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

人物 | 历史人物 | 官员 | 北宋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偶有茅檐潩水阴,近依城市浅非深。
幽居每自比陈寔,古学何人贵杜林。
邻父时来陪小饮,儿曹颇解续微吟。
前年仅了春秋传,後有仁人知我心。
琳宫清净思悠哉,颇似山林未肯回。
五日趋朝真自适,一樽无事得频开。
董狐执笔何时易,马援征蛮未遽来。
奔走安闲谁定是,都门携手一徘徊。
射策当年偶一时,对床夜雨失前期。
庐间还往无多地,梦里追寻亦自疑。
螭墨屡乾朝已久,囊封希上出犹迟。
茅檐半破松筠老,归念萧然欲语谁。
吾兄笔锋雄,诗俊不可和。
雪中思清绝,韵恶愈难奈。
殷勤赋黄竹,自劝饮白堕。
言随飞花落,意与长风簸。
余力远见撩,千里寄璀瑳。
嗟予学久废,有类转空磨。
研磨久无得,安可待充货。
空记乘峡船,行意被摧剉。
溟蒙覆洲渚,泠冽光照坐。
我唱君实酬,驰骋不遑卧。
譬如逐兽卢,岂觉山径坷。
酒肴助喧热,笔砚尽沾涴。
诗词禁推类,令肃安敢破。
亦有同行人,牵挽赴程课。
尔来隔秦魏,渴望等饥饿。
徒然遇佳雪,有酒谁与贺。
茅檐有佳客,肃肃清风兴。
吾孙成均来,左右皆良朋。
爲怜衆兄弟,将冠未有称。
条枚失熂燎,中林化薪蒸。
老夫方苦贫,不办酒如渑。
夏田已失麦,种豆喜多蝇。
何以待君子,箪瓢容一升。
君来岂非误,门庭冷如冰。
歌吹新成百尺台,青山临水巧崔嵬。
佳人解作回文语,狂客能鸣掺鼓雷。
撷菊传杯醒复醉,采菱荡桨去仍回。
新年闻欲相从饮,春酒还须剩作醅。
周公制乡礼,无有相通佐。
鼎肉送子思,烝豚出阳货。
交亲随高低,岂问小与大。
自从此礼衰,伏腊有饥卧。
乡人慕古俗,酬酢等四坐。
东邻遗西舍,迭出如蚁磨。
宁我不饮食,无尔相咎过。
相从庆新春,顔色买愉和。
京洛东游岁月深,相逢初喜解微吟。
梦中助我生池草,别後同谁饮竹林。
文字承家怜女在,风流似舅慰人心。
便将格律传诸弟,王谢诸人无古今。
豪杰多自悟,不待文王兴。
四方有余师,十室岂无朋。
我老不知时,早岁谁误称。
归来理茅屋,对客食藜蒸。
遇渴即饮水,何尝问淄渑。
冠裳强包裹,毁誉如飞蝇。
植根久已尔,苕颖日自升。
忘我亦忘法,无冰知消冰。
齐楚诸生俨鞸绅,人人愿得出君门。
衔枚勇锐惊初合,弃甲须臾讶许奔。
细读未辞灯损目,久留终厌棘爲藩。
定应亲刈翘中楚,把卷喧呼半夜言。
富贵日月速,贫贱觉岁迟。
迟速不须问,俱作不可追。
亲旧且酣饮,送尔天北涯。
岁岁虽无情,从我历四时。
酌尔一杯酒,留我壮且肥。
长作今岁欢,勿起异日悲。
掉头不肯顾,曾莫与我辞。
酒阑气方横,岂信从尔衰。
宅舍元依毕竟空,小乘惯住草庵中。
一生滞念余妻子,百口侨居怯雨风。
松竹已栽犹稍稍,栋梁未具勿匆匆。
三间道院吾真足,余问儿曹莫问翁。
老年从事忝南京,海内交游尚记名。
怯见广场心力破,厌看细字眼花生。
新科未暇通三尺,旧曲惟知有六茎。
空忆倚楼秋雨霁,与君看遍洛阳城。
雨气凉侵殿,河流渗入池。
黄粱瀹鱼子,白酒泻鹅儿。
风细初生袖,尘清免污眉。
郊行不易得,拂壁看题诗。
绿竹琅玕色,红葵旌节花。
开窗风细细,窥户月斜斜。
活计无多子,文章自一家。
一床方病卧,随意上三车。
少年食稻不食粟,老居颍川稻不足。
人言小麦胜西川,雪花落磨煮成玉。
冷淘槐叶冰上齿,汤餠羊羹火入腹。
五年随俗粗得饱,晨朝稻米才供粥。
儿曹知我老且馋,触热泉城正三伏。
田家有信呼即来,亭午驱牛汗如浴。
吾儿生来读书史,不惯田间争斗斛。
今年久旱麦粒细,及半罢休饶老宿。
归来烂熳煞苍耳,来岁未知还尔熟。
百口且留终岁储,贫交强半仓无谷。
裘葛终年累已轻,薄蕉如雾气尤清。
应知浣濯衣棱败,少助晨趋萃蔡声。
连持梁洋印,久作溪山主。
深知爲郡乐,但畏买茶苦。
来归天禄阁,坐守登闻鼓。
九重未明入,百辟盈庭舞。
城南独归卧,心事谁当语。
旧闻吴兴胜,试问天公取。
家贫橐装尽,岁莫轻帆举。
苕溪净多石,弁岭瘦无土。
湖藕雪冰丝,山茶泼牛乳。
香粳饭玉粒,鲜鲫鱠红缕。
宫开水精洁,人寄画屏住。
俗吏自难堪,诗翁正当与。
从来思清绝,况乃病新愈。
团团肘後丹,暠暠胸中素。
高卧镇夸俗,清谈静烦诉。
应笑杜紫微,湖亭但狂顾。
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
浮桥没水不胜重,野店压糟无复清。
松下寒花初破萼,谷中幽鸟渐嘤鸣。
洞门泉脉龙睛动,观里丹池鸭舌生。
山下瓶罂沾稚孺,峰头鼓乐聚簪缨。
缟裙红袂临江影,青盖骅骝踏石声。
晓去争先心荡漾,莫归夸後醉从横。
最怜人散西轩静,暧暧斜阳着树明。
灯笼白葛扇裁纨,身似山僧不似官。
更得双蕉缝直掇,都人浑作道人看。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同叔,晚号颍滨遗老。四川眉州 眉山 人。 北宋 文学家、宰相,“ 唐宋八大家 ”之一。

