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

人物 | 金末至蒙古国文学家,代表作《遗山集》
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
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
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切切秋虫万古情,灯前山鬼泪纵横。
鉴湖春好无人赋,夹岸桃花锦浪生。
谢客风容映古今,发源谁似柳州深?朱弦一拂遗音在,却是当年寂寞心。
杏花墙外一枝横,半面宫妆出晓晴。
看尽春风不回首,宝儿元自太憨生。
袅袅纤条映酒船,绿娇红小不胜怜。
长年自笑情缘在,犹要春风慰眼前。
瘦马长途懒著鞭,客怀牢落五更天。
几时不属鸡声管,睡彻东窗日影偏。
村静鸟声乐,山低雁影遥。
野阴时滉朗,冷雨只飘萧。
涉远心先倦,冲寒酒易消。
红尘忘南北,渺渺见长桥。
水涸沙仍湿,霜馀草更幽。
烟光藏落景,山骨露清秋。
坐食知何益,行吟只自愁。
随阳见鸿雁,三叹惜淹留。
八月并州雁,清汾照旅群。
一声惊晚笛,数点入秋云。
灭没楼中见,哀劳枕畔闻。
南来还北去,无计得随君。
地僻人烟断,山深鸟语哗。
清溪鸣石齿,暖日长藤芽。
绿映高低树,红迷远近花。
林间见鸡犬,直拟是仙家。
汉宫曾动伯鸾歌,事去英雄可奈何。
但见觚棱上金爵,岂知荆棘卧铜驼。
神仙不到秋风客,富贵空悲春梦婆。
行过卢沟重回首,凤城平日五云多。
弓刀十驿岳莲州,渭水秦山得意秋。
王粲从军正年少,庾郎入幕更风流。
寒乡况味真鸡肋,清镜功名属虎头。
寄谢溪风亭上月,老夫乘兴欲西游。
琼压为浆作卮,使君真是吏民师。
碧桃仙酎饮乡期。
五马旌□浮喜色,南溪风月要新诗。
缓趋□□及瑶池。
芳草垂杨长乐坡。
两行红粉一声歌。
淋漓襟袖酒痕多。
梦里翠翘惊堕枕,愁边罗袜见凌波。
春寒春瘦夜如何。
梦里还惊岁月遒。
鲤鱼风退不胜秋。
人生虽异水同流。
酒力有神工驻景,丹房无药可烧愁。
陶陶兀兀老时休。
梦绕桃源寂寞回。
春残滋味似秋情。
多情翻恨酒为媒。
数点雨声风约住,一帘花影月移来。
小阑幽径独徘徊。
秋气尖寒酒易消。
秋怀元酒更无聊。
夕阳人影卧平桥。
菊就雨前都烂熳,柳丛霜罢便萧条。
夜来风色似今朝。
百折清泉绕舍鸣。
隔年