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民

人物 | 历史人物 | 金代文学家
脱却朝衫著纻麻,残年犹复梦京华。
世情共指鹿为马,天意反教龙作蛇。
白发不公人易老,青山有素恨无涯。
那禁送别东郊外,满目离离溅泪花。
有客衡从说蓺麻,要教身后见西华。
若为养得能言鸭,未解除他引睡蛇。
归去稍知闲气味,荒唐犹种老生涯。
眼前浮世凭谁问,独倚东风看落花。
龙钟叹我百年身,几见山城节物新。
水荇长如牵翠带,石榴半似蹙红巾。
可怜今日依刘客,便是当时吊屈人。
谁道南来风解愠,试从比屋问吾民。
白头不柰隙驹催,惯饮屠酥醉后杯。
百岁无多偏昼短,一年将尽又春来。
东君得地权终在,北斗随天柄已回。
造物却还真宰手,众人今后试登台。
平步青云感遇初,试看倾盖气何如。
橘皮应笑陈人榜,隽永争谈辩士书。
梦鹿果能谁得鹿,知鱼未必子非鱼。
青山马上多诗句,北斗以南名不虚。
一怒王师吊伐初,堂堂人物古谁如。
剑头何患无炊米,楯鼻多应有檄书。
尽道公孙能跃马,应怜学士独焚鱼。
旌旗未度长河水,千骑元戎已捣虚。
拟结闲中一草堂,此心安处即吾乡。
须知见在身为患,见说长生药有方。
老去看书徒引睡,愁来得句不成章。
从前习气都除尽,待与高人论坐忘。
淡泊生涯共一堂,杖藜踏遍水云乡。
不妨庐结在人境,应念客来从远方。
三笑可无陶靖节,八仙宜得贺知章。
袖中时出烟霞语,习气师兄亦未忘。
暂使彭宣到后堂,安昌只以醉为乡。
浮云世事日千变,流水生涯天一方。
老子兴虽如庾亮,故人恩不减苏章。
能消几两寻山屐,回首狐丘本未忘。
积德高门庆有馀,隔年记得掌中珠。
清新月窟两枝桂,俊逸渥洼千里驹。
戏自老成看蜡凤,志从小异见樗蒲。
一朝腾踏青云上,快睹徐卿第二雏。
此生但觉醉乡宽,谁谓螭犹北海蟠。
处处相迎皆倒屣,人人共喜欲弹冠。
州应向日悬刀梦,山试今朝拄笏看。
仙驭未来缑氏鹤,月明吹彻玉笙寒。
乌衣历历是名家,人物于今比晋多。
俗论不侵挥麈话,壮怀都付缺壶歌。
虽无金埒堪调马,赖有黄庭可换鹅。
见说长江欲飞渡,那须冰合望滹沱。
最后宾来举白浮,要须同赏桂华秋。
蛾郎应恨灯无焰,娈女能教月再修。
分外高寒天上阙,就中明彻水边楼。
姮娥不我为生客,休把光芒取次收。
此身到处贾胡留,细雨斜风冷淡秋。
佳节又从愁里过,故乡不似旧时游。
试拈红叶题诗句,强摘黄花泛酒瓯。
落帽龙山几人在,云沉鸟没恨悠悠。
节物催人分外愁,干戈眼底未能休。
丹枫落处吴江冷,黄菊开时灞岸秋。
可是凉风添寂寞,更堪缺月照绸缪。
悠悠今古何须问,泪洒牛山亦过忧。
风波平地难开眼,剑戟群山欲割肠。
冠盖随时成物故,园林何日破天荒。
摩挲碑石空怀古,点检图经为补亡。
谁是熙熙堂上客,近来老子也和光。
拟将唾手取封侯,世事那禁种种愁。
未可搏他冯妇虎,终须享此景升牛。
但知勿剪甘棠在,莫为难图蔓草忧。
自古贵人天所予,定教名字到金瓯。
帘捲西山雨乍停,自知时节候虫声。
新凉邂逅如佳客,残暑留连似宿酲。
可见韩檠灯下志,且怜班扇箧中情。
若为解得吾民愠,更鼓南风一再行。
往来门下亦风流,分得筹堂几许忧。
刚甚养他横槊马,何如了取济川舟。
人还忌器休投鼠,谁为蹊田欲夺牛。
闻早抽身闲处著,不妨仍带醉乡侯。
红尘一骑报平安,知是元戎小队还。
且喜好音来汴水,仍将旧事问潼关。
横云自护车箱涧,落日空衔箭筈山。
只恐膏肓归不得,早随春色到人閒。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 泽州 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 李渊 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 段直 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中文名
李俊民
别名
鹤鸣老人
国籍
中国
职业
金代文学家
性别
出生地
泽州晋城
出生日期
1176(一说1175)
去世日期
1260
民族
汉族
身份
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李元嘉后裔
代表作品
《庄靖集》
主要成就
少时得名儒传授程氏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