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民

人物 | 历史人物 | 金代文学家
乘兴游山也自贤,千金奚羡筑台燕。
谁为洛下同舟友,人道江头弄月仙。
欲向漳源归旧隐,便从莞谷种闲田。
橐驼树得长生理,不解如君养性天。
故里风光衣锦游,赋诗谁与共临流。
相逢依旧山青眼,也有何愁浪白头。
官渡方当横槊日,合肥正是著鞭秋。
坐閒有客誇雄辩,不念题桥志未酬。
日日相陪杖屦游,往来林下亦风流。
云閒隐隐堆螺髻,雨后鳞鳞涨鸭头。
休恨临津经始晚,且看利涉落成秋。
寻常公事闲中了,诗债如何尚不酬。
眼底关山忆旧游,滔滔河汉自东流。
星槎不觉来天上,铁锁那能护石头。
顾我已嫌题柱晚,喜君正是济川秋。
酒閒豪气谁堪共,一醉千金价不酬。
落魄天涯颇倦游,片帆归去得安流。
几年无事誇犀首,一旦封侯看虎头。
飞将正当南渡日,拾遗还是北征秋。
龙钟不称凌烟像,只有山林志可酬。
长天一色雁行斜,雨过南山气势加。
懒后不冠羞白发,兴来无酒负黄花。
何人见忆闲陶令,有客徒嘲老孟嘉。
秋景满前宜共赏,未应件件属诗家。
兴来落笔任横斜,坐上朋樽续续加。
貌似叶红皆被酒,头如雪白也簪花。
金风渐急秋将暮,玉树相依客尽嘉。
酩酊入城扶不去,临街下马是谁家。
寂寥秋思梗吟怀,几度柴门鹊噪开。
一话胜看江表传,百书不及陇头梅。
马催行色日边去,雁送归程天际来。
万里龙庭莫辞远,中原事业望人才。
功名人比汉淮阴,猛虎俄因犬辈擒。
星落旄头兵似火,云屯细柳士如林。
岂期虞虢乖唇齿,谩倚良平作腹心。
洒尽英雄忧国泪,变风那得不伤今。
消尽群阳道长阴,将军何患敌难擒。
唐家外望归藩镇,汉室中兴仰羽林。
忽堕曹吴分鼎计,方知胡越济舟心。
依然锦绣山川在,一旦浮云变古今。
未除妖气斗牛閒,一夜长星落将坛。
天意欲将全节畀,人心无柰此时寒。
断头那肯降朱泚,血指谁思灭贺兰。
立尽太行山上石,我公忠烈不容刊。
雨晴闲向百岩游,今古都成一段愁。
老衲解回山下虎,真人跨入洞中牛。
水流花落三春暮,鸟没云沉万事休。
有道碑前空堕泪,往来谁复共仙舟。
节物相催近觉频,胜游携酒意何勤。
几人白发对明月,万里青天愁片云。
袅袅风高秋已半,厌厌客醉夜将分。
督邮气味从来恶,今日尊前也献芹。
莫嫌胜日燕游频,且慰寒窗力学勤。
白也停杯将问月,退之利剑欲开云。
清光难比秋三夜,痛饮何辞酒百分。
况在頖宫思乐地,与君共采水中芹。
马上功名柰老何,出门无地不风波。
凭谁试著回天力,有客空挥却日戈。
青眼乍惊行处少,赤心常笑话中多。
愁人近亦无肠断,又听离筵送别歌。
相扶醉袖出西城,翠展秋山一望晴。
坐上孟嘉嘲未解,篱边陶令话多情。
酒犹强饮狂时药,菊莫寻餐落后英。
兴尽归来天色暮,老人星散月还生。
论功终是猎犬,见事不如擒虎。
我愿一识荆州,人道莫逢玉汝。
结柳未送穷车,弊衣先入歌院。
虽得萧何指踪,难与老子同传。
寻常行处酒债,每日江头醉归。
薄暮斜风细雨,长安一片花飞。
百钱街头酒价,蹇驴醉里风光。
莫傍郑公门去,恐犹恨在登床。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 泽州 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 李渊 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 段直 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中文名
李俊民
别名
鹤鸣老人
国籍
中国
职业
金代文学家
性别
出生地
泽州晋城
出生日期
1176(一说1175)
去世日期
1260
民族
汉族
身份
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李元嘉后裔
代表作品
《庄靖集》
主要成就
少时得名儒传授程氏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