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

人物 | 历史人物 | 中国唐代文学家,代表作《谗书》
槐花漠漠向人黄,此地追游迹已荒。
清论不知庄叟达,死交空欢赵岐忙。
病来未忍言闲事,老去唯知觅醉乡。
日暮街东策羸马,一声横笛似山阳。
檐前飞雪扇前尘,千里移添上苑春。
他日丁宁柿林院,莫宣恩泽与闲人。
前年帝里望行尘,记得仙家第四人。
泉暖旧谙龙偃息,露寒初见鹤精神。
歌声上榻梁园晚,梦遶残钟汜水春。
知有箧中编集在,只应从此是经纶。
江花江草暖相隈,也向江边把酒杯。
春色恼人遮不得,别愁如疟避还来。
安排贱迹无良策,裨补明时望重才。
一曲吴歌齐拍手,十年尘眼未曾开。
翠敛王孙草,荒诛宋玉茅。
寇余无故物,时薄少深交。
迸笋穿行径,饥雏出坏巢。
小园吾亦有,多病近来抛。
绝境非身事,流年但物华。
水梳苔髪直,风引蕙心斜。
凡客从题凤,肤音未胜蛙。
小船兼有桨,始与问渔家。
楚人曾此限封疆,不见清阴六里长。
一壑暮声何怨望,数峰秋势自颠狂。
由来四皓须神伏,大抵秦皇谩气强。
欲学鸡鸣试关吏,太平时节嬾思量。
腊酒复腊雪,故人今越乡。
所思谁把醆,端坐恨无航。
兔苑旧游尽,龟台仙路长。
未知邹孟子,何以奉梁王。
黄土原边狡兔肥,犬如流电马如飞。
灞陵老将无功业,犹忆当时夜猎归。
太平天子念蒲东,又委星郎养育功。
昨日隼旟辞阙下,今朝珠履在河中。
楼移庾亮千山月,树待袁宏一扇风。
不及政成应入拜,晋州何足展清通。
远闻天子似羲皇,偶舍渔乡入帝乡。
五等列侯无故旧,一枝仙桂有风霜。
灯欹短焰烧离鬓,漏转寒更滴旅肠。
归计未知身已老,九衢双阙夜苍苍。
宰府初开忝末尘,四年谈笑隔通津。
官资肯便矜中路,酒醆还应忆故人。
江畔旧游秦望月,槛前公事镜湖春。
如今莫问西禅坞,一炷寒香老病身。
危梁枕路岐,驻马问前时。
价自友朋得,名因妇女知。
直须论运命,不得逞文词。
执戟君乡里,荣华竟若爲。
春草荒坟墓,萋萋向虎丘。
死犹嫌寂寞,生肯不风流。
皎镜山泉冷,轻裾海雾秋。
还应伴西子,香迳夜深游。
梁王兔苑荆榛里,炀帝鸡台梦想中。
只觉惘然悲谢傅,未知何以报文翁。
生灵不幸台星拆,造化无情世界空。
划尽寒灰始堪叹,满庭霜叶一窗风。
晚景聊摅抱,凭栏几荡魂。
槛虚从四面,江阔奈孤根。
幽径薜萝色,小山菭藓痕。
乱离无计驻生涯,又事东游惜岁华。
村店酒旗沽竹叶,野桥梅雨泊芦花。
讐书发迹官虽屈,负米安亲路不赊。
应见使君论世旧,埽门重得向曹家。
汉惠秦皇事已闻,庙前高木眼前云。
楚王谩费闲心力,六里青山尽属君。
溶溶曳曳自舒张,不向苍梧即帝乡。
莫道无心便无事,也曾愁杀楚襄王。
夜月色可掬,倚楼聊解颜。
未能分寇盗,徒欲满关山。
背冷金蟾滑,毛寒玉兔顽。
姮娥谩偷药,长寡老中闲。

罗隐(833—910年1月),性别男,字昭谏,杭州新城(今浙江杭州市 富阳区 新登镇 )人,晚唐文学家。

大中十三年(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 憎恶 ,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黄巢起义 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十二月十三日(910年1月)去世,享年77岁。

中文名
罗隐
别名
罗给事
性别
出生地
杭州新城
出生日期
公元833年2月16日辰时
去世日期
公元910年1月26日巳时
民族
汉族
所处时代
唐末五代
字号
字昭谏
代表作品
 《甲乙集》《谗书》《太平两同书》
主要成就
诗歌与讽刺小品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