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

人物 | 易顺鼎
细草昨争碧,疏荷今弄青。
微波想鸥鹭,永夜乱蛙萤。
明岁花应放,何时叶可听。
凭阑吾对汝,幽绝两忘形。
涧失女猿久,千钱新赎归。
莫啼深峡树,防湿定僧衣。
笼槛刑应免,山林事已非。
主人蔬果俭,恐尔亦难肥。
一尺仙人掌,残魂讵自嗟。
荣华侪蟪菌,断烂委虫沙。
大化原无联,微生共有涯。
支离吾欲忏,截臂问三车。
寒蝶不能去,相依认作仙。
映镫飘雨坐,窥客枕书眠。
栩栩寰中梦,沈沈槛外天。
荒山销彩翅,知否惜华年。
百草未成腐,流萤何遽多。
隔阑吹不度,当涧坠如何。
微物关秋气,空山映晚酡。
谁持白日照,仙魅在岩阿。
山僧强解事,为我慕陶公。
学种先生柳,安知晋代风。
客嘲应不免,吾意故难同。
且祝清阴长,他时酒盏中。
众生何痴愚,造物真狡狯。
投其所嗜好,相诱令破戒。
世间耳目玩,山水尤称最。
此癖尚未除,难游天地外。
应知种种相,即是种种碍。
昔年官君乡,面目自憎怪。
牵丝尘土中,若逐傀儡赛。
衣冠强束缚,四体无一快。
嵩岳与太行,徒劳梦魂挂。
自知猿鹤性,雅不宜轩盖。
浩然入匡庐,藉了名山债。
泉石可枕漱,妻子相负戴。
诛茅依甘棠,亦得勿剪拜。
至今屋数椽,留作樵牧话。
岂期山亭幽,得与君晤对。
足音破空谷,高咏喧奇籁。
行当布霖雪,沾润吴楚界。
变化犹神龙,勿效鄙夫介。
空山杳无人,幽花吾媚汝。
九州欲贻谁,莫折一枝去。
天地何清夷,我歌君和之。
大雪闭皋壤,将子傥能来。
人生何营营,百年事此腹。
惭愧山中人,一月饭几熟。
伟哉祖龙鞭,能叱鼋鼍起。
我醉亦跨虹,游戏四海水。
龙伯与任公,三千六百钓。
鳌乎勿吞饵,恐被五老笑。
藏山尚可负,何况藏此舟。
愿乘六气辨,元化以为桴。
细雨濛濛似玉京,仙人咳唾接孤清。
云浮车盖檐边色,浪鼓楼船槛底声。
自倚烟霄飞酒盏,欲回江海入帘旌。
朱弦何处成连抚,五老苍茫喻此情。
渌水蜿虹影动摇,襟边冷籁散亭皋。
诸天鬓色吹神雨,一壑琴声送海涛。
仙梦影飘林外蝶,酒杯痕湿槛前鳌。
飞龙石濑愁俱迥,忍和幽人廿五骚。
山响溪所为,兼以雨鸣叶。
鬓外如已秋,凉痕在双颊。
荦确石磴古,客步履蹀躞。
林随大壑转,径与奔湍接。
澄潭绿涵空,俯视戏鱼妾。
玉渊阻磐陀,草际成暗涉。
栖贤昔雄刹,佛力久疲苶。
寺门虚无人,寒此松万鬣。
啼树惊早蝉,依花感迟蝶。
残僧三两辈,为我启箱箧。
画图天人师,龙象犹震响。
更倾频伽瓶,舍利发可贴。
想见毛孔中,四大海水摄。
试观起灭云,旋失屏风叠。
幻幻真亦幻,屡劫同一霎。
冥思触悲悟,广殿风猎猎。
却寻前路归,冲泥湿幽屟。
老龙卧垂涎,成此千丈湫。
力能沛甘霖,络绎金简投。
过时若无用,委弃荒山陬。
神功不求试,又岂畏人求。
我来访灵境,山路阻且修。
双崖呀然开,始见风云幽。
太古铁色壁,倒挂三峡流。
伟哉造化奇,神鬼莫能谋。
哲人惬兹区,卜宅尝屡游。
顾名缅英贤,溟漠神相酬。
至今寻丈间,名与天地留。
吾闻龙为德,出则被五洲。
退藏一壑内,有若枯枝樛。
吾侪但饱啖,望古真堪愁。
徘徊日将暮,烟霭何纷缪。
回首望苍崖,寂寞飞龙秋。
匡山紫芝生绝巇,神物难致路幽远。
樵人辛苦媚使君,持献公堂才一本。
无德不能致此芝,惟有使君能致之。
殊祥异瑞不自私,似可斋祓陈天墀。
谁知使君用意别,聊赠山中麋鹿姿。
紫云一朵忽飞下,满堂动色相嗟咨。
真形轮囷根屈曲,古色斑駮光陆离。
轩羲日月所沐浴,姚姒雨露所溉滋。
中含元气犹淋漓,旁观但讶形模奇。
有如肃穆陈鼎彝,奇古又若岣嵝碑。
若驾鸾凤骖龙螭,羽葆幢节纷追随。
真人无言坐华盖,王母欲下来金支。
僮奴不解天然贵,疑是巧工雕镂为。
使君怀抱何浩浩,鬓眉颇似商山皓。
恺悌君子神所保,报之玉树兼瑶草。
此芝亦是君精神,一茎草现金刚身。
十年种遍匡山春,却把余春赠与人。
吾家先世玉芝堂,人去堂空芝亦荒。
拜君嘉惠不敢忘,如还旧物增休祥。
归奉二亲进一觞,回首屏风南斗旁。
峨峨山高,洋洋水深。
杂花照涧,幽柯蔽林。
目送万化,手劳孤斟。
危亭若笠,中有一琴。
峨峨高山,洋洋流水。
壑想藏舟,岩思避雨。
太虚无垠,人浮其里。
欲登高丘,以望远海。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 寒庐七子 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 易佩绅 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 张之洞 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 马关条约 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 刘永福 抗战。 庚子事变 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 袁世凯 之子 袁克文 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 帝制 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 樊增祥 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中文名
易顺鼎
国籍
中国
职业
清末官员、诗人
性别
出生日期
1858年
去世日期
1920年
所处时代
清末
代表作品
《四魂集》、《丁戊之间行卷》、《眉心室悔存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