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

人物 | 历史人物 | 唐代著名诗僧,代表作《杳杳寒山道》
相唤采芙蓉,可怜清江里。
游戏不觉暮,屡见狂风起。
浪捧鸳鸯儿,波摇鸂鶒子。
此时居舟楫,浩荡情无已。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
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垂柳暗如烟,飞花飘似霰。
夫居离妇州,妇住思夫县。
各在天一涯,何时得相见?寄语明月楼,莫贮双飞燕。
有酒相招饮,有肉相呼吃。
黄泉前後人,少壮须努力。
玉带暂时华,金钗非久饰。
张翁与郑婆,一去无消息。
可怜好丈夫,身体极棱棱。
春秋未三十,才艺百般能。
金羁逐侠客,玉馔集良朋。
唯有一般恶,不传无尽灯。
桃花欲经夏,风月催不待。
访觅汉时人,能无一个在。
朝朝花迁落,岁岁人移改。
今日扬尘处,昔时爲大海。
我见东家女,年可有十八。
西舍竞来问,愿姻夫妻活。
烹羊煮衆命,聚头作婬杀。
含笑乐呵呵,啼哭受殃抉。
我见百十狗,个个毛鬇鬡。
卧者渠自卧,行者渠自行。
投之一块骨,相与啀喍争。
良由爲骨少,狗多分不平。
极目兮长望,白云四茫茫。
鸱鵶饱腲腇,鸾凤饥旁徨。
骏马放石碛,蹇驴能至堂。
天高不可问,鹪鵊在沧浪。
洛阳多女儿,春日逞华丽。
共折路边花,各持插高髻。
髻高花匼匝,人见皆睥睨。
别求醦醦怜,将归见夫壻。
春女衒容仪,相将南陌陲。
看花愁日晚,隐树怕风吹。
年少徒傍来,白马黄金羁。
何须久相弄,儿家夫壻知。
若人逢鬼魅,第一莫惊懅。
捺硬莫采渠,呼名自当去。
烧香请佛力,礼拜求僧助。
蚊子叮铁牛,无渠下觜处。
浩浩黄河水,东流长不息。
悠悠不见清,人人寿有极。
苟欲乘白云,曷由生羽翼。
唯当鬒发时,行住须努力。
山中何太冷,自古非今年。
沓嶂恒凝雪,幽林每吐烟。
草生芒种後,叶落立秋前。
此有沈迷客,窥窥不见天。
山客心悄悄,常嗟岁序迁。
辛勤采芝术,搜斥讵成仙。
庭廓云初卷,林明月正圆。
不归何所爲,桂树相留连。
有人兮山楹,云卷兮霞缨。
秉芳兮欲寄,路漫漫兮难征。
心惆怅兮狐疑,年老已无成。
衆喔咿斯,蹇独立兮忠贞。
猪吃死人肉,人吃死猪肠。
猪不嫌人臭,人反道猪香。
猪死抛水内,人死掘土藏。
彼此莫相噉,莲花生沸汤。
快哉混沌身,不饭复不尿。
遭得谁钻凿,因兹立九窍。
朝朝爲衣食,岁岁愁租调。
千个争一钱,聚头亡命叫。
啼哭缘何事,泪如珠子颗。
应当有别离,复是遭丧祸。
所爲在贫穷,未能了因果。
塚间瞻死屍,六道不干我。
不行真正道,随邪号行婆。
口慙神佛少,心怀嫉妒多。
背後噇鱼肉,人前念佛陀。
如此修身处,难应避奈何。

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寓居浙东天台山,唐代著名诗僧。

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 寒岩 ,自号“寒山”。常至天台国清寺,与寺僧 丰干 、 拾得 为友,将寺院残余饭菜倒进竹筒,背回寒石山维持生活。寒山经常在山林间题诗作偈,其诗通俗,表现山林逸趣与佛教出世思想,蕴含人生哲理,讥讽时态,同情贫民。后人辑成《 寒山子诗集 》3卷,《全唐诗》存诗312首。寒山作为中国唐代少有的几位白话诗人之一,二十世纪以来一直受到日本学者的推崇。元代传入朝鲜、日本,后译成日、英、法文。自1905年(明治三十八年)起,寒山诗就在日本一版再版,并且有十多位学者对其诗作了大量研究、注释及翻译工作。

后出家,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

中文名
寒山
职业
唐代白话诗人、大士
性别
出生地
长安(今陕西西安)
民族
汉族
所处时代
唐代
代表作品
《杳杳寒山道》
隐居地
浙东天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