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

人物 | 历史人物 | 公安派代表人物
偶然临水见苍颜,且喜安身紫翠间。
老去无心防白发,众中开口问青山。
文书狼籍恣情看,宾客逢迎学语閒。
三十七年恒河眼,试观那似旧潺湲。
閒花閒石伴疏慵,镜扫湖光屋几重。
劝我为官知未稳,便令遗世亦难从。
乐天可学无杨柳,元亮差同有菊松。
一盏春芽融雪水,坐听游衲数青峰。
弟兄相对黑盈颠,便是逍遥地上仙。
潇碧堂中云委地,柳浪湖上雪翻天。
长绦古褶缁黄队,皓齿修眉水石边。
不道为官无一可,为官无此日高眠。
溪流叠叠远山扉,手植柽杨许大围。
梦里不思龙尾道,閒中聊葺鹿皮衣。
要图曲蘖千回醉,且作枪榆数步飞。
濯足亭中人姓吕,呇花时过钓渔矶。
空阶绿净影疏斜,戏把清枝压鬓华。
老去已无儿女态,春来犹爱典刑花。
苍云白石长相对,明月寒塘自作家。
槟却垆香与尊酒,幅巾聊试武夷茶。
瘦枝逸格总天真,不属东风旖旎尘。
尚有蜡梅为佞倖,可无修竹作同人。
花前乍许孙登啸,座上唯容靖节巾。
国艳名葩世岂少,祗缘无此秀丰神。
任他吹雾唾青天,割水求脂也可怜。
谤箧祗堪助道品,羞囊休问买山钱。
金华直冷披霜入,瑞草谈深枕曲眠。
一静一忙閒比较,试思谁是地行仙。
百年身世付疏顽,只在溪花浪柳间。
已分发毛捐白足,但凭牙类佞青山。
梦回巴国云千里,书到蛾眉翠几湾。
龙不隐鳞真可耻,汉阴瓮里省机关。
麻衫如苇别芹宫,那复哀殇客路中。
幸免西河夫子恸,稍存嬴博古人风。
腮毛换去三停白,桕叶归来十度红。
富贵几何愁苦剧,令人翘首眄飞鸿。
十年尘土敝衣裳,瞥见昆池旧景光。
无佛称尊鸡足老,与天孰大夜郎王。
蛮娘乍隐溪花笑,番客遥怀瘴草香。
秘药如山砂似镞,试探何处有仙方。
碧江波叠晓霜肥,换尽生蕉细缕衣。
榴火烂时诸彦集,蜡梅香里一骑归。
糟坛博社轻扬入,鹤侣鸥群自在飞。
枉渚阳山凭寄语,道人魂梦久相依。
山水心情谢永嘉,断沟残石渐盈车。
高斋是处鸦栖墨,娃阁频分燕作家。
袖里新书惊惠子,卷中逸事困张华。
乌藤白帢仙仙去,知入桃源几树花。
筵前百戏总逡巡,角底鱼龙且让新。
逆往顺来吴道子,乍非忽是李夫人。
宫城隐约琉璃国,冠带飘飖魍魉身。
水沬乾坤成坏等,空中风籥火中轮。
华镫膏烛月玲珑,圣手当场欲绘空。
出像楚骚兼尔雅,返魂班巧与斤风。
丝规缕折尘三昧,万臂千头小六通。
唤醒人间石火梦,无情悲喜片时中。
造物聊凭意匠成,纵无筋骨有神情。
木人自觉机关少,粉本输他笑语生。
世界总依阳燄海,邻封如近闼婆城。
南询童子参何晚,烟水风光第一程。
几回联络几回分,整整斜斜自作群。
龙女波中呈样帖,天孙机上出回文。
长戈偶散平沙月,春蚓时盘塞壮云。
翔鹄惊鸿徒有语,家鸡那得健如君。
长锋短折布空轮,笔势萧疏绝点尘。
万转岂能无别意,千行何事只书人。
青腰玉女霜前牍,大翮先生化后身。
浙水巴江从此去,漫将老健敌清新。
常时风卷复霞舒,万翥勾勾点点疏。
云里岂烦苍颉氏,空中谁读典坟书。
鹅溪展去绡千丈,榆塞回时载几车。
毛颖秃来今在否,月天试问老蟾蜍。
绢素无功法不传,几将封事达天边。
青山早似含锋笔,碧雾浓如渗纸烟。
体势已超鸾翥上,契书知在鸟官前。
明霞淡月疏疏见,染取成都十样笺。
