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崧

流派 | 文学流派 | 明代文人
山远绝纷华,天虚引望赊。
南风当户正,北斗傍岩斜。
路转风泉合,岩分雾树遮。
若非闻玉磬,谁信在仙家。
秋清深谷里,月照大江滨。
此夜同游客,当时远别人。
白发催年老,青灯照夜频。
陶皮如可问,游此欲寻真。
尚忆京城别,旋闻旅榇归。
宁知垂老际,翻觉故人稀。
江晚沙鸥集,庭春海燕飞。
佳儿如玉树,相顾烂生辉。
兰玉照庭除,松楸掩墓墟。
人犹思挂剑,孙已解摊书。
独往青山在,重来白发疏。
平生知己恨,下马更踟蹰。
白白新梅树,青青旧桂林。
碧云幽巷晚,残雪小斋深。
客去犹悬榻,人亡欲绝琴。
凄凉风雨夕,灯影照华簪。
春色满长杨,花枝出建章。
莺啼知禁苑,辇过识天香。
度曲调鹦䳇,吹笙引凤凰。
可怜庭草色,浑欲上罗裳。
太液清无暑,承恩得泛船。
飞帷缘绿水,团扇夹晴烟。
日暮犹移辇,风来欲上仙。
池边荷叶小,个个似青钿。
金屋秋风起,铜盘夕露深。
水花红冉冉,宫树碧沉沉。
却望鸾旌影,微闻凤吹音。
月明瑶殿冷,香梦杳难寻。
晓色冻铜池,寒光上玉墀。
天低九重阙,雪满万年枝。
阁道垂帘密,宫门放钥迟。
春风别殿早,若个画蛾眉。
浦月初沈后,林霜欲下时。
空馀清夜永,不尽故园思。
旅雁惊寒惨,邻鸡戒晓迟。
床帷怜稚子,此意未能知。
未赋潘安兴,仍怀宋玉悲。
溪山百里道,雨雪暮年期。
儒术真何济,农书竟不知。
临晨增感激,一谢故人思。
杳杳天河路,苍苍暮色寒。
千峰引云树,孤棹入风湍。
旧别嗟谁在,新诗忆共看。
怜君好毛羽,何处觅琅玕。
忆过山中路,都无半日程。
如何不相见,从此又南征。
江海时舟楫,边隅尚甲兵。
相思摇落景,回首飒心惊。
草阁经秋净,柴扉近水开。
霜林收橘柚,风磴坐莓苔。
钓艇寒初放,樵歌晚独回。
城南车马地,欲往更徘徊。
水落沈菰米,亭深暗女萝。
捲帘秋雾薄,倚杖白云多。
点点流萤下,翩翩宿鸟过。
秋高摇落近,幽兴欲如何。
寒雾依山敛,晴沙与岸颓。
林塘无路入,窗户有时开。
野客抄书去,邻翁送酒来。
幽期在萝薜,莫遣暮钟催。
鸟径缘沙小,鱼梁叠石高。
细流通乱屿,杂树带平皋。
白鹭怡心性,青禽惜羽毛。
由来林下客,偃仰愧尘劳。
窅窅青牛峡,荒荒白鹤坛。
石山元少树,阴洞故多寒。
帝子非秦女,将军自汉官。
乘云知不返,叹息万人看。
仙宇何年辟,灵泉尽日闻。
石门通别殿,木栈倚高云。
鸾凤时来下,猕猴近作群。
春风城郭暮,烟雾正纷纷。
淮甸今焚掠,纷纷日异闻。
远侵三楚地,近隔九江云。
邻省围边将,亲王进卫军。
由来王国内,不在策奇勋。
始报修城障,仍闻铸甲兵。
关河原阻滞,宇宙划经营。
不谓时当尔,终然法再更。
边圉岂忘备,万一向清平。
何地驻王师,南驱定几时。
疲氓思一战,妖寇倚群疑。
江汉三年急,云霄万里思。
孤城烟雾里,惨淡望旌旗。
野战曾无赖,民生遂不支。
仓皇轻反侧,狼藉尚倾危。
夕路豺狼横,春山鸟雀悲。
时时瞻北极,光耀注南陲。
兵乱连三载,年荒馀几家。
久闻人食草,仍报盗如麻。
忧国愁心死,伤时泪眼斜。
平田栖白骨,千里见飞鸦。
群盗犹相煽,官军且未来。
四山烟雾塞,一水道途开。
近郭多豺虎,春田半草莱。
时时消息异,呜咽壮心哀。
乱后今谁在,愁来想鬓华。
公侯能好客,风土足为家。
翠玉春携酒,廉泉夜煮茶。
相思一回首,烽火暗天涯。
赣水来天上,江边足定居。
梦寻疑有路,恨别竟无书。
坐石调琴处,临池弄墨馀。
清才与殊调,空忆旧游疏。
杨子旧精舍,全侯新学宫。
百年遗往躅,一旦振高风。
