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孙宸

人物 | 历史人物 | 李孙宸
忆予弱冠时,君额才覆发。
邀欢共里闾,相过忘拱揖。
下榻每连宵,对饮尽一石。
耻随里塾学,咿唔姓名不挂人齿颊。
里中小儿多早贵,里人腐鼠易相嚇。
我也大笑君亦嘻,相对长松双眼白。
从他呼马与呼牛,终须还我一李伯。
弹冠君岂为浮名,要知一片肝肠热。
去年今上正龙飞,乡国羡君先决策。
岂难连第掇公车,稍嫌官早妨挑达。
我在闱中不得君,却讶他人按剑掷。
饶君三载孝廉船,浪子风流人所适。
此事能容久借君,驱君复走长安陌。
杏花有情寄语君,待汝春风已三易。
赚君去作探花人,脱却青绦系牛革。
我生双足可三尺,每思踏遍天下名山与奇石。
我生双眼不盈寸,又思览穷八荒九州罡风灏气之汗漫。
男儿堕地各有为,那能处覆类醯鸡。
曾向罗浮窥日观,曾向西樵蹑彩霓。
太行九折支策寻常度,越水吴山洞壑处处恣。
扳跻虽然未尽济,胜之双足未惬览。
胜之双目已从云水订风期,肯复人间受羁刺。
独有咫尺古冈门,负郭圭峰烟雾屯。
游人不用裹粮去,世外烟霞世内村。
几度欲游游未得,让君羽盖早翩翻。
传闻昔自一行去,白云无复金光吐。
山灵有待已千年,只今重与真人遇。
君到峰头捡翠微,玉台寺下款柴扉。
破茗亲尝瀑布水,长啸一声催落晖。
送君行,酌君酒,此事有缘兼有候。
肯容世路轻挥手,任君山水兴偏饶。
骨相封侯也未消,黄石赤松他日事,笑他猿鹤早相招。
平生性僻耽山水,意气兼怀方外士。
生长何郎共里闾,密缔风期亦如此。
社结词林盟邓君,酒德诗情称并美。
于时中宿有朱生,相逢肝胆便相倾。
为予首道中宿之高士,山人复得陈彝庚。
物外交游怀既洽,遂厌中区何窘窄。
五岳三山已订缘,无心误走长安陌。
牛革宁堪系懒身,投閒几作归欤客。
白云松台杖屦无不到,罗浮西樵秘箓灵文俱搜索。
荏苒皇华三阅秋,驱车强复蓟门游。
何郎情深桃花水,为轻千里送行舟。
因过峡口停兰桨,三子联翩来命访。
振衣未异昔年游,执手真成意外想。
对酒宵宵话素心,探崖处处穷幽赏。
南北分飞叹路岐,岁月催人苦电驰。
我去未应为小草,君还应为念前期。
山灵莫漫悲猿鹤,自识富贵场中烟霞骨相儿。
嘱付山僧暂锁云林与萝牖,待我重来相与共伴赤松师。
牛渚山前采石矶,回波乱石相撑支。
上开石壁烟霞岛,连峰相向势崄崎。
我来欲访吾家老太白,天风飒飒吹我衣。
白也天上长庚星,偶落人间留姓名。
供奉金銮聊玩世,往往斗酒自沈冥。
凭陵意气山岳折,浩荡胸怀河汉倾。
一从挥手谢金阙,把酒山头问明月。
千秋留此谪仙楼,馀韵流风未销歇。
蛾眉亭碣没蓬蒿,两岸青山片月高。
只见长江汩汩万里送寒涛,极目齐州瀛海渺忽如鸿毛。
楼中之人去不复,楼外斜阳芳草绿。
人生徒苦自结刺,弹丸不及流光速。
奈何不饮,日为浮利浮名成龌龊。
松簧似奏清平曲,长夜岂照金莲烛。
不知何人与公沽酒共夜台,白杨萧萧野花开。
空馀文章千古云汉共昭回,使我今日徘徊瞻眺彷公跨鹤乘云欲下来。
公乎公乎,何不跨鹤乘云遂下来。
今年冬暖久无雪,阳回又历小寒节。
道傍差免叹无衣,奈可三农望三白。
城头西夕布玄阴,同云漠漠天欲沈。
帘外初闻声淅沥,阶前瞥见玉尘深。
糁糁向晚声未息,琉璃上下天一色。
枯林尽发瑶林枝,荒山亦剖荆山璧。
辉腾万丈映崔嵬,中天照耀金茎台。
羲和匿彩避青女,翩翩鹤驾羽人来。
登楼一望金陵道,飞薨曲栏压欲倒。
九衢三市没难寻,翠壁丹崖皆素缟。
我不能学袁安僵卧洛阳里,又不能学东郭先生有上无下衣敝履。
纵有诗情在灞桥,一官束缚屋子里。
对兹六出散瑶华,呼童扫取煮松茶。
且醉吴山新熟酒,不从庾岭忆梅花。
舟发石头城,初报故人至。
故人故乡来,千里惊喜浑如梦寐里。