瘦画娟娟半欲攲,分如钗服络如丝。
千行写尽黄姑练,一字题成碧落碑。
南浦逆风文破碎,西江披雨墨淋漓。
斜骞蔓引黄沙去,谱出胡笳出塞诗。
篆烟划月过潇湘,流丽森疏缀几行。
禅客辨来知半满,儒生记去识边傍。
回波影出双钩拓,暮雨催成急就章。
凤鸟不来河洛隐,年年编录为谁忙。
秋风漠漠散毫端,谩道迷烟逗浦难。
细去云棱如界墨,密来星点似铅丹。
才从梦笔驿前过,又向造书台上看。
入夜几声嘹喨去,梧桐枝上一钩寒。
轻飘乱洒入纤浓,挂角羚羊那有纵。
鸦点纷纭呈恶札,鹰蟠险怒出狂锋。
征图每暗蓬婆雪,退墨虚留石廪峰。
我亦频年有蠹癖,扶摇犹可一相从。
一行行起布青天,只在明沙远水边。
孤点乍随如带墨,数群中断似残笺。
莺簧借与填新曲,凤史烦为记往年。
莫道书成借虐燄,江南洲渚有秦烟。
儒生习气总难除,万转千番楮墨馀。
入地也应为带草,化虫依旧作蟫鱼。
江南塞北难移性,兄弟妻孥总解书。
一扫云间狂迹去,研光千尺展空虚。
一尊高阁许从容,眺尽南湖与北峰。
青叶黄衣馀碍在,玉函珠匣总尘封。
空江隐隐流清梵,别壁沉沉起暮钟。
昏黑谈经人不去,知君学佛意初浓。
丈六空传草一茎,莲台肃肃古先生。
夜深虚阁听龙语,世远枯松赞佛名。
蒲榻参来知行浅,稻田栽就觉身轻。
等閒法法都如梦,眼底何劳觅化城。
禅?避客昼常扃,竹树阴森可一庭。
野雀半衔天女粉,梁尘渐污佛头青。
六时僧礼莲花漏,三教人翻贝叶经。
衣下有珠君识否,寤来如欲曙明星。
苍枝矫矫欲盘空,高阁泠泠受远风。
怪石枯藤随意古,砌花畦草自然工。
六朝遗事残钟外,千佛生涯晓籁中。
我亦冥心求圣果,十年梦落虎溪东。
白首为儒未厌贫,布袍落落敝风尘。
百年偃蹇穷途事,一榻艰难老病人。
楚客由来衰凤鸟,汉郊何日狩麒麟。
劝君恁学无生忍,犹有金刚不坏身。
青袍横看世途欺,百岁萧条只故离。
吾道春秋生死在,世情天地古今疑。
五男差得如陶令,一女何曾有蔡姬。
楚士从乘多寂寞,为君挥袖泪成丝。
逢君今日又春残,对我高歌来日难。
一字懒掺鹦鹉赋,十年空载沐猴冠。
愁来斗酒且为乐,泪到穷途未可乾。
寂寞双田烟水里,何人道有子陵竿。
腐儒偃蹇鬓毛残,三十身闲众所难。
向客不题俗姓字,避人真著古衣冠。
宝刀入屋心犹侠,老马怜途泪未乾。
学道莫须占影草,只应行出尽头竿。
高城秋笛夜微微,满目西风捲素帏。
四海有心随短杖,三湘无处觅荷衣。
剑空孤匣听龙泣,客吊寒山有鹤归。
今日哭君骚雅尽,东南泉石少光辉。
黄垆别去路漫漫,泽国空馀九畹兰。
白骨千年知己在,玄言湖海和人难。
秋江寂寞龙孙死,夜壑萧条鬼火寒。
痛杀君山笛里月,可同仙子一凭栏。
山自萧森涧自寒,却怜胜地在长安。
桐阴恰好当窗覆,柳色终宜近水看。
已倦呼儿犹问酒,不情逢客强加冠。
湘江亦有幽居处,多少芙蓉忆钓竿。
幽篁戛戛坐来清,懒慢都无对客情。
戏水鸥雏分浪出,趁巢乌母曳枝行。
堂前羯鼓人三爵,花下弹棋鸟一声。
红药青轩如梦里,几年尘傍马头生。
清歌袅袅两妖童,尼酒题诗兴转工。
拾翠女来虚槛外,分蔬人立小畦中。
落花扑面都如雪,密树宜亭不碍风。
怪得夜来乡梦好,穿云直入武陵东。
秋尽天山道几盘,萧萧韎韐塞霜寒。
材官似雪分行出,胡女如花隘路看。
白鼻騧前因舞袖,青油幕底拜呼韩。
知君解得从军乐,不畏沙场行路难。
历尽边霜与塞云,旧题名处墨氤氲。
