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正诗词歌赋 十三绝句
白草茫茫走乱沙,边风猎猎动胡笳。
燕山台殿虽然好,宣府元来是我家。
少年天子重边功,乌帽戎衣手角弓。
行遍渔阳并上谷,并无虏骑到云中。
安化跳梁即日平,中原群盗敢纵横。
鸿都造乱谁堪使,除是君王自领兵。
彭蠡风帆一箭收,九江安庆是安流。
说与藩王徐送款,亲臣无数要封侯。
天子临江渡六军,长江无浪天无云。
笑杀当年魏文帝,武夫空复有千群。
缚得名王气转雄,凯歌声里拥元戎。
发踪不用萧丞相,合与官家第一功。
燕云漠漠锁重楼,八骏驱驰正未休。
莫道十旬犹不返,金陵原是帝王州。
二水三山入豫游,八方无事更何忧。
秦淮流水悠悠在,好与官家造酒楼。
相国移家江水湄,金山望幸已多时。
太平金镜无由进,愿得回銮一顾之。
三顾频繁亦未閒,金陵东下是金山。
分明铁瓮头边路,载得贤人与共还。
赵普元为社稷臣,君臣鱼水更何人。
难虚雪夜相逢意,海错犹堪佐酒巡。
北固山前驻翠华,殷勤来访相臣家。
太湖怪石惭多倖,也得相随载后车。
赓歌千载盛明良,宸翰如今更炜煌。
漫衍鱼龙看未了,梨园新部出《西厢》。
王鏊[明]的其他诗词

王鏊(ào)(1450年9月22日 —1524年4月14日 ),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其为震泽先生,汉族, 吴县 (今江苏 苏州 )人 。 明代 名臣、 文学家 。

王鏊自幼随父读书,聪颖异常。他八岁能读经史,十二岁能作诗。十六岁时, 国子监 诸生即传诵其文。为成化十一年(1475年) 进士 ,授翰林编修。 明孝宗 时历 侍讲学士 、 日讲官 、吏部右侍郎等职。明武宗时任吏部左侍郎,与 吏部尚书 韩文 等请武宗诛刘瑾等“ 八虎 ”,但事败未成。旋即入阁,拜 户部尚书 、 文渊阁大学士 。次年,加少傅兼 太子太傅 、 武英殿大学士 。王鏊在任上尽力保护受刘瑾迫害之人,并屡次劝谏刘瑾,终因无法挽救时局而辞官归乡。此后家居十六年,终不复出。 嘉靖 三年(1524年)去世,年七十五。追赠 太傅 , 谥号 “文恪”,世称“王文恪”。 王守仁 赞其为“完人” ,唐寅赠联称其“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

王鏊博学有识鉴,经学通明,制行修谨,文章修洁。善书法,多藏书 。为弘治、正德间文体变革的先行者和楷模。 他黜浮崇古的文学观和尚经术、去险诡的取士倾向,影响了一代文风。有《震泽编》、《 震泽集 》、《 震泽长语 》、《 震泽纪闻 》、《 姑苏志 》等传世。

王鏊有书名,书法清劲爽健,结字纵长严谨,得峭拔风神。不足处似清健有余,沉稳不足,笔画略见干涩,此或与硬毫书有关耳。

(概述内图片来源: )

中文名
王鏊
别名
王文恪、震泽先生
国籍
中国
职业
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等
性别
出生日期
1450年9月22日
去世日期
1524年4月14日
民族
汉族
所处时代
明朝
字号
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
谥号
文恪
代表作品
《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主要成就
匡补时局
追赠
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