金陵三月柳如丝,呼酒同君醉莫辞。
风尘满面未须洗,便复挂帆共北飞。
君来曾几日,我别忽经年。
不愁井里荒松菊,惟愁天地有风烟。
君才自是天生者,何能局龊困椠铅。
一编黄石书,三尺青萍锷。
胸中甲兵万队生,腰间风雨双龙跃。
一顾应酬国士知,千金肯负平生诺。
榆关昨夜传消息,当关有人虏辟易,谁云甲兵满万不可敌。
特自需君借箸筹,知君谈笑取封侯。
不然直斩胡头献,天子功成不受分。
茆玺拂衣仍作鸱夷,游五湖,长与烟波逝。
春江水满石头城,三月桃花照眼明。
杨柳枝枝拂官渡,榜人欲发还自停。
白云一片燕山远,迢迢客路如蓬转。
不堪回望金陵山,况复庾关望不见。
古春年年长不老,春山浥露空芳草。
双翘翠羽为谁扬,泪寒罗袂惊秋早。
楼前夜夜满空月,孤鸾露啼商丝歇。
芙蓉萎绝木兰摧,安得牡丹春后发。
有客春来自洛阳,高冢传闻长白杨。
绿珠岂爱坠楼死,韩朋无地托鸳鸯。
十年深意向谁语,黄泉未晚相随去。
寄语题诗白舍人,休更蛾眉问黄土。
高楼临河增硉兀,河光一片青天出。
我来不尽怀贤心,长空濛濛烟拂拂。
风流旧事忆千年,解裘曾向酒家眠。
不知采石江头月,何似金莲午夜天。
宝床宫锦今何在,片月年年照东海。
极目鲸波万顷春,安得随君钓巨鳞。
君不见,红槿终朝媚艳阳,贞柏千秋傲霜雪。
铅华过眼成灰尘,谁与岁寒留劲节。
烈哉少小冯家妇,初生连理风吹折。
连理折兮枝复萎,寄生空长女萝丝。
孤干经春枯不发,女萝新浥露华滋。
鸾镜沈来俄老丑,一生形影同灯守。
报君血泪化碧珠,同穴他年照白首。
朔风吹落天河雪,剥我饥肤冻欲裂。
可堪车马日溷人,怀刺纷纷问典谒。
日暮经过御苑傍,惟君风雅登君堂。
相看意气飞扬甚,为我添招旧酒狂。
客来共解衣冠坐,稚子烹茶自爇香。
恢谐亦自关名理,潦倒何妨出肺肠。
须臾明月鉴窗白,霜华片片琉璃色。
空中光怪不得藏,万峰千峦生几席。
几席峰峦实幻多,耳目惶惑醉颜酡。
主人爱客情未已,新词更唤雪儿歌。
歌喉婉转箫声咽,为君更酌金叵罗。
似此为欢不尽赏,明月红尘奈若何。
长安作吏无多味,岁月驱人疾于驶。
故山猿鹤未可期,眼底荣华只如此。
同调吾曹复几人,聚首何能但尔尔。
屈指春花事不遥,与君重理桂丛招。
但得幽期长不负,一官脱屣亦翛翛。
城内岂无秋,出郭今方见。
山坳夜月留,草尖晨露泫。
一年两度游西山,宦况虽忙亦自閒。
独恨昔游三四子,兹来强半隔追攀。
戴生湖海士,意气傲风尘。
不著青衫谒时贵,每横白眼看世人。
伸纸羞为制举义,含毫辄吐淩雪气。
牛耳狎主诃林盟,马蹄踏遍白云里。
兴来每抱方外心,自谓域中山川窘窄耳。
洪厓卢敖是我师,安能局促辕下驹,岁岁年年困乡里。
去秋九月度庾关,梅花万树尽跻攀。
南过荆门上三峡,云梦之泽弄潺湲。
春来复渡章江水,更挂布帆问吴市。
三山二水恣登临,牛首燕矶供杖履。
秦淮柳色变新秋,凉风江上吹飕飕。
乘风欲看西湖月,又浮舴舰下杭州。
身馀双足便称快,囊无一钱未是愁。
嗟馀未挂进贤冠,撒手尘中万事难。
羡君此去同仙驭,恨不淩风生羽翰。
苏公堤、严陵濑,我昔经游逾十载。
君行瓢衲信翱翔,云水云山应未改。
饶君萍迹遍人间,兴尽应知返故山。
我亦拂衣从此去,相与结茆同老罗浮玉女潭。
戴生翛翛海鹤姿,胸中潇旷雅负奇。
壮心孤往契千古,劲笔凭陵无一时。
平生结交重意气,与余弱冠缔襟期。
兴来白社朝朝会,别去沧波岁岁思。
十年献策未得志,五岳三山寻杖履。
春风偶逐蓟门游,相见惊狂疑梦里。
便解金貂向酒家,论心日日醉流霞。
探胜西山曾并马,乘凉东郭共看花。
自此天涯旅思宽,顿忘沈陆在金门。
祇便雅会长燕市,谁解离期促马鞍。
闻君归路出吴越,秀岭名湖几超忽。
登临好在暮秋时,文藻山川相映发。
兴尽应归五穗城,白云山下学躬耕。
予亦归来赋已就,期君共访安期生。
