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崧

流派 | 文学流派 | 明代文人
淮安城下霜月明,淮河船上唱歌声。
谁遣此歌今夜唱,声声却是怨郎行。
望郎归近怨郎行,一步闺门万里情。
辛苦寄书河北去,人言却在武昌城。
凉风吹庭树,摵摵鸣未已。
中宵起彷徨,所思在君子。
君子昔言别,二月柳始青。
柳今成枯枝,白露泫以零。
合并良独难,日月行当晚。
自非木石心,谁得不怀远。
携书出重门,拟寄南飞翼。
书中有深情,不道长相忆。
相忆不相见,思攀芳桂枝。
人言道路远,持此将安之。
岂无清夜梦,东渡章江水。
水深愁复迷,一夕思千里。
江干秋气高,木落帝子渚。
永怀群彦集,清景契晤语。
山南与山北,乐子岂无所。
浮云日暮合,羌独久延伫。
翩翩双黄鹄,千里奋一举。
勿以遐我心,而多惮修阻。
长林何逶迤,下荫清溪流。
芳苕戴坠露,黄鸟复鸣秋。
远色正苍苍,众木一何稠。
星垂水面白,云落岩口幽。
思得良友晤,可以汎方舟。
峦峦山阴竹,结根广庭阿。
密雪掩茂叶,微风振纤柯。
秀色正周列,繁阴亦旁罗。
君子抱幽素,终然葆真和。
荧荧涧底花,靡靡园中莎。
及时讵不荣,晏岁当如何。
隆暑夏方炽,赤曦煽炎烟。
六街流景中,车马驱不前。
引睇西北隅,烦冲抱悁悁。
濯足沧海流,散发昆崙巅。
岂无琼树荫,思尔风泠然。
穆穆羽人馆,肃肃君子居。
清风东南至,层构邃且虚。
左陈樽与壶,右列图与书。
燕休而翱游,其乐恒有馀。
乃知习静者,乘化本自如。
闻君昔游宦,四牡戒南骋。
凌深陟庐阜,历险薄炎岭。
才名时共推,刚毅夙所秉。
竟辞金陵幕,旋理潇湘艇。
却卧山云深,清歌动吴郢。
美人出南国,皎若琼树枝。
云日丽春服,光彩不可持。
粲粲白玉齿,宛宛青娥眉。
含情盼天末,独立以遐思。
当歌复不发,听者今为谁。
汎舟越江湖,晤言属良友。
朝辞凤台侧,夕憩锦江口。
思采蒲与荷,游咏乐且久。
芳华隔秋浦,零悴复何有。
怀哉托绸缪,结佩以琼玖。
琴瑟有正音,自异淫与哇。
高张弦易绝,低促声苦乖。
敢伤知者寡,自愧鲜所谐。
泠泠涧中泉,窈窈云际厓。
誓将千古意,托在君子怀。
微生寡所资,素食在贫贱。
枯如枝上蜩,飘若梁间燕。
长缨非固违,短褐岂终恋。
荣名难强致,华采羞自衒。
独处衡门幽,悲歌泪如霰。
鸿鹄乘天风,摇荡日已远。
声沈兰渚烟,影绝浮云巘。
高河入夕迥,列宿光烜烜。
岂不顾其群,前飞屡回转。
凄其霜露积,恻怆岁年晚。
南征有孤雁,爰止河之洲。
一雁西北来,飞鸣以相求。
厥初异生族,及此同泳游。
唼食以终日,中情甚绸缪。
月落霜正飞,繁星激中流。
岂不念群处,安居或多尤。
肃肃待明发,逝此各有谋。
鸣声倘相及,犹足慰离忧。
茕茕幽闺妇,袅袅当窗柳。
盛年而离居,忽忽伤老丑。
临流采荷花,水深不见藕。
愁如风中丝,错乱纷在手。
独携合欢带,谁结同心纽。
佳期谅不违,岁月浩难守。
东邻淘眢井,拾得古时钗。
并头馀一扇,长股折两叉。
早辞腻粉污,甘就泥沙埋。
至宝识夜气,寒光出瑶阶。
鍊多色不改,世远制乃乖。
沈唫伤老大,嗤笑来姝娃。
淫巧夺众目,谅非时所谐。
藏之第勿言,毋以伤我怀。
少小同里闬,不识里闬人。
与君南北巷,何似东西邻。
