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熥

人物 | 历史人物 | 徐熥
在阴胎化质,缣素写珍禽。
差池出玄圃,凄切逐瑶琴。
凝霜时振羽,警露有馀音。
乘轩虽窃宠,终衔恩遇深。
画图呈瑞应,灵物著天休。
浮江同濯濯,呼侣各呦呦。
青莎腾或倚,丰草伏还游。
苍玄几变色,遐算踰千秋。
悲欣无定态,啼笑一时并。
粉痕欢眼注,铅水妩容生。
两犀方奋齿,双箸忽吞声。
谁云射雉乐,翻作泣鲛情。
银河低綵幔,珠箔捲针楼。
星丸弹灵鹊,云锦幕牵牛。
欢憎今夕促,泪续去年流。
何当延兔影,长将凤驾留。
兰梦方徵吉,倾城得细君。
纤看眉上月,浓爱鬓边云。
听琴猜断索,织锦辨回文。
共誇新妇好,真可配参军。
别虽无百里,情亦似三秋。
薰香虚侍寝,看月怯登楼。
心慵朝镜掩,望切晚妆留。
知君南浦泪,不独送人流。
灯光满九衢,弦筦待名姝。
羞嗔夫婿促,娇倩侍儿扶。
鬒浓耀宝饰,佩响按罗襦。
含颦疑有态,敛色看成都。
欲泣声先颤,将行步复须。
梁惊栖玳瑁,枕怯索珊瑚。
除钗劳屡唤,近帐费低呼。
情通呈脸晕,语涩静唇朱。
兰膏薰戺闼,香气郁流苏。
展转动金钏,绰约见冰肤。
使君今有妇,五马不踟蹰。
羽檄交驰急,横戈赋远征。
五更边地角,双泪汉臣缨。
夜月关山影,秋风陇水声。
何时安绝漠,归去报承明。
穷冬生朔雪,寒色满交河。
绝塞人烟少,荒城戍角多。
关山同汉月,部落半羌歌。
欲破匈奴胆,君王莫许和。
贱妾是罗敷,条桑向路隅。
捲衣伸玉腕,掩袂谢金夫。
干弱摇丝笼,枝繁罩绣襦。
蚕饥归去急,五马枉踟蹰。
宫殿伤芜没,峰峦入杳冥。
猿声经峡惨,山色近湘青。
神女魂何处,襄王梦已醒。
朝昏见云雨,犹自想精灵。
繁花生绝塞,春至几枝空。
舞杂梁园雪,飘随庾岭风。
妆台香点砌,官阁影辞丛。
少妇高楼上,含悽曲调中。
别时曾一折,羌管不堪听。
愁锁眉同翠,娇回眼共青。
征途悲雨雪,古驿望流星。
却恨飞空絮,随波化作萍。
一片关山月,悲欢望不同。
穹庐光照海,沙碛影连空。
轮满开秦镜,弦斜倚汉弓。
年年三五夜,魂断玉楼中。
秦川分两水,呜咽不能休。
饮马冰犹冻,磨刀血半流。
东西随陇坂,远近入边州。
万古声无尽,惟添征戍愁。
蹀躞横行意,悲鸣恋主身。
金鞭垂汉月,玉勒控边尘。
影绝追奔易,蹄高转战频。
不辞流汗血,未可事和亲。
铜台遗令在,玉座主恩非。
旧曲流哀管,馀香散舞衣。
穗帷空寂寞,罗绮失光辉。
日日西陵望,君王归不归。
离亭征马嘶,送子赴安西。
后会知何日,前途方鼓鼙。
天寒白草瘦,沙阔黄云低。
所惜同心远,能无心惨悽。
参禅觅野寺,凉月满空山。
行到丛林里,溪流隔几湾。
老僧拥衲坐,孤鹤闻钟还。
回首来时路,渺茫烟霭间。
胡笳声正喧,一骑向秋原。
偶尔闻乡语,因之伤旅魂。
停鞭问姓氏,掩泪叙寒暄。
未尽悲欢意,沙场日又昏。

徐熥(生卒年不详),明藏书家。字惟和,别字调侯,闽县(今福建福州)人。著名藏书家徐火勃兄。明万历十六年(1588)举人。学识渊博,不求闻达,致力于诗歌创作,其诗“俯仰古今,错综名理”。万历年间(1573~1620年),与其弟徐火勃在福州鳌峰坊建“红雨楼”、“绿玉斋”、“南损楼”以藏书、校勘图书为事。家不富却好周济,有“穷孟尝”之雅号。卒后入祀于乡贤祠。著有诗10卷、文10卷,结集为《幔亭集》,并辑明洪武至万历年间闽人诗作成《晋安风雅》,又撰有《陈金凤外传》。

中文名
徐熥
出生地
闽县(今福建福州)
民族
汉族
所处时代
明代
字号
字惟和,别字调侯
代表作品
《幔亭集》,《晋安风雅》,《陈金凤外传》
主要成就
擅长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