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熥

人物 | 历史人物 | 徐熥
有朋有朋多穷交,平生风谊如同胞。
扬云拓落众所弃,数子不敢轻相嘲。
此日飘零勿复道,与君矢志甘衡茅。
呜呼六歌兮歌且缓,伐木声残肠欲断。
扰攘烽烟何太急,四海纷纷飞羽檄。
但见纵横戎马多,何处哀鸣鸿雁集。
书生徒抱杞人忧,中宵起舞空悲泣。
呜呼七歌兮歌已终,黄昏旷野凄寒风。
彭城半绕黄河水,楚宫岁久生荆杞。
杀气清秋暗战场,愁云白日低残垒。
楚汉当年几战争,喑哑叱咤悲风生。
楚兵一夕尽归汉,帐前健儿皆楚声。
乌骓不逝虞姬死,垓下歌声成变徵。
百二关河属汉家,八千子弟徒为尔。
霸图百战总成灰,吊古还劳过客哀。
千载沐猴成一笑,年深戏马留空台。
黄河日夜东流去,荒城寥落悲狐兔。
世事兴亡一瞬间,英雄枯骨馀丘墓。
休将楚汉论雌雄,此地曾闻唱大风。
试向咸阳城上望,离离衰草满新丰。
黄氏母,夫亡守志多辛楚。
血泪洒黄泉,泪枯双目瞽。
母目瞽,儿心苦,朝夕吮眸眸未愈。
母子精诚良可哀,一朝忽尔双眸开。
母目开,父目瞑,老泪依然滴孤枕。
楚都山水称奇险,突出高峰青九点。
天外巫黔路渺漫,峰阴溪涧流深浅。
峰峰相间色参差,无数青螺镜里窥。
变幻烟霞看莫辨,满天云雨望堪疑。
重华当日巡南服,驻跸苍梧穷地轴。
一夕龙髯上鼎湖,数声鸾吹传空谷。
鸾吹龙髯去不还,湘江帝子惨朱颜。
愁眉久锁锋前黛,血泪长留竹上斑。
山色含颦望巡狩,时时似听箫韶奏。
飞瀑寒流到处奇,丹崖朱洞天然秀。
潇湘烟月洞庭云,远岫联绵一带分。
鹧鸪夜叫黄陵庙,狐兔秋悲虞帝坟。
古迹荒凉不堪语,果有啼烟兼啸雨。
使君剖竹向荆门,正近潇湘洞庭浦。
有时行部拥双旌,定吊娥皇与女英。
风前好荐琼芳把,月下如闻环佩声。
九疑峰影何重叠,峰下褰帷劳应接。
怀古宁辞驻一麾,搜奇不惜停双屐。
摇摇桂棹楚江濆,袅袅秋风木叶闻。
遗我不须搴杜若,骚成只待寄湘君。
盛君画梅太奇绝,老干如龙更如铁。
笔底幽魂冷不彻,满纸枯株三丈雪。
六月披图身欲僵,一堂坐客皆闻香。
就中先辈多评章,佳者长沙之李华亭张。
当时此物果谁有,杨公成玉扬州守。
公也珍之若琼玖,自谓此图传不朽。
子孙弃之同敝帚,百年竟落他人手。
峡水林君偶得之,不惟爱梅兼爱诗。
犹记当初兵火时,居民鼠窜家流离。
书籍图画焚无遗,此图藏之高树枝。
倭奴虽黠那能知,淫雨沾湿寒风吹。
鬼神呵护无损亏,吁嗟此图亦已奇。
付与妙手重装池,千秋万岁无离披,千秋万岁无离披。
谁将缣素开生面,神骨如冰目如电。
童乌文藻自堪誇,洗马风流今再见。
画史挥毫未入神,十分才得几分真。
有时鹤氅行微雪,人比丹青更出尘。
虚亭四面芭蕉绿,疏雨潇潇听断续。
几点啼残屋上鸠,数声滴破隍中鹿。
洗尽红尘翠色寒,美人含泪倚朱阑。
题诗好趁初晴后,醉墨淋漓湿未乾。
根如赭虬髯,叶如丹凤尾。
有时截作钓鳌竿,珊瑚乱拂桃花水。
有时掷杖化为龙,白日青天赤鳞起。
能将红雾变苍烟,产在朱明几洞天。
须臾绛节生彤管,只向松间滴露研。
我家有斋名绿玉,斋前种得千竿竹。
君家亦有水明楼,半亩方塘山影流。
君频访我鳌山麓,我每寻君溪水曲。
与君来往十年馀,到此楼中几回宿。
今春买棹来相寻,峡江风起波涛深。