束发事远游,不得长相亲。
况复老大辈,长成先十春。
飘飘林上风,亦逐车下尘。
未必志气士,相疏遂沈沦。
乃者涉中泽,言采秋风蘋。
持赠同心者,庶以丽佩纫。
春华岂不荣,憔悴易伤神。
高谊媲金石,终为雷与陈。
蝼蝈当夜鸣,禽鸟亦晨喧。
岂不感芳序,乘时如有言。
鄙人昧达识,沈郁寡所宣。
触物惧乖违,噂沓焉得论。
高言谁为倡,欲吐且复吞。
庶几服玄默,于道契弥敦。
青青道傍柳,郁郁园中葵。
葵长有芳叶,柳生无完枝。
所托势则殊,荣悴固其宜。
寄言乘时者,皦皦难自持。
春雨沛嘉树,动与旬朔逾。
积阴滞群品,流潦溢九衢。
摵摵西北风,冥冥混晨晡。
云解复旋布,出日不须臾。
三农苦告雨,苗腐麦恐无。
陵衍卒骞崩,涔污拟瀛湖。
居人惧沈垫,行者愁沾濡。
明明青皇令,阳德乃不敷。
至仁本滋育,岂曰肆毒荼。
所忧后炎赫,閟啬成焦枯。
芳序积霪雨,凄其薄凉风。
物情感催促,世故伤樊笼。
宛宛陵中苕,㠜㠜江上枫。
新荑掩茂绿,旧蘤舒轻红。
调音愧流莺,矫翼怍冥鸿。
沈郁坐中庭,幽赏谁与同。
援琴发绿水,操翰萦文虹。
志惬本理齐,处裕在德丰。
推移有常运,深穆自玄功。
永言契达观,毋为戚终穷。
盈盈东窗姝,粲粲西楼姬。
东风二三月,相向拂娥眉。
娥眉各宛曲,玉佩光陆离。
鸣筝左右弹,凤管双双吹。
曲意承光宠,惜此艳阳时。
南邻有少妇,闭门敛容仪。
碧草掩行迹,白日守空帷。
过时独不售,徒为当世嗤。
君子如鸾凤,肃肃仪羽齐。
梧桐苟摧谢,凡木竟不栖。
又如神马驹,来自荥水西。
有足追奔风,不踏沙与泥。
明明希世瑞,自异犬与鸡。
所以贤达人,出处终不迷。
明珠閟深渊,沈绠或求之。
高人在岩谷,岂以远见遗。
下勤州府荐,上感圣明知。
濯足东溪流,弹冠南山陲。
朝从烟霞别,夕与剑佩仪。
小大思奋功,树立当及时。
芸苕岂无华,芄兰亦有支。
宜尔令德士,允为善人师。
翩翩郑博士,起身自文章。
冠带讲洙泗,忠诚百夫行。
昔为新昌校,今作宁都庠。
六年系儒官,两州服其良。
禄米月不充,蔬食饮水浆。
弟子求执经,大夫为承筐。
革顽见揖让,草偃风益张。
人言兹道盛,岂独齐鲁乡。
怀尔金玉音,弹琴咏清商。
积雨秋始凉,绿苔閟庭馆。
闻君起常晏,巷深人事罕。
去年所种树,两两当户短。
初欣花盈盈,今见实纂纂。
感此时物迁,愁思无时断。
美人当歌罢,向夕喧急管。
独复步前楹,城高月初满。
明月何皎皎,流辉青天中。
美人褰碧幌,汎若晴烟空。
露下白玉团,乌啼金井桐。
永怀君子心,寤寐向秋风。
道远而别多,烦忧郁忡忡。
焉知南园下,昔日桃花红。
君看旧行迹,一一生蒿蓬。
青林悲夕风,惨惨当北户。
起视河汉高,明星粲垂素。
旅游抚行辙,复独伤迟暮。
白露零中宵,柔条浩盈注。
百草寒不芳,莎鸡振其羽。
悠悠思华年,悄悄积中愫。
佳人碧云表,渺漠乖良晤。
晏岁来无期,徘徊企中路。
秋水忽时至,百川浩漫漫。
蒹葭薄晨露,芰荷激轻湍。
闻子驾方舟,咏歌以盘桓。
思结君子佩,所忧无芳兰。
天高碧海远,坐恐秋霜寒。
临流顾其徒,酌酒不成欢。
君行我当留,此别良独难。
踟蹰岐路侧,耿耿忧恨端。
独无凌风术,从尔乘飞鸾。
冥冥阳灵洞,中有绿发仙。
世人不可见,出入乘紫烟。
时来拾瑶草,独立青山前。
