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崧

流派 | 文学流派 | 明代文人
二友忽言别,孤怀易成惋。
秋高北风急,日薄众山晚。
迟回各抗手,越历犹在眼。
前旌转崇林,后骑拥脩坂。
庭间怯初散,路缅惊渐远。
离离云树合,泯泯溪流漫。
斯违谅匪遐,同车冀遄返。
田家住山曲,两两结茅茨。
鸡豚互来往,桑麻当蔽亏。
言笑情则均,动息理无遗。
浑然天之真,岂以物自私。
日入负薪还,斗酒欢相持。
醉卧衡门下,营营非所知。
夙好慕山水,幽寻每忘疲。
兹晨遂栖止,乃在山之陲。
维时属秋杪,万壑敛寒姿。
烟峦既合沓,风磴亦纷披。
窈窕幽谷阴,秀木自成帷。
俯听流泉响,仰看浮云驰。
夐与人世远,允契遁者期。
永言适所性,庶以静自怡。
便当谢城市,去去从此辞。
登楼望危岑,爱此珍木林。
上有好鸟巢,下有垂萝阴。
清风日披拂,可以涤烦襟。
人言此回远,溪水汩以深。
阴壑多龙蛇,山石自嵚崟。
终然未能往,抚槛独沈唫。
山上一茆屋,知是何人居。
时时白云中,閒读古人书。
古人去已远,言论乃有馀。
清风飒然至,佳木周四除。
蒿卧以终日,不知庭户虚。
斯人可相见,此乐当何如。
秋气日以厉,霜露日以繁。
草木各变色,松桂何轩轩。
物生有本性,天运恒不言。
自非闭塞候,焉识春夏温。
乃知天地间,盛衰同一源。
乘时夸毗子,皦皦安足论。
霜降休百工,将以戒寒服。
翩翩蜉蝣羽,时至亦矜束。
我无一株桑,又乏轻骑足。
衣褐何由充,萧条岁年促。
野人省秋稼,引锸决渠水。
秋高粳稻熟,芒穗各垂委。
翩翩山鸟群,啄食秋田里。
驱去还复来,嗷嗷讵能止。
彼饥岂无涯,我稼自兹始。
一饱谅所同,如何较人已。
我行兵乱途,远以唁所旧。
遭罹窃自伤,漂落惧莫偶。
今夏入阆川,七月出南富。
秋中上流江,深入穷水口。
是中何岧峣,山密林亦茂。
阴风常夜寒,毒雾或昼瞀。
砭人甚刀镞,袭体惊激透。
当途草木交,压眼崖石凑。
怪禽啼呕?,蝮蛇结缪纠。
其风杂顽戾,土物恣所取。
力作忘春冬,忻忻自鸡狗。
惟我贤所主,好客情则厚。
授衣候寒温,设席墐蓬蔀。
岂知体素弱,易与气为构。
起居陟秋冬,焉得免疏漏。
昨来遘寒疾,猝至纷莫救。
始由欠伸得,更历惊颤久。
夤缘膂脊升,洒淅肌理奏。
汹汹波涛翻,岌岌山岳辏。
初萌冱严凝,挟纩欲蒙首。
中更翕炎赫,撤被更露肘。
噤寒颤齿龈,炽燎薰耳窦。
厌烦将怀冰,恨薄思曝昼。
拳联久僵伏,呼叫忽狂走。
亭亭发上指,屹屹骨交斗。
口咽失常嗜,情性昧初守。
饱疑伤粟粒,渴欲咽河溜。
缩如蚕赴茧,噞若鱼聚笱。
困如虎丧乙,戚若鸟缄咮。
气蒸床屡撼,汗漉衣每透。
暂苏惊脱鞲,久絷疑被扭。
时来如有期,忽去若恐后。
窘迫犹仇雠,缠绵共婚媾。
朋来勉加饭,客至止陈酒。
医师剧攻剿,巫祝妄称咒。
或教潜隙地,或诱祭三牡。
腊蛇谩时佩,画狮空日觏。
逢人畏询问,进食忘腥臭。
何由究情状,且复述粗苟。
人生天地间,六气等蟊寇。
堤防一失所,颠倒竟谁咎。
譬之朝廷治,纲纪在明懋。
昏邪倘蒙锢,赏罚遂纠缪。
周衰始幽厉,商覆由受纣。
夭淫既内讧,狂恶复外揉。
药言苦乖违,国脉焉得寿。
余生三遘厉,此日伤衰丑。
炎荒苦奔窜,木石并黧瘦。
矧兹中年际,盛气难猝复。
客居苟苏息,故里孰侦候。
老妻感霜雪,单薄恒在疚。
幼子额如玉,差差发初覆。
饥寒本吾事,缓急欲谁扣。
指期伤远涉,抚事怨寒陋。
岂知道途者,方此困驰骤。
看云愤重掩,望月愁初彀。
萧萧风鸣叶,揭揭天挂斗。
羸躯既艰植,愁绪焉得剖。
荒村悄寒日,断岸空残柳。
戎马又塞途,归期向何首。
惊尘飒南至,妻子哭道周。
出门四山云,欲止安得留。
严风裂我肌,行潦冻不流。
入洞怪崄巇,度岭伤阻修。
风波一相失,咫尺生愁尤。
大哉乾坤内,性命若云浮。
譬彼孤飞鸿,冥冥安所投。
嗒然向西望,泪下不可收。
晓发龙头江,江险绝危径。
跻攀出深窈,曙色破孤迥。
人归闻野哭,雪霁见崖胫。
泯泯泥潦交,稍稍林壑静。
出伤投遽远,返觉行逾近。
稚子识柴扉,相呼入烟暝。
丛篁久刊落,秾李遂摧仆。
芳椒既垂萎,嘉橘亦含蠹。
凄凄杂寒烟,泫泫浩零露。
荒哉中林迹,寞矣西园路。
芜秽独伤新,荣滋重怀故。
抽茨感时旷,植杖勤所务。
岂不戒栽培,眷焉念迟暮。
