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

人物 | 历史人物 | 唐代文学家,代表作《陋室铭》
秋水清无力,寒山暮多思。
官闲不计程,徧上南朝寺。
师在白云乡,名登善法堂。
十方传句偈,八部会坛场。
飞锡无定所,宝书留旧房。
唯应衔果鴈,相送至衡阳。
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
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
师逢吴兴守,相伴住禅扃。
春雨同栽树,秋灯对讲经。
庐山曾结社,桂水远扬舲。
话旧还惆怅,天南望柳星。
年方伯玉早,恨比四愁多。
会待休车骑,相随出罻罗。
看画长廊遍,寻僧一径幽。
小池兼鹤净,古木带蝉秋。
客至茶烟起,禽归讲席收。
浮杯明日去,相望水悠悠。
紫陌夜来雨,南山朝下看。
戟枝迎日动,阁影助松寒。
瑞气转绡縠,游光泛波澜。
御沟新柳色,处处拂归鞍。
禅思何妨在玉琴,真僧不见听时心。
秋堂境寂夜方半,云去苍梧湘水深。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日晚长秋帘外报,望陵歌舞在明朝。
添炉欲爇熏衣麝,忆得分时不忍烧。
仙院御沟东,今来事不同。
门开青草日,楼闭绿杨风。
将犬昇天路,披云赴月宫。
武皇曾驻跸,亲问主人翁。
日映西陵松柏枝,下台相顾一相思。
朝来乐府长歌曲,唱着君王自作词。
轩皇传上略,蜀相运神机。
水落龙蛇出,沙平鹅鹳飞。
波涛无动势,鳞介避余威。
会有知兵者,临流指是非。
迎得春光先到来,浅黄轻绿映楼台。
只缘嫋娜多情思,更被春风长倩猜。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翛然是玉京。
巫峡巫山杨柳多,朝云暮雨远相和。
因想阳台无限事,爲君回唱竹枝歌。
长安铜雀鸣,秋稼与云平。
玉烛调寒暑,金风报顺成。
川原呈上瑞,恩泽赐闲行。
欲反重城掩,犹闻歌吹声。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 河南洛阳 ,生于河南郑州 荥阳 ,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 刘胜 (一说是匈奴后裔)。 唐朝 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贞元九年进士及第,释褐太子校书,迁淮南记室参军,进入 节度使 杜佑幕府,深得信任器重。杜佑入朝为相,迁 监察御史 。贞元末年加入以太子侍读 王叔文 为首的“二王八司马”政治集团。唐顺宗即位后,实践“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宦海沉浮,屡遭贬谪。

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 柳宗元 并称“刘柳”,与 韦应物 、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留下《 陋室铭 》《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著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集》。

会昌二年,迁 太子宾客 ,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追赠 户部尚书 ,葬于荥阳。

中文名
刘禹锡
别名
刘宾客、刘中山
国籍
中国
性别
出生地
河南郑州荥阳
出生日期
772年
去世日期
842年
民族
汉族
所处时代
唐朝
字号
诗豪字梦得
主要成就
永贞革新
封赠
户部尚书
主要作品
《刘梦得文集》《刘宾客文集》
官职
同州刺史 太子宾客 秘书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