粲然发皓齿,玉井开红莲。
我欲往从之,兹事今千年。
似闻九州外,碧海回青天。
愿携两玉笛,吹上昆崙巅。
昆崙九千仞,浩荡不可期。
九州行无穷,会有相逢时。
执手不忍别,赠子双琼枝。
交道愧苟合,素心谅难知。
油油山上云,冉冉无定姿。
松柏生涧壑,贞性终不移。
天寒白日暮,秋风动江蓠。
怅然道路远,何以慰所思。
马鸣城北门,长揖从此辞。
但知行者乐,讵知留者悲。
金精五千仞,之子住石屋。
阴风昼夜寒,猿鸟下檐曲。
暮归斸松苓,朝出采簧竹。
头发乱不梳,容颜美如沐。
往者赵郑辈,联句高岩中。
吹灯坐深夜,露冷栟榈风。
一别山月白,再见仙桃红。
奈何行役者,容易各西东。
种瓜苦不实,閒草各已花。
抱锄忍朝饥,对之以长嗟。
蓬门昼长掩,游釜亦有蜗。
破屋乃无茆,雨来安可遮。
聊持手中卷,展玩至日斜。
荣枯与得丧,来往宁有涯。
悠然达其会,忧戚焉能加。
种麦在高丘,丘长草生满。
秋馀乃无雨,秀色遂枯短。
朝行垄间蹊,暮息林下疃。
荷锄待春风,时至谅不远。
东邻桃李花,终岁实纂纂。
生理宁独艰,如何乐疏散。
启窗面脩竹,下荫方池幽。
兹晨微雨至,其气飒以秋。
芳时如佳人,徂矣安可留。
草木性已定,禽鱼狎其俦。
披襟纳良风,掩卷睇崇丘。
所欣城郭遥,归哉此优游。
幽居寡人事,日晏门未开。
谁欤剥啄声,谓有好客来。
呼儿出洒扫,谢客无嫌猜。
蓬室陋且卑,风雨生莓苔。
起摘园中菜,自涤窗下杯。
清风忽南至,好鸟鸣高槐。
幽怀谅无遽,日夕方徘徊。
北园莳嘉蔬,生长各以时。
入夏风雨多,众草丛没之。
夕花岂不荣,晨蔓亦自滋。
终然因采掇,濯濯馀空枝。
我贫本食力,澹淡固其宜。
拔本惧有违,植善非自私。
种桃在墙阴,枝干数尺长。
今年始作花,秋实已可尝。
北园岂无李,西坞亦有桑。
勉为衣食赀,耕种安可忘。
里胥昨相过,录我桑果场。
新令有严课,民生固其常。
相送里胥去,悲歌念时康。
种菊春树下,树荫菊不荣。
岂无雨露滋,蔽隔伤其生。
嘉树自芬敷,蔚然谁与争。
上延好鸟栖,下杂秋蛩鸣。
风霜坐飘忽,摇落何纵横。
终然保令姿,独立扬秋英。
荷锄出东皋,我黍忽已苗。
苗短不自持,百草势转骄。
良苗异本根,芜秽乃独超。
敢辞?耘勤,永愧雨露饶。
周雅永思古,王风竟颓凋。
人生重所务,岂独在夕朝。
艺麻本欲疏,本疏乃繁殖。
小人务多种,偪侧伤天瘠。
离离叶间花,畟畟雨中实。
秋阳势方烈,日夜蕃所息。
寡欲而务滋,吾将食其力。
南邻有老翁,所居止茆屋。
屋中两夫妇,作息遂所欲。
朝耘夫在前,夕稼妇相逐。
同心向白首,终岁无不足。
如何西邻子,早岁伤局促。
抱瑟守中房,空悲艳阳曲。
夙好慕山水,幽寻每忘疲。
兹晨遂栖止,乃在山之陲。
维时属秋杪,万壑敛寒姿。
烟峦既合沓,风磴亦纷披。
窈窕幽谷阴,秀木自成帷。
俯听流泉响,仰看浮云驰。
夐与人世远,允契遁者期。
永言适所性,庶以静自怡。
便当谢城市,去去从此辞。
登楼望危岑,爱此珍木林。
上有好鸟巢,下有垂萝阴。
清风日披拂,可以涤烦襟。
人言此回远,溪水汩以深。
阴壑多龙蛇,山石自嵚崟。
终然未能往,抚槛独沈唫。
山上一茆屋,知是何人居。
时时白云中,閒读古人书。
古人去已远,言论乃有馀。
清风飒然至,佳木周四除。
蒿卧以终日,不知庭户虚。