苏辙与父亲 苏洵 、兄长 苏轼 齐名,合称“ 三苏 ”。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 散文 著称,擅长 政论 和 史论 ,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 一唱三叹 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善书,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作品有《 栾城集 》等。

嘉祐 二年(1057),登 进士 第,初授试 秘书省 校书郎 、商州军事 推官 。 宋神宗 时,因反对 王安石变法 ,出为河南留守推官。后随 张方平 、 文彦博 等人历职地方。 宋哲宗 即位后,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 尚书右丞 、 门下侍郎 等职,因上书谏事而被 落职 知汝州,后连贬数处。宰相 蔡京 掌权时,再降 朝请大夫 ,遂以 太中大夫 致仕 ,筑室于 许州 。

政和二年(1112)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 宋高宗 时累赠 太师 、魏国公, 宋孝宗 时 追谥 “文定”。

中文名
苏辙
别名
苏文定、苏颍滨、苏黄门、小苏
性别
出生地
眉州眉山
出生日期
1039年3月18日
去世日期
1112年10月25日
民族
汉族
所处时代
北宋
字号
字子由、一字同叔、号颍滨遗老
谥号
文定
官职
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代表作品
《栾城集》、《诗集传》、《龙川略志》、《论语拾遗》、《古史》
主要成就
唐宋八大家之一
星座
双鱼座
追赠
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太师
封爵
开国伯、魏国公(追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