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琛

人物 | 历史人物 | 官员 | 清朝正红旗汉军副都统
陆沈我正思浮海,市隐君翻说买山。
万里霜钟秋感气,重溟风羽倦知还。
诗骚古意元空谷,厨及高名自远寰。
闻道鹤书南下数,肯容跌宕钓屠间?。
生丁天宝费呻吟,一泪新亭况陆沈。
兵甲侧身三载过,烟涛举目四愁侵。
倚楹漆室徒为尔,谋鼎晖台岂自今。
十丈软红还恋否?湖山大好且登临。
虚盼龙宫有禁方,吾行何处不迷阳。
一场春梦供诗料,六月凉风老睡乡。
积劫终知天倚杵,及身忍见海生桑?射鱼鞭石休追想,古道当时已杳茫。
江舟犹刻去年痕,佳月如期满酒樽。
溪上一帆吹汝至,诗中三昧向谁论?清光天若私吾辈,夕气秋先觉水村。
跂脚船头休睡熟,过云如马了无存。
俦中可语本无多,移坐倾襟奈瞑何。
馀暑转从秋令剧,夕风犹送市声过。
七旬不见诗连牍,一昨相望月在波。
穷薄说来还自哂,年年花后赏残荷。
客从建州归,视我送行诗。
为述贤守政,士民图以思。
贤守吾所习,实茂名故宜。
朅来获展卷,题咏如列眉。
因索老夫句,愧无幼妇辞。
廿年伏田里,疾苦粗能知。
福州视建州,瘠等奢俭歧。
自从互市来,漏脯聊充饥。
算缗垂卌载,骨尽嘬其皮。
山赭林木乏,钱荒茶纲疲。
比年更旱涝,十户九流离。
岁币苦搜括,鸡豚细无遗。
铤鹿岂得已,丛爵弥可悲。
君来摄郡符,下车廉声驰。
阳春气满腹,百蕴不一施。
却遭按剑眄,还忆专城治。
嵯嵯黄华秋,别来忽已期。
会当游鲤湖,问俗木兰陂。
谁谓民无良,直道傥在斯。
王政齐梁且未行,鲁衰滕褊更谁成?七篇何与蝇营事,侥倖臧仓浪挂名。
雨声盖海更连江,迸作辛酸泪满腔。
一酹至言从此绝,九幽孤愤孰能降?少须地下龙终合,孑立人间鸟不双。
徙倚虚楼最肠断,年时期与倒春缸。
宣南春梦一痕无,却向江天话酒炉。
障壁丑书浑自忘,怪君犹不弃鸦涂。
坐上何郎旧饮仙,别来牢落亦华颠。
人生畏友谁能少,太息圭庵不假年!。
伤时痛逝老尚书,闻说聪强渐不如。
别十七年千万绪,怕从公语且归欤!。
絮酒哀馀敢久淹?蒋山笑我类髡钳。
如何江海三千里,良觌当前失伯严!。
故人遗爱满杭州,处士梅花共一邱。
实事仕途能数见,哀时死所最难求。
城南此别逾廿稔,地下有知还百忧。
腹痛相过吾亦老,湖云衔日偶维舟。
四更坐月石坛空,旋见天云趁海风。
万事随缘宁我料,平生独往况君同。
沈沈孤嶂嚣尘外,浩浩三山醉梦中。
井底老龙应睡熟,莫吟诗过越王宫。
楼外三峰不世情,四时向我敞云屏。
平生浪费寻山屐,何似支头看送青。
建瓴千里走滩声,汇到双流濑顿平。
入峡海潮还出峡,和沙淘尽可怜生。
菜花香后橘花香,田舍家风别众芳。
说向城坊犹不省,野人何自献君王?。
长年手泽付缄扃,集古思编久不成。
却累人间求拓本,荒滨终愧未销声。
敢嫌池渌照鬑鬑,庭树亲栽尽出檐。
障得骄阳偏碍月,故知人事不能兼。
半丸古墨自研平,鼻舌留香比茗清。
一鸟不呜蝉亦歇,风廊橐橐榻碑声。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 闽县 (今福州市) 螺洲 人。刑部尚书 陈若霖 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 毓庆宫 宣统皇帝 授读。

同治七年(1868年)二十一岁登同治戊辰科进士,授 翰林院庶吉士 。同治十年(1871年)授编修,同治十三年(1874年)又被提拔为翰林院侍讲,充日讲起居注官、 内阁学士 兼礼部侍郎。 中法战争 后因参与褒举 唐炯 、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

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中文名
陈宝琛
外文名
Chen Baochen
别名
弢庵
国籍
中国
性别
出生日期
去世日期
1935年
籍贯
民族
字号
谥号
封号
追封
官职
代表作品
《沧趣楼诗集》,《听水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