楼中宾主黯相对,四山阴翳生淫霖。
檐前坐听声声雨,聊把琴书供笑语。
烛尽犹然兴未阑,诗成自觉心相许。
潇潇风雨莫深愁,百尺楼中且暂留。
凭君貌出巴山夜,一幅丹青当卧游。
山中一道明霞起,照得林峦色俱紫。
初疑晴彩结为帷,还讶馀光散成绮。
林间彷佛见高标,白日青天挂绛绡。
梁君霞外神仙客,时向山中称隐樵。
斧柯来往壶公谷,伐得晴霞成几束。
晓起常依洞里行,夜深祇傍岩边宿。
担头挑得赤城归,却似桃花片片飞。
斫来自足山家业,服处真成隐者衣。
殷红满目看如绚,朝暮阴晴千万变。
此物由来高可餐,愿向深林求一片。
瑶宫仙子遗环佩,百结流苏向空坠。
半天乱逐片云飞,无数琅玕一时碎。
赵璧隋珠半已残,重将彩线串团圞。
良工持向街头卖,临风忽听声珊珊。
珊珊送入妖娇耳,玉笋提携心暗喜。
探得青蚨出锦囊,买来挂在雕檐底。
一阵微风一阵声,美人含笑闻琮琤。
飘扬祇益春心动,凄切翻令午梦惊。
铜壶夜静催银箭,留得檀郎宿深院。
却爱邻姬睡乍酣,玎珰莫向空中战。
龙门待诏高廷礼,兴到挥毫写山水。
黯淡峰峦朦?云,一生学得南宫体。
三绝声名重昔时,画成题咏墨淋漓。
总缘人品压流辈,以兹并重无声诗。
流传岁久虫鱼蚀,半尺冰绡难论值。
龙门去后墨池乾,画史谁能继其迹。
陈子湾溪我辈人,应疑待诏是前身。
一时词翰推双美,点染云山更有神。
满目烟霞浓复淡,复岭重冈连断岸。
偏于米老得风神,难与龙门辨真赝。
岁月惊看忽十年,灯前隐隐生云烟。
诗成戏笔题其上,留作人间宝墨传。
幽人野性耽空谷,一簇葵花数竿竹。
磐石嵚崎出涧阿,流泉湍激交林麓。
清宵露坐月光迟,稚子支筇背后随。
林下水边无俗物,既堪图画又堪诗。
青铜留美质,玄锡出良工。
剥蚀殉秦冢,悲欢照汉宫。
挂壁菱花艳,藏匣桂轮空。
佳人时拂拭,莫使素尘蒙。
罗帷图百卉,晏寝自生香。
不羡雕栏艳,犹如金谷芳。
娇枝沾暮雨,弱干耐秋霜。
更有双连理,夜发合欢床。
范金呈丽饰,长向兰闺爇。
笼袖玉肌温,薰床珠被热。
永夜焰常燃,残更芬不灭。
佳人梦乍醒,枕畔添香屑。
金钗斜欲溜,玉枕倦相依。
瞢腾含媚眼,展转皱罗衣。
汗沾香粉腻,幔隔黛痕微。
梦只萦闺阁,不逐楚云飞。
犀梳流半月,蝉鬓乱浓云。
钗梁卸巧饰,膏沐散馀芬。
垂肩遮宝珥,委地拂罗裙。
新作盘龙结,含笑问夫君。
国色看如画,丹青疑是真。
谁能分丽质,各欲竞丰神。
江滨有两艳,下蔡见双身。
只恐朱颜谢,不及卷中人。

徐熥(生卒年不详),明藏书家。字惟和,别字调侯,闽县(今福建福州)人。著名藏书家徐火勃兄。明万历十六年(1588)举人。学识渊博,不求闻达,致力于诗歌创作,其诗“俯仰古今,错综名理”。万历年间(1573~1620年),与其弟徐火勃在福州鳌峰坊建“红雨楼”、“绿玉斋”、“南损楼”以藏书、校勘图书为事。家不富却好周济,有“穷孟尝”之雅号。卒后入祀于乡贤祠。著有诗10卷、文10卷,结集为《幔亭集》,并辑明洪武至万历年间闽人诗作成《晋安风雅》,又撰有《陈金凤外传》。

中文名
徐熥
出生地
闽县(今福建福州)
民族
汉族
所处时代
明代
字号
字惟和,别字调侯
代表作品
《幔亭集》,《晋安风雅》,《陈金凤外传》
主要成就
擅长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