永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念我骨肉亲,三年辞故乡。
故乡不得归,越绝虎与狼。
婉娈抱弱子,远滞湘水傍。
湘水自东来,不见征鸿翔。
念昔遘难初,进退何仓皇。
既兴悼亡叹,旋赋远游章。
田园舍之去,秋草俱已荒。
念子抱耿介,敝褐凋风霜。
心危虑鲜舍,鬓落恐易苍。
徒闻篇翰积,矧婴贫病伤。
维时春泽敷,群卉各扬芳。
翳我手足情,沦落天一方。
载歌常棣篇,具迩固其常。
逝言事堂构,庶以永乐康。
毋徒事游衍,阔绝劳相望。
植木惧伤枝,枝伤木易衰。
念我犹子逝,主器当为谁。
鞠育二十年,学植方在兹。
一朝陨奇疾,负绝恩与私。
汝母骨已朽,汝妹久流离。
而父理埋葬,念尔衔深悲。
汝有两从弟,季也方孩嬉。
仲也别三载,客游应未知。
先庐故荡析,旧书谁与持。
伤哉珠树林,失此乔特姿。
春风倘重至,见汝当何时。
客有款我庐,谓言平生亲。
倒屣起揖之,累然翳其巾。
问客此何来,恻怆不能陈。
田园久荒落,道路多风尘。
旧家南山下,存者今何人。
春风入我里,绕屋但荆榛。
念子十年别,丧乱长苦辛。
岂无一尊酒,相与叙斯晨。
良田有丰岁,盛时无弃民。
贱贫不可厌,愿子勤书绅。
仙女谢尘匹,啸歌云雾间。
一朝乘云去,笙鹤渺空山。
山山翠石盘,涧涧飞泉响。
谁凿洞门开,峰前见仙掌。
虚圆若剖瓜,中抱玉清家。
秋风石岩顶,吹下碧桃花。
桃花不到地,化作云飞去。
紫殿十二重,重重映琪树。
太守骑马来,解鞍憩青屏。
冯虚斲山翠,特起凌云亭。
亭中秋气高,濯雪嗽丹井。
遥空明月上,歘见孤鸾影。
露下白石床,满林金橘香。
绿发垂千丈,秪今馀几长。
忆同姜炼师,载酒跻灵域。
手把女萝衣,题名向东壁。
仙人久相待,重往当何时。
为君扫苔石,更写凌云诗。
早岁去城市,思为山泽游。
茫茫宇宙间,俯视若云浮。
飘摇风尘际,敛迹此林丘。
古道日榛芜,怅然念东周。
鸣鸟乃不闻,禾黍飒以秋。
登高渺四望,谁为千载忧。
客有从东来,盛年著芳猷。
入林践枉顾,维舟成羁留。
贻我丽藻篇,释我心烦愁。
名谊良可尚,荣华安足求。
江湖有箕颍,企子承光休。
始我去家日,温风临绪春。
兹还大火中,草木浩发新。
念昔罹兵来,庐井屡摧湮。
琴书委泥潦,桑果荡为薪。
悄无鸡犬喧,焉得晤旧邻。
人生岂无营,返故各有因。
譬彼南飞鸟,恋巢心所亲。
永怀事栖止,此里俗固淳。
言笑抚弱子,息偃谢朝绅。
谁为物外婴,而使忧患臻。
天道谅不远,吾行当力遵。
所欣檐间雀,不厌今年贫。
寒暑迭更代,昼夜苦环循。
斯人赴冥漠,一往不可晨。
依依抱恻怆,耿耿衔悲辛。
褰帷怯孤影,入室惊凝尘。
稚子啼不闻,亲戚至莫因。
中庭掩徒旧,虚位设已新。
念昔婚媾初,干戈日踆踆。
荏苒弥一纪,伤哉仍食贫。
昔归恒恨迟,兹感忧患臻。
残月照我膝,凄风复伤神。
彷徨见鸡犬,感叹动比邻。
婉娈闺中秀,今为泉下人。
鼎鼎百年内,谁为平生亲。
如何西阡下,一夕生丛榛。
吾恒赋止酒,所止寓言耳。
今日止自公,焉得不遂止。
古人止伊何,所止非一指。
止戈戒残暴,止水戒淫圯。
止言恐伤佞,止得恐伤侈。
所止止非僻,未闻止醪醴。
此止盖有由,止之以资理。
止酤可蠲费,止酿可馀米。
止饮可缮性,止酗可循理。
斗暴与沈溺,便佞而侈靡。
苟不遂止之,祸将甚于此。
抑闻古崇祀,燕飨备嘉旨。
明禋本精意,德将在诚已。
尊卑式隆杀,撙节有定纪。
此时百礼成,止不待刑弭。
止此时则然,尊罍未遑耻。
肺肠谢薰灼,清醒从此始。
苟无忧患婴,饮水亦足喜。
寄谢沈湎徒,吾今真止矣。

刘崧(1321~1381)字子高,原名楚,号槎翁,元末明初文学家,泰和珠林(今属江西泰和 塘洲镇 )人,为 江右诗派 的代表人物,官至吏部尚书。卒年六十一,谥恭介。其诗歌温柔典雅,内容清浅,偏于 现实主义 。

中文名
刘崧
性别
别名
槎翁
字号
子高
所处时代
元末明初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泰和
出生日期
1321
去世日期
1381
代表作品
槎翁诗集
主要成就
江右诗派代表
诗风
偏于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