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

人物 | 历史人物 | 中国唐代文学家,代表作《谗书》
寒灯挑尽见遗尘,试沥椒浆合有神。
莫恨高皇不终始,灭秦谋项是何人。
分漕得洛川,谠议更昭然。
在省曾批敕,中台肯避权。
所悲时渐薄,共贺道由全。
卖与清平代,相兼直几钱。
市箫声咽迹崎岖,雪耻酬恩此丈夫。
霸主两亡时亦异,不知魂魄更无归。
已有清阴逼座隅,爱声仙客肯过无。
陵迁谷变须高节,莫向人间作大夫。
不是逢清世,何由见皂囊。
事虽危虎尾,名胜泊鵷行。
毒雾郴江阔,愁云楚驿长。
归时有诗赋,一爲吊沈湘。
篱外清阴接药阑,晓风交戛碧琅玕。
子猷死後知音少,粉节霜筠谩岁寒。
越海霜天暮,辞韬野草乾。
俊通司隶职,严奉武夫官。
眼恶藏蜂在,心麤逐物殚。
近来脂腻足,驱遣不妨难。
西去休言蜀道难,此中危峻已多端。
到头未会苍苍色,争得禁他两度谩。
红尘扰扰间,立马看南山。
谩道经年往,何妨逐日闲。
病中霜叶赤,愁里鬓毛斑。
不爲良知在,驱车已出关。
物之小兮,迎网而毙。
物之大兮,兼网而逝。
网也者,绳其小而不绳其大。
吾不知尔身之危兮,腹之馁兮。
吁!。
谢舞仍宫柳,高奇世少双。
侍中生不到,园令死须降。
班秩通乌府,罇罍奉碧幢。
昭王有余烈,试爲祷迷邦。
早岁长杨赋,当年谏猎书。
格高时辈伏,言数宦情疎。
慷慨传丹桂,艰难保旧居。
退朝观藁草,能望马相如。
縠江东下几多程,每泊孤舟即有情。
山色已随游子远,水纹犹认主人清。
恩如海岳何时报,恨似烟花触处生。
百尺风帆两行泪,不堪回首望峥嵘。
下压重泉上千仞,香云结梦西风紧。
纵有精灵得往来,狖轭鼯轩亦颠陨。
岚光双双雷隐隐,愁爲衣裳恨爲鬓。
暮洒朝行何所之,江边日月情无尽。
珠零冷露丹堕枫,细腰长脸愁满宫。
人生对面犹异同,况在千岩万壑中。
篱落岁云暮,数枝聊自芳。
雪裁纤蘂密,金拆小苞香。
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霜。
春丛莫轻薄,彼此有行藏。
江烟湿雨蛟绡软,漠漠小山眉黛浅。
水国多愁又有情,夜槽压酒银船满。
细丝摇柳凝晓空,吴王台榭春梦中。
鸳鸯鸂鶒唤不起,平铺绿水眠东风。
西陵路边月悄悄,油碧轻车苏小小。
水国春常在,台城夜未寒。
丽华承宠渥,江令捧杯盘。
宴罢明堂烂,诗成宝炬残。
兵来吾有计,金井玉钩栏。
寒雨萧萧落井梧,夜深何处怨啼乌?不知一盏临邛酒,救得相如渴病无。
良时不复再,渐老更难言。
远水犹经眼,高楼似断魂。
依依宋玉宅,历历长卿村。
今日空江畔,相於只酒樽。
湘水春浮岸,淮灯夜满桥。
六年悲梗断,两地各萍漂。
刀笔依三事,篇章奏珥貂。
迹卑甘汩没,名散称逍遥。
好寺松爲径,空江桂作桡。
野香花伴落,缸暖酒和烧。
晋沼寻游凤,秦冠竟叹鴞。
骨凡鸡犬薄,魂断蕙兰招。
怅望添燕琯,蹉跎厌鲁瓢。
败桐方委爨,冤匣正冲霄。
战代安厘国,封崇孝景朝。
千年非有限,一醉解无聊。
漏永灯花暗,炉红雪片销。
久游家共远,相对鬓俱凋。
运命从难合,光阴奈不饶。
到头蓑笠契,两信钓鱼潮。

罗隐(833—910年1月),性别男,字昭谏,杭州新城(今浙江杭州市 富阳区 新登镇 )人,晚唐文学家。

大中十三年(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 憎恶 ,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黄巢起义 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十二月十三日(910年1月)去世,享年77岁。

中文名
罗隐
别名
罗给事
性别
出生地
杭州新城
出生日期
公元833年2月16日辰时
去世日期
公元910年1月26日巳时
民族
汉族
所处时代
唐末五代
字号
字昭谏
代表作品
 《甲乙集》《谗书》《太平两同书》
主要成就
诗歌与讽刺小品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