要将麟凤誇殊俗,也使侏禽识古文。
汉世才人求属国,晋家词客带将军。
腐儒半尺毛锥子,大纛高牙得似君。
十万貔貅拥火旗,角巾纨扇坐麾时。
闺中莫道腰围减,塞上难辞鬓发丝。
鼙鼓静来朝撤帙,氍毹遮处夜闻棋。
边人惯唱伊凉曲,好谱新词与雪儿。
宝剑犀弓大羽囊,军中聊作健儿装。
一函云卷天骄檄,十里风吹侍史香。
朗月澄江真快士,修髯白面旧仙郎。
也知陶侃无高韵,谢却樗蒲与老庄。
菖蒲弄碧柳垂轩,过雨閒看蛱蝶翻。
喜与老髯争一日,好同醉竹倒千樽。
身依紫省黄枢地,梦绕青菱白藕村。
门下校书真女史,吴绡亲写佛前幡。
睡阑日影度疏寮,廿载君王罢早朝。
安石榴开红照地,御河水酿绿平桥。
花前晓佩闻燕语,醉后春云梦楚腰。
近日蒙庄通大旨,间烧藜火注逍遥。
积雨如山卧不知,闭门犹自写秋诗。
高斋束筏安文几,侍女乘橇过酒卮。
麓处也应无燥地,巢栖未见有安枝。
题书为慰东邻子,梦里分明拥蔡姬。
霆轰电射不终朝,何事阴淫怒不消。
楼上女儿齐浣屧,宫中铜狄尽浮腰。
汉官著笠趋龙尾,河鼓张油度鹊桥。
大道狭斜俱眼底,那堪十户九萧条。
河漕西下沸如汤,骤雨那知触禁墙。
金马门前泥没象,铜驼陌上水平坊。
千家灯火然阴壑,五夜哀呼彻未央。
缚竹为箄通市口,大都风景似南方。
家家釜里看游鱼,壁落都空那可居。
远觅瓜梨分孺子,共租楼阁展图书。
哭声断处唯空巷,客梦还时想故庐。
忆昨柳浪亭上水,湖光千顷荡芙蕖。
双鬓蓬蓬又一新,布衣何处不缁尘。
高天下地尽如此,开口伸眉有几人。
客馔夜深烧蕨粉,山垆冬尽剥松鳞。
清溪半曲田三亩,只待陶公与结邻。
幽总朝起自焚笺,收拾从头旧简编。
文字少无隔宿约,橐囊充有半年钱。
花前沃雪呼家妓,醉后灰心学老禅。
抛却吴官今一载,青泉白可几高眠。
角巾散带亦何为,白首庞公是我师。
灯下侍儿閒礼忏,床头稚子解吟诗。
江渔供客来冰缝,山鸟惊人触冻枝。
鬓发如油霜镜卜,等閒拔出几茎丝。
天涯随处是生缘,阔帽宽衫似老年。
算马与人三十口,卖奴及宅五千钱。
一心槁木寒灰去,几度披书抱酒眠。
古佛阁前温炕里,拽将红袖夜谈禅。
雪霁寒江馔得鱼,北风香堕蜡梅初。
身閒白发颠先黑,病后乌纱梦亦疏。
薄宦古人双屈指,家乡经岁两番书。
百年碌碌浑如此,检点从前事事虚。
人间得失只如斯,得固欣然失岂知。
消日总多无义语,安心唯有耐输棋。
乡书寄去求鹅炙,阑客新来送荔枝。
今古腾腾一觉里,管他淳朴与浇漓。
三十年间闪电身,半居白石半红尘。
空中往往书欢字,镜里频频感去人。
方带割来殉酒盏,时瓶破后少茶宾。
眼前笑得须当笑,未有脂胶粘日轮。
花前蓬鬓影婆娑,每到花开即浩歌。
甘草虽甜终傍苦,蜘蛛纵巧不离罗。
常年欢与愁相对,百岁仙于人孰多。
白日既知无返理,问君何不买青娥。
葛滕为杖竹为冠,浮世都教一例观。
龙伯山来犹气岸,醯鸡梦里亦酸寒。
伊周未必闲经济,杨墨徒劳辟异端。
识得个中些子去,蛮天鬼国也相安。
幸将七牍赎閒身,早晚山中事事新。
批类乌为同鼓吏,寒号虫作守更人。
摊书误置岩前树,洗墨常翻雾里鳞。
醒即长吟睡即定,更于何处觅埃尘。
清晨阁外逢乡使,持得平安书信来。
初问三哥何处去,次言八口几时回。
新城渐渐沈流水,旧舍荒荒长草莱。
幸有南龚与北李,时时出郭时衔杯。
瀑布声中洗面尘,洞花沚草自然春。
欲攀绝壁无根地,且趁孤云未老身。