燕山仲冬雪皑皑,怜尔初从塞上回。
长筹已见妖氛净,乡心不那白云催。
尔家住在珠江侧,归御潘舆乐何极。
斑衣多暇赋新诗,缄题能到缁尘客。
长安七月天气凉,皛皛银河万里长。
驱车出饯剪桐使,远赋皇华度汴梁。
汴梁形胜称都会,山如龙蟠水如带。
地当天中控上游,百二崤关雄胜概。
君是经闱侍从臣,广厦细旃日讨论。
五夜照归莲炬燄,六时赐出大官玲。
只今暂辍承明席,遥分玉节展周亲。
梁苑平台似畴昔,未少邹枚骚雅客。
赋雪群推马长卿,授简当筵谁与敌。
词臣还计缓王程,休沐翻为锦里行。
此时南浦波初绿,此时匡山月正明。
石镜夜悬青黛合,香炉晓望紫烟轻。
日月湖,龙沙岸,中间窟宅多仙灵。
瑶草琪花满地生玉堂,仙吏归去桃花树底吹鸾笙。
应有旌阳彩鸾诸真,云中来下迎可那。
己甘玉共碎,肯藉瓦能全。
漾水纤鳞跃,欹花细锦鲜。
陶成煮白石,炼就补青天。
秋月冰壶裂,春蚕丝茧缠。
珊瑚笼铁网,蝌蚪蚀苔笺。
纹杂罘罳簟,光分玳瑁筵。
质瑩高玉案,晕积近炉烟。
若是词人掷,声同作赋传。
乾坤清淑气,之子禀能全。
同穴心宁负,存孤死未捐。
歌传黄鹄咏,诗诵柏舟篇。
玉貌先时毁,冰心映日妍。
机丝寒夜月,妆匣冷秋烟。
太史风方采,仙郎名已传。
定评舆论合,特命九重宣。
泉壤回阳日,杯捲慰暮年。
中流有柱石,万古砥长川。
出郭若不早,到山日已昏。
阪从灯下陟,草自雾中扪。
未历诸山胜,先寻古洞源。
敢誇济胜健,还藉土人援。
径窄时分队,山欹欲悸魂。
登登路逾窅,望望岭加尊。
遇石频思憩,穿岩或借蹲。
风来时作阵,瀑响听如奔。
俗骨何当换,幽怀暂许论。
一身怜秽浊,双足想腾骞。
稍过流杯石,知为天洞门。
荒祠无卧具,聊共枕松根。
神工开佛刹,鬼斧凿虹桥。
两峡攒流小,孤峰抱寺遥。
烟霞低几槛,钟梵落江潮。
洞古云常湿,崖阴雪未消。
昔来望空翠,此日陟岧峣。
萝月诸天近,松风万壑骄。
鸟啼皆说法,霞起尽成标。
灵药芝田供,金绳觉路招。
日车何用驾,风驭似相邀。
鹤度瑶笙响,云开绛节朝。
尘襟思洗涤,仙路隔冥寥。
俯仰成今昔,年华老世嚣。
此身何著落,生趣转萧条。
方外期高尚,区中惬久要。
宁须待婚嫁,且去混渔樵。
服制山中薜,粮收峡口苗。
回头当早早,失路恐迢迢。
有分寻真去,无才免俗谯。
悟来翁失马,梦去鹿蒙蕉。
天明解缆去,又任梗蓬飘。

万历四十一年,,授 翰林院庶吉士 ,四十三年完成六科考试之后,准假回乡办理先人骨骸安葬事。其间,曾登罗浮、游西樵,与农夫樵汉牧人等相处,共叙山茶素餐,所到之处,皆有赋咏,亦曾游览香山胜境虎逊岩,有诗志其事。经年返回京师复命,授职掌内书堂,继则掌管左春坊左庶子,奉命纂修文章书翰。天启五年,迁国子监祭酒,六年升 詹事府 侍读学士 (掌管皇后与太子家事、教太子读书等事务)兼 庶吉士 教司。旋晋升南京礼部右侍郎兼署礼部、 户部尚书 事。崇祯初(公元1628年)再升礼部左侍郎兼 翰林院 察典、经筵讲官。时通州、蓟州、 遵化 等城为清军攻陷,京师告急戒严,孙宸上疏陈述应变方略7条,并与闽粤籍京官上 德胜门 协助将士守城,发誓以身殉国,倡议捐薪俸,变卖金饰用以犒劳守城将士。其时,很多官吏到市上抢购马匹,备为逃难所用,孙宸却说:“君辱臣死,买马何用”,充分体现其报国忠君思想之牢固性。

崇祯三年,孙宸返礼部视事,翌年10月晋南京礼部尚书,七年病故于任内,终年53岁。追赠 太子太保 ,谥文介公。其曾祖父惇、祖父诒德、父厥永,均封光禄大夫、太子太保,追赠南京 礼部尚书 衔。子果植,孙世纶荫入监读书。

中文名
李孙宸
出生地
中山
所处时代
宋朝
字号
伯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