墙根菊花好沽酒,钱帛纵空衣可准。
晖晖檐日暖且鲜,摵摵井梧疎更殒。
高士例须怜麯糵,丈夫终莫生畦畛。
能来取醉任喧呼,死後贤愚俱泯泯。
穆昔南征军不归,虫沙猿鹤伏以飞。
汹汹洞庭莽翠微,九疑鑱天荒是非。
野有象犀水贝玑,分散百宝人士稀。
我迁於南日周围,来见者衆莫伊俙。
爰有区子荧荧晖,观以彝训或从违。
我念前人譬葑菲,落以斧引以纆徽。
虽有不逮驱騑騑,或采於薄渔於矶。
服役不辱言不讥,从我荆州来京畿。
离其母妻绝因依,嗟我道不能自肥。
子虽勤苦终何希,王都观阙双巍巍。
腾蹋衆骏事鞍鞿,佩服上色紫与绯。
独子之节可嗟唏,母附书至妻寄衣。
开书拆衣泪痕曦,虽不敕还情庶几。
朝暮盘羞恻庭闱,幽房无人感伊威。
人生此难余可祈,子去矣时若发机。
蜃沈海底气昇霏,彩雉野伏朝扇翬。
处子窈窕王所妃,苟有令德隐不腓。
况今天子铺德威,蔽能者诛荐受禨。
出送抚背我涕挥,行行正直慎脂韦。
业成志树来颀颀,我当爲子言天扉。
我生之辰,月宿南斗。
牛奋其角,箕张其口。
牛不见服箱,斗不挹酒浆。
箕独有神灵,无时停簸扬。
无善名已闻,无恶声已讙。
名声相乘除,得少失有余。
三星各在天,什伍东西陈。
嗟汝牛与斗,汝独不能神。
剥剥啄啄,有客至门。
我不出应,客去而嗔。
从者语我,子胡爲然。
我不厌客,困於语言。
欲不出纳,以堙其源。
空堂幽幽,有秸有莞。
门以两板,丛书於间。
窅窅深堑,其墉甚完。
彼宁可隳,此不可干。
从者语我,嗟子诚难。
子虽云尔,其口益蕃。
我爲子谋,有万其全。
凡今之人,急名与官。
子不引去,与爲波澜。
虽不开口,虽不开关。
变化咀嚼,有鬼有神。
今去不勇,其如後艰。
我谢再拜,汝无复云。
往追不及,来不有年。
青青水中蒲,下有一双鱼。
君今上陇去,我在与谁居。
青青水中蒲,长在水中居。
寄语浮萍草,相随我不如。
青青水中蒲,叶短不出水。
妇人不下堂,行子在万里。
失子将何尤,吾将上尤天。
女实主下人,与夺一何偏。
彼於女何有,乃令蕃且延。
此独何罪辜,生死旬日间。
上呼无时闻,滴地泪到泉。
地只爲之悲,瑟缩久不安。
乃呼大灵龟,骑云款天门。
问天主下人,薄厚胡不均。
天曰天地人,由来不相关。
吾悬日与月,吾系星与辰。
日月相噬啮,星辰踣而颠。
吾不女之罪,知非女由因。
且物各有分,孰能使之然。
有子与无子,祸福未可原。
鱼子满母腹,一一欲谁怜。
细腰不自乳,举族常孤鳏。
鸱枭啄母脑,母死子始翻。
蝮蛇生子时,坼裂肠与肝。
好子虽云好,未还恩与勤。
恶子不可说,鸱枭蝮蛇然。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
上圣不待敎,贤闻语而迁。
下愚闻语惑,虽敎无由悛。
大灵顿头受,即日以命还。
地只谓大灵,女往告其人。
东野夜得梦,有夫玄衣巾。
闯然入其户,三称天之言。
再拜谢玄夫,收悲以欢忻。
皇甫补官古贲浑,时当玄冬泽乾源。
山狂谷很相吐吞,风怒不休何轩轩。
摆磨出火以自燔,有声夜中惊莫原。
天跳地踔颠乾坤,赫赫上照穷崖垠。
截然高周烧四垣,神焦鬼烂无逃门。
三光弛隳不复暾,虎熊麋猪逮猴猿。
水龙鼍龟鱼与鼋,鸦鸱雕鹰雉鹄鵾。
燖炰煨爊孰飞奔,祝融告休酌卑尊。
错陈齐玫辟华园,芙蓉披猖塞鲜繁。
千锺万鼓咽耳喧,攒杂啾嚄沸篪埙。
彤幢绦旃紫纛旛,炎官热属朱冠褌。
髹其肉皮通?臀,颓胸垤腹车掀辕。
缇颜靺股豹两鞬,霞车虹靷日毂轓。
