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正诗词歌赋 六十初度自寿四首 浪淘沙
今日是生时。
满座亲知。
都来上寿把金卮。
百岁人生今过半,好共开眉。
玉带挂花枝。
醉墨淋漓。
世间名利不关伊。
况复功成名遂了,不乐何为。
行年六十鬓斓斑。
皇恩特放还。
高堂设席对青山。
秋来正未閒。
阴忽霁,暑新寒。
笙歌夜未阑。
傍人莫笑老嗤顽。
人生到此难。
宝月天边光未缺。
昨宵才过中秋节。
大官酒馔年年设。
今年别。
寿筵开处依林樾。
碧水丹山常梦说。
如今总在门前列。
舞妙词新声激烈。
歌一阕。
金樽满泛清秋月。
紫阁黄扉,蟒衣玉带。
功名至此人人爱。
挂冠一日赋归来,閒情又在功名外。
明月逍遥,白云自在。
别是人间閒世界。
起来把酒酹青山,年年与汝常相会。
王鏊[明]的其他诗词

王鏊(ào)(1450年9月22日 —1524年4月14日 ),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其为震泽先生,汉族, 吴县 (今江苏 苏州 )人 。 明代 名臣、 文学家 。

王鏊自幼随父读书,聪颖异常。他八岁能读经史,十二岁能作诗。十六岁时, 国子监 诸生即传诵其文。为成化十一年(1475年) 进士 ,授翰林编修。 明孝宗 时历 侍讲学士 、 日讲官 、吏部右侍郎等职。明武宗时任吏部左侍郎,与 吏部尚书 韩文 等请武宗诛刘瑾等“ 八虎 ”,但事败未成。旋即入阁,拜 户部尚书 、 文渊阁大学士 。次年,加少傅兼 太子太傅 、 武英殿大学士 。王鏊在任上尽力保护受刘瑾迫害之人,并屡次劝谏刘瑾,终因无法挽救时局而辞官归乡。此后家居十六年,终不复出。 嘉靖 三年(1524年)去世,年七十五。追赠 太傅 , 谥号 “文恪”,世称“王文恪”。 王守仁 赞其为“完人” ,唐寅赠联称其“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

王鏊博学有识鉴,经学通明,制行修谨,文章修洁。善书法,多藏书 。为弘治、正德间文体变革的先行者和楷模。 他黜浮崇古的文学观和尚经术、去险诡的取士倾向,影响了一代文风。有《震泽编》、《 震泽集 》、《 震泽长语 》、《 震泽纪闻 》、《 姑苏志 》等传世。

王鏊有书名,书法清劲爽健,结字纵长严谨,得峭拔风神。不足处似清健有余,沉稳不足,笔画略见干涩,此或与硬毫书有关耳。

(概述内图片来源: )

中文名
王鏊
别名
王文恪、震泽先生
国籍
中国
职业
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等
性别
出生日期
1450年9月22日
去世日期
1524年4月14日
民族
汉族
所处时代
明朝
字号
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
谥号
文恪
代表作品
《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主要成就
匡补时局
追赠
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