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正诗词歌赋 重游戒坛潭柘二寺得诗六首示嘿园宰平因寄堇腴
西山吾故人,久别渴一访。
潭柘稍阻深,戒坛致清旷。
前游悔草草,梦想半已忘。
有分及馀年,登巅骋秋望。
见从得二子,济胜聊自壮。
犹疑在故山,松月坐相向。
此心本无住,所见孰真妄?闻梵各洒然,无为忆曩向。
入门眩丹碧,千佛阁一新。
戒坛胜在松,贵是辽金陈。
一松插霄立,苍黝不见鳞。
一松称卧龙,抉石根如轮。
孙枝亦屈铁,偃蹇不可驯。
其一虽空心,要与栝柏邻。
独怜活动松,怛化逾廿春。
生邀宸翰赏,死作僧厨薪。
琳宫有兴废,古木烦见珍。
骚情满僧壁,贤王诗集唐。
天教十年閒,踏遍山山苍。
再出事已非,朝露况不常。
想当抽思初,时上高阁望。
一气焉可辨?浑河长自黄。
朅来荫庭树,爱此召伯棠。
俗缁侈檀施,伟哉选佛场!晓寻观音洞,乃登极乐峰。
洞深未穷底,峰峻淩空濛。
峰后亦一洞,谓与浑河通。
当年避兵人,千百来求容。
众人一不见,从此丸泥封。
我读壁上题,尽然声泪同。
上述乱离状,下勘富贵空。
谁将此时心,散作千声钟?回向忏我佛,冷冷西来风。
昔为岫云游,到寺已昏黑。
那知山门外,双松翠交织。
宸题引入胜,云日与绚色。
升阶见娑罗,银杏尤夙识。
踪寻出寺左,石径顿坦直。
有亭夹清湍,丹垩亦新饰。
去都且百里,布施定谁力?龙子与拜砖,奔走客万亿。
幸先香会至,食宿免见逼。
入梦习泉喧,窥床惜月昃。
能留过中秋,朝夕共探陟。
山好半在树,树多能作岚。
峰回磴随转,深翠藏龙潭。
潭小却不涸,酌之冽且甘。
孤亭近阳曦,就树藉草谈。
涧石谁留题?逼视得两三。
苏州与祭酒,前游曾并骖。
大梦先我醒,笑我还朝簪。
我心似潭水,世味孰足贪?卒业幸放归,听泉终一庵。
二子实闻此,山灵为之监。
诗成急寄似,黄髯洞庭南。
陈宝琛[清]的其他诗词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 闽县 (今福州市) 螺洲 人。刑部尚书 陈若霖 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 毓庆宫 宣统皇帝 授读。

同治七年(1868年)二十一岁登同治戊辰科进士,授 翰林院庶吉士 。同治十年(1871年)授编修,同治十三年(1874年)又被提拔为翰林院侍讲,充日讲起居注官、 内阁学士 兼礼部侍郎。 中法战争 后因参与褒举 唐炯 、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

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中文名
陈宝琛
外文名
Chen Baochen
别名
弢庵
国籍
中国
性别
出生日期
去世日期
1935年
籍贯
民族
字号
谥号
封号
追封
官职
代表作品
《沧趣楼诗集》,《听水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