丹蕤縓盖绯繙?,红帷赤幕罗脤膰。
??池波风肉陵屯,谽呀钜壑颇黎盆。
豆登五山瀛四尊,熙熙釂醻笑语言。
雷公擘山海水翻,齿牙嚼啮舌腭反。
电光?磹赬目?,顼冥收威避玄根。
斥弃舆马背厥孙,缩身潜喘拳肩跟。
君臣相怜加爱恩,命黑螭侦焚其元。
天阙悠悠不可援,梦通上帝血面论。
侧身欲进叱於阍,帝赐九河湔涕痕。
又诏巫阳反其魂,徐命之前问何冤。
火行於冬古所存,我如禁之绝其飧。
女丁妇壬传世婚,一朝结讐奈後昆。
时行当反慎藏蹲,视桃着花可小骞。
月及申酉利复怨,助汝五龙从九鲲。
溺厥邑囚之崑仑,皇甫作诗止睡昏。
辞夸出真遂上焚,要余和增怪又烦,虽欲悔舌不可扪。
出宰山水县,读书松桂林。
萧条捐末事,邂逅得初心。
哀狖醒俗耳,清泉洁尘襟。
诗成有共赋,酒熟无孤斟。
青竹时默钓,白云日幽寻。
南方本多毒,北客恒惧侵。
谪谴甘自守,滞留愧难任。
投章类缟带,伫答逾兼金。
少年饮酒时,踊跃见菊花。
今来不复饮,每见恒咨嗟。
伫立摘满手,行行把归家。
此时无与语,弃置奈悲何。
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齿。
俄然落六七,落势殊未已。
余存皆动摇,尽落应始止。
忆初落一时,但念豁可耻。
及至落二三,始忧衰即死。
每一将落时,懔懔恒在已。
叉牙妨食物,颠倒怯漱水。
终焉舍我落,意与崩山比。
今来落既熟,见落空相似。
余存二十余,次第知落矣。
傥常岁落一,自足支两纪。
如其落并空,与渐亦同指。
人言齿之落,寿命理难恃。
我言生有涯,长短俱死尔。
人言齿之豁,左右惊谛视。
我言庄周云,水雁各有喜。
语讹默固好,嚼废软还美。
因歌遂成诗,持用诧妻子。
人皆期七十,才半岂蹉跎。
并出知己泪,自然白发多。
晨兴爲谁恸,还坐久滂沱。
论文与晤语,已矣可如何。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 河阳 (今河南省 孟州市 )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 文学家 、 思想家 、 哲学家 、 政治家 。

贞元 八年(792年),韩愈登 进士 第,两任节度 推官 ,累官 监察御史 。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 唐宋八大家 ”之首,与 柳宗元 并称“ 韩柳 ”,有“ 文章巨公 ”和“ 百代文宗 ”之名。著有《 韩昌黎集 》等。

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 礼部尚书 , 谥号 “文”,故称“韩文公”。 元丰 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中文名
韩愈
别名
昌黎先生、韩吏部、韩昌黎、韩文公
国籍
中国
职业
诗人
性别
出生地
河南河阳
出生日期
768年
去世日期
824年12月25日
民族
唐人(汉族)
所处时代
唐朝
字号
退之
谥号
追封
昌黎伯
陵墓
位于河南省孟州市城西
官职
吏部侍郎
代表作品
《论佛骨表》、《师说》、《进学解》
主要成就
倡导古文运动
地位
“唐宋八大家”之首
追赠
礼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