日月冠裳会,春秋俎豆崇。
游歌未能往,叹息羡飞鸿。
昔别已千里,新愁复四年。
风尘不可见,江海一凄然。
才想群公荐,名因过客传。
东南藩镇重,独觉省郎贤。
抱檄诉邻饥,开关破贼围。
近随兵帐出,远送米船归。
吴水波涛恶,西山草树稀。
艰危知共济,莫遣壮心违。
闻说移居地,还依孺子亭。
对门湖共白,一路柳长青。
仕已沾恩露,庭应聚德星。
谁能远车马,况不异郊坰。
郡邑溪山在,风尘寇盗馀。
长怀管宁去,未卜屈原居。
计拙忧虞剧,閒多礼法疏。
柴门春草满,惊捧故人书。
王子时相见,刘郎晚共携。
邀人竹林下,沽酒石桥西。
林绚甜椔发,畦深苦藚齐。
徘徊未能饮,着意鸟频啼。
禁得南园笋,新成数百竿。
何年通一径,长有客来看。
露叶沾重席,烟梢拂小冠。
风湍听不定,况复近江干。
磊磊苍苔石,娟娟翠筱林。
圃畦分晓色,邻屋借秋阴。
日转游丝细,天寒聚雀深。
独无三亩地,种汝伴清吟。
节下题诗遍,林间送酒迟。
亦愁春雨里,共爱晚晴时。
斩玉嗔初见,移根任所为。
长令扫苔石,来此赴幽期。
昔避乌仙洞,归来又六年。
乡园各奔散,寇盗竟缠连。
愁共将零叶,身如不系船。
艰危惊再见,未有买山钱。
叹息泸源上,何时寇盗平。
凄凉惊往事,浩荡怯孤征。
世乱欢娱少,时危出处轻。
送行频惜别,落日最伤情。
山寇能骑马,官军解掠人。
徒然縻国赋,何以净边尘。
周雅歌三捷,苗顽格七旬。
又闻宽诏下,谁忍负深仁。
钟步时传警,新安久被围。
乡山孤垒在,戍卒几人归。
夜月喧鸣柝,秋霜裂战衣。
艰危依主将,羽檄夜频飞。
闻道泸江破,伤心却复疑。
六年犹力抗,群盗竟猖披。
壮士乘危数,官军出援迟。
几人全骨肉,夜走哭荒陂。
叹息荆花树,今年好远游。
路从兵后断,书是乱前收。
漂泊从谁问,艰危信自谋。
时时惊梦见,不解说离愁。
江口移兵日,山中散砦时。
一家俱念尔,孤客定依谁。
秋早衣裳薄,时危去住疑。
故园久残落,犹恐未全知。
南上记乘涛,千峰一郡高。
共言坚可托,讵想战频鏖。
危急输群策,艰虞倚二豪。
亦知城有窦,柴也若为逃。
行李今何在,兵围飒暮秋。
定依故人住,谁慰老亲忧。
远道乖鱼素,孤城抗虎头。
伤心对明月,莫谩赋鄜州。
月色下金銮,鸡鸣出紫坛。
不眠惊地迥,相语向更阑。
酒过怜初醒,琴疏忆再弹。
永怀栖遁乐,亦欲挂吾冠。
解剑旌阳宅,吹笙萧史台。
惊看龙跃出,疑有凤飞来。
窗曙浮青桂,庭深散紫苔。
翛然心迹静,谁更问蓬莱。
野客愁无赖,春来常晏眠。
有时携美酒,独酌向青天。
种豆珠林下,看花石屋前。
故人不可见,佳句乃联翩。
闻说南溪上,乱馀春可怜。
花开愁落日,草长记流年。
赋拟传金谷,茶应记玉川。
寻常西郭路,思尔隔风烟。
交友今谁在,东游最忆君。
清尊澄夜月,綵笔动春云。
楚甸烽烟合,秦淮树色分。
相思愁日暮,花落正纷纷。
江雨何时歇,淮云尽日飞。
谁知千里别,还作故园归。
露草侵棋局,风花上钓矶。
徒令南浦上,山水忆清辉。

刘崧(1321~1381)字子高,原名楚,号槎翁,元末明初文学家,泰和珠林(今属江西泰和 塘洲镇 )人,为 江右诗派 的代表人物,官至吏部尚书。卒年六十一,谥恭介。其诗歌温柔典雅,内容清浅,偏于 现实主义 。

中文名
刘崧
性别
别名
槎翁
字号
子高
所处时代
元末明初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泰和
出生日期
1321
去世日期
1381
代表作品
槎翁诗集
主要成就
江右诗派代表
诗风
偏于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