斯人可相见,此乐当何如。
秋气日以厉,霜露日以繁。
草木各变色,松桂何轩轩。
物生有本性,天运恒不言。
自非闭塞候,焉识春夏温。
乃知天地间,盛衰同一源。
乘时夸毗子,皦皦安足论。
霜降休百工,将以戒寒服。
翩翩蜉蝣羽,时至亦矜束。
我无一株桑,又乏轻骑足。
衣褐何由充,萧条岁年促。
野人省秋稼,引锸决渠水。
秋高粳稻熟,芒穗各垂委。
翩翩山鸟群,啄食秋田里。
驱去还复来,嗷嗷讵能止。
彼饥岂无涯,我稼自兹始。
一饱谅所同,如何较人已。
中夜畏烦促,起坐爱凉风。
明月在东壁,流辉当井桐。
翩翩林鸟翔,喔喔邻鸡起。
感时不复寐,短发聊自理。
韶华不再返,春去夏亦徂。
玄鸟逝安之,草木浩欲枯。
风高豺狼横,日入禽鸟呼。
独有一尊酒,空山谁与娱。
秋至倏十日,客归定何时。
伤哉摇落风,已复鸣高枝。
海水不识寒,穴居乃知雨。
触事苦迟徊,忧端共谁语。
少小事文翰,结交尽时髦。
浮云一飘散,寂寂沦江皋。
存没今则殊,宠辱巧所遭。
谁能返初服,永以善自韬。
昨者去如箭,去者焉得追。
今晨复不念,无乃甘弃遗。
孳孳孔尼父,老至忽不知。
赞易著自强,昭若星日垂。
泉流当达海,落叶宁返枝。
圣狂本一念,所异公与私。
永言惜去日,鉴此川上辞。
谁将宝瑟弹,逸响故超绝。
得心应之手,有口焉得说。
宫商谐律吕,高下本定列。
至音不自发,假器以舒泄。
徇名而求声,惉懘乃乖劣。
怀哉葛天民,为我陈一阕。
秋月白且凉,金风豁森爽。
铮然高林叶,坠地不复响。
感君平生言,慰我清夜想。
揽衣起彷徨,秉烛增叹赏。
允怀江海观,敢怠泰华仰。
古人在当日,政亦企前往。
末予疲钝资,焉得中脱鞅。
幽兰湛秋露,远系君子思。
繁华逐飘风,乃以色见知。
春阳无悴容,冰雪有令姿。
感物固贫贱,反躬服芳菲。
鹿鸣咏好我,永谢贻令辞。
愿言慰离别,勖德此其时。
生长承平日,乱离非所知。
垂髫读史书,痛彼艰危辞。
儒绅谢徭役,生理固云夷。
虽无二顷田,亦不蒙寒饥。
岁时洽亲故,聊厚相娱嬉。
出门不赍粮,四达随所之。
万里若户庭,道路方伾伾。
牛羊被原野,桑麻翳边陲。
四方绝争斗,兵寝城亦隳。
积薪而厝火,治道乃日亏。
理乱自相乘,谁欤启猖披。
猖披者谁子,昉自邪说兴。
香火崇幻教,肇彼有发僧。
其源始涓沥,弗遏终沸腾。
宜阳一倡乱,和者纷驾乘。
赭巾忽充道,杀戮相凭陵。
蔑法恃妖谶,江淮竟先登。
古来心腹地,广衍昔所称。
乃知为厉阶,不在凭丘陵。
汝颖始媒蘖,徐沛乃蜂起。
浸淫及荆湘,浩荡入彭蠡。
风摇草木动,杀气薄炎纪。
仓皇九江守,血战扼孤垒。
海门白日暝,烈士先斗死。
雄波失天堑,北舸竟南舣。
我师岂不锐,势奋易披靡。
叹息江之流,艰危欲谁倚。
豫章屹孤城,出战当水背。
退移石头渡,桥绝偶奔溃。
红尘蔽江水,白昼惊惨昧。
呼号振渊鱼,山石忽破碎。
桓桓章将军,勇锐百夫倍。
登城一指麾,奋击出前队。
戈船久遮列,坚壁方拥对。
堤防蓼洲急,控扼龙沙会。
自断忽纵燎,危哉岋蓬块。
斯人盛经济,兵略众所戴。
肘腋将弗支,谁从振其匮。
寇移石头渡,南掠乌山驿。
新吴与修水,变起何络绎。
长驱逼筠阳,守者亦坚壁。
连云忽倾陷,烈焰半天赤。
猖狂府中坐,惨酷肆脔磔。
艳媚妇女群,烂熳金帛积。
