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民

人物 | 历史人物 | 金代文学家
地偏无俗客,日在掩柴扉。
暑退闲蒲扇,凉生换葛衣。
风高云散影,露下月扬辉。
独据胡床坐,心清即道机。
一身长道路,四海尚风尘。
昔作依刘客,今为去鲁人。
渡河年在亥,乞酒岁非申。
别后山中友,相逢话又新。
妖氛长斗北,杀气尚河东。
人物不如古,地图祗自雄。
三城环野水,二麦卧天风。
多少逃亡屋,荒凉晚照中。
炎凉愁里过,陵谷暗中迁。
素拙生生计,寻耕下下田。
为嫌频告籴,却恨不逢年。
门外催租吏,长妨对圣贤。
云山怀素隐,秋兴暂来归。
月与人同醉,星随客渐稀。
入河蟾不没,绕树鹊何依。
浩气凝光界,瑶台梦欲飞。
枳棘非所栖,系匏焉不食。
未黔墨子突,又夺伯氏邑。
一年三褫服,半岁两涂敕。
归去来山中,无器亦无得。
盈门修郑校,同队执韦经。
苏子应千里,徐儿向九龄。
雁行成次序,莺语太丁宁。
堪笑西城老,朝朝酷教刑。
居闲聊自适,造物果何如。
生理年年拙,交情日日疏。
吠犹闻蹠犬,技可笑黔驴。
谁识徘徊意,西山有旧庐。
古道开天险,危峰拔地形。
连营南北戍,过客短长亭。
野烧惊山鬼,胡云掩将星。
何人弄羌管,哀怨不堪听。
阿香谁使送雷声,敢望天瓢一滴分。
恨魃长为周地虐,闵尪几被鲁人焚。
风吹海立垂垂雨,泽与山通处处云。
何事卧龙犹不起,得微往见葛陂君。
区区布谷不停声,安得银河水半分。
汤稼未应枯后溉,周川岂独旱如焚。
是谁主当知时雨,有底商量出岫云。
造物不为天下计,只将花事了东君。
平地俄惊霹雳声,老龙功过此应分。
不知东海因谁祭,却笑西华欲自焚。
四面蔽亏无日月,百神奔走会风云。
时人那识天公事,一溉惟知有巨君。
暂令元戎小队行,尽驱春色入山城。
葱葱佳气随轩盖,袅袅高风卷旆旌。
题柱桥边男子志,散金闾里故人情。
贵游前后知多少,不使堂虚昼锦名。
把酒离筵且莫辞,坐中瓜葛暂相依。
花从识后常含笑,鸟自还时想倦飞。
往事微茫春梦断,故人牢落晓星稀。
天涯白发禁愁得,好在西山不早归。
长短亭中送别时,问君东去复何依。
今宵明月三人共,来日红尘一骑飞。
倾盖莫嫌相见晚,断弦惟恨赏音稀。
天涯尽道还家好,笑我虽归似不归。
为君不惜送行诗,但恨蒹葭失所依。
流水尽朝东海去,孤云只向太行飞。
仕途冰炭收心早,客路参商见面稀。
一曲阳关歌未彻,声声头上听催归。
遥指东山去恨迟,争如莲幕早来依。
须知宋鹢犹能退,有底齐禽尚不飞。
洛下书生怜我少,燕南壮士似君稀。
主人好客恹恹醉,正要髡留肯放归。
平生藏器待何时,除却荆州不可依。
预报行人应鹊噪,相将送客有花飞。
雁从去后弟兄少,莺未来时朋友稀。
不尽赤心今日话,东山无以我公归。
立马西风不忍行,往回只是片时程。
一年又作半年客,百里有如千里情。
落日寒林山下路,淡烟疏竹水边城。
愿君把酒休惆怅,四海由来皆弟兄。
世事纷纷乱似麻,不堪愁里度年华。
伤心城郭来家鹤,过眼光阴赴壑蛇。
弹铗歌中成老境,班荆话后各天涯。
何时造物归真宰,却睹人间第一花。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 泽州 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 李渊 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 段直 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中文名
李俊民
别名
鹤鸣老人
国籍
中国
职业
金代文学家
性别
出生地
泽州晋城
出生日期
1176(一说1175)
去世日期
1260
民族
汉族
身份
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李元嘉后裔
代表作品
《庄靖集》
主要成就
少时得名儒传授程氏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