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休

人物 | 唐末五代前蜀画僧
文章国器尽琅玕,朝骑骎骎岁欲残。
彩笔祗宜天上用,绣衣偏称雪中看。
休惊断雁离三楚,渐入祥烟下七槃。
翰苑旧知凭与说,紫金轮畔寄书难。
两河兵火后,西笑见吾曹。
海静三山出,天空一鹗高。
赁居槐拶屋,行卷雪埋袍。
他日如相觅,栽桃近海涛。
冬暮雨霏霏,行人喜可稀。
二阶□夜雪,亚圣在春闱。
马疾顽童远,山荒冻叶飞。
□师无一事,应见丽龟归。
旧识为边帅,师游胜事兼。
连天唯白草,野饼有红盐。
蕃近风多㪍,河浑碛半淹。
因知心似月,处处有人瞻。
远逃为乱处,寺与石城连。
木落归山路,人初刈剡田。
荒林猴咬栗,战地鬼多年。
好去楞伽子,精修莫偶然。
王室今如燬,仍闻丧我师。
古容图得否,内院去无疑。
岳鬼月中哭,松龛雪次隳。
直须文五色,始可立高碑。
时清道合出尘埃,清苦为诗不杖媒。
今日桂枝平折得,几年春色并将来。
势扶九万风初极,名到三山花正开。
更有平人居蛰屋,还应为作一声雷。
前榜年年见,高名日日闻。
常因不平事,便欲见吾君。
兄弟居清岛,园林生白云。
相思空怅望,庭叶赤纷纷。
文翁还化蜀,帟幕列鹓鸾。
饮水临人易,烧山觅士难。
锦机花正合,棕蕈火初乾。
知己相思否,如何借羽翰。
新蝉终夜叫,嘒嘒隔溪濆。
杜宇仍相杂,故人闻不闻。
捲帘花动月,冥目砌生云。
终共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一诏群公起,移山四海闻。
因知丈夫事,须佐圣明君。
白酒全倾瓮,蒲轮半载云。
从兹居谏署,笔砚几人焚。
堑鸟毛衣别,频来似爱吟。
萧条秋病后,斑驳绿苔深。
珠翠笼金像,风泉洒玉琴。
孰知吾所适,终不是心心。
忆在山中日,为僧鬓欲衰。
一灯常到晓,十载不离师。
水汲冰溪滑,钟撞雪阁危。
从来多自省,不学拟何为。
乱后知深隐,庵应近石楼。
异香因雪歇,仙果落池浮。
诗老全抛格,心空未到头。
还应嫌笑我,世路独悠悠。
涧香霞影绕楼台,捲箔凭阑耳目开。
况从旌旗近鸾凤,可怜谈笑出尘埃。
火云不入长松径,露茗何须白玉杯。
谁道迎仙仙不至,今朝还有谢公来。
境静江清无事时,红旌画鹢动渔矶。
心期只是行春去,日暮还应待鹤归。
风破绮霞山寺出,人歌白雪岛花飞。
自怜亦在仙舟上,玉浪翻翻溅草衣。
拥翠扪萝山屐轻,飘飖红旆在青冥。
仙科朱绂言非贵,溪鸟林泉癖爱听。
古桂林边棋局湿,白云堆里茗烟青。
因思庐岳弥天客,手把金书倚石屏。
十载独扃扉,唯为二雅诗。
道孤终不杂,头白更何疑。
句冷杉松与,霜严鼓角知。
修心对闲镜,明月印秋池。
负局高风不可陪,玉霄峰北置楼台。
注参同契未将出,寻楖栗僧多宿来。
飕槭松风山枣落,閒关溪鸟朮花开。
终须肘后相传好,莫便乘鸾去不回。
吾师师子儿,而复貌瑰奇。
何得文明代,不为王者师。
铁盂汤雪早,石炭煮茶迟。
谩有参寻意,因循到乱时。

贯休(832~912),俗姓姜,字德隐, 婺州 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

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 过目不忘 。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 王建 封为“禅月大师”,赐以 紫衣 。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 罗汉 ,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 梵相 ”。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 十六罗汉图 》,为其代表作。

中文名
贯休
别名
禅月大师
国籍
中国
性别
出生地
婺州兰溪(今浙江省兰溪市)
出生日期
832年
去世日期
912年
民族
汉人
所处时代
唐末五代
字号
字德隐
主要作品
《禅月集》《十六罗汉图》
俗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