倒仓散游惰,夺印援凶逆。
坐令荷耒民,反戈半红帻。
人情苦惶惑,王事方否隔。
摧廓谅匪难,煌煌济危策。
庐陵古名郡,繁盛何雄哉。
井邑十万家,一炬同飞灰。
寇来背南岑,豕突势莫摧。
白昼呼市中,城门四边开。
居民望南走,千步不一回。
官马如流星,绝桥窜山隈。
府中方缮兵,填委粟与财。
我粮寇之资,我兵寇之媒。
一罅弗自谨,致此千丈颓。
向来阛阓区,赤地生莓苔。
慎勿东望之,茫然使心哀。
闻君赴滁阳,前月过秋浦。
轻蓬去如叶,列屿若浮俎。
思亲念方永,怀友心亦苦。
清宵发孤咏,馀响应柔橹。
盈虚谅谁卜,忠槩伤自许。
君心正悬旌,我发已垂缕。
苦无太古调,何以袭宫羽。
峨峨北岩山,上轶雨与云。
下有蕙与兰,芃芃扬秋芬。
君子在远道,怀思极忧勤。
眷言感时泽,亦复伤暌分。
念兹恺惠性,化者将同薰。
由来金玉姿,不如萧艾群。
逝将媲贞美,庶以怡朝曛。
驯犬闻我归,起迎出前阶。
饥猫如娇儿,奋跃入我怀。
閒居感物理,岂以形自乖。
攘攘殊趋者,孰云真我侪。
日暮骑马归,惊踏天上雪。
北风吹寒沙,高树低欲折。
谁怜牛车行,来往同一辙。
山则有石,谷则有兰。
我思美人,兹之永叹。
奕奕翠羽,翘翘紫蕤。
何以求之,山阿水涯。
回风猗猗,白石皓皓。
山中无人,念此芳草。
深林之幽,式闻其香。
安得佩之,蓉裾芰裳。
风前历乱千叶,石上参差两竿。
且可锵鸣玉佩,莫教吹折琅玕。
丛深似暗不暗,叶重欲垂未垂。
向晚鹧鸪啼处,满山风雨来时。
渔父一竿翠玉,仙人九节青筇。
自爱林间草净,谁教石上苔封。
何年裁箨冠子,此日见锦䙀儿。
自是金鸣玉润,不愁雨打风吹。
肃政堂前别酒,顺承门外初程。
故乡隐隐万里,华发萧萧数茎。
冀北风沙古道,江南云日初昏。
边徼扫清雠敌,海岳讴歌凤麟。
君恩禄秩侈矣,子道鼎烟缺然。
过家上冢何日,携书入觐今年。
庭前苍柏树子,树上黑觜鸦儿。
四载坐眠对汝,一心冷暖相知。
台前月出坐处,枕上鸡鸣起时。
时常料理公牍,閒亦吟哦小诗。
抖擞客囊数卷,萧条公馆三间。
暂尔萍蓬踪迹,依然霜雪容颜。
作书遣吏告满,送马还官戒途。
已买蹇驴代步,更倩小车载书。
居官难是去日,饮酒尝思醒时。
造物何劳深计,荣华自不曾知。
空城雀,鸣且飞,一朝驱入罗网去,云天有路何时归。
空城雀,飞且止,林栖有匹巢有子,分飞不知后生死。
空城雀,遭网罗,塌翼垂头憔悴多,不能高飞将奈何。
闻说香山九老,高年聚会同堂。
自昔名□不朽,至今姓氏犹芳。
惟兹夫子嗣起,足与前人并良。
我辈称觞再拜,冈陵为诵一章。

刘崧(1321~1381)字子高,原名楚,号槎翁,元末明初文学家,泰和珠林(今属江西泰和 塘洲镇 )人,为 江右诗派 的代表人物,官至吏部尚书。卒年六十一,谥恭介。其诗歌温柔典雅,内容清浅,偏于 现实主义 。

中文名
刘崧
性别
别名
槎翁
字号
子高
所处时代
元末明初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泰和
出生日期
1321
去世日期
1381
代表作品
槎翁诗集
主要成就
江右诗派代表
诗风
偏于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