堕险啼厓皆韵事,倚松坐石想幽人。
飞仙巳蜕茅龙死,留得青山一壑鳞。
艰危历尽到岩居,可有丹梯上碧虚。
玉女烟中频索梦,莲花叶上细题书。
补填积雪成新径,展拓间云架小庐。
别院棋枰声隐隐,微风恍惚动仙裾。
洗头盆下撷芝苗,古洞深松话寂寥。
仙迹久湮无后辈,游人逆数即前朝。
身轻眼豁肠皆换,月冷烟清梦亦遥。
见说乳泉甘似酒,扪萝亲与试云瓢。
杖底诸山似浪纹,舞青摇绿鬣纷纷。
半规影里江河合,一尺烟中晋楚分。
未有因缘离下界,虚将名字列高云。
松风破梦丹炉冷,惭愧琼田碧草芬。
玉井前头乳穴重,奚儿聊以一瓯从。
空崖壁冷长留雪,古屋云昏尚锁龙。
明月自升千尺岭,道人閒说五株松。
瀑帘洞下真官老,占断林泉是此峰。
百尺烟中紫翠分,水光摇日雪纷纷。
长风碎曳千年石,飞雨斜侵半壁云。
涧底有人穿洞出,山间投砾隔村闻。
仙家只在深岚里,松腹犹存鸟篆文。
洞门长是带云关,竹杖深穿香叆间。
醉里放杯眠涧水,梦中和雨入卢山。
霞光射壁残碑出,松影流阶处士还。
潭下老龙呼不起,携将新月过烟鬟。
一区崖壑洗深清,傍崄随夷置酒鎗。
石是米颠怀袖出,景如摩诘画诗成。
游人恰好中央坐,怒水常穿四壁行。
若把卢岩来比较,卢岩虽胜少幽情。
陂陀行尽见幽奇,想得川融山结时。
大辟嵩高知第舍,小分烟岭即园池。
崩云倒沬森森立,枕石听泉事事宜。
胜迹几人曾到此,摩崖碑上有娥眉。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男,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 湖北省 公安县)人。

万历 二十年(1592年) 进士 ,历任吴县知县、 礼部 主事、 吏部 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

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 前后七子 摹拟秦汉 古文 ,亦反对 唐顺之 、 归有光 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 性灵说 。与其兄 袁宗道 、弟 袁中道 并有才名,史称公安三袁,由于三袁是 荆州 公安县 人,其文学流派世称“ 公安派 ”或“公安体”。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九月初六日(10月20日)遽然去世,终年四十三岁。

中文名
袁宏道
国籍
中国
职业
文学家
性别
出生地
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
出生日期
1568年12月23日
去世日期
1610年10月20日
所处时代
明朝
字号
袁中郎,袁无学,袁石公,袁六休
代表作品
《袁中郎全集》《徐文长传》《袁中郎集笺校》
主要成就
公安派代表人物
主张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兄弟
兄袁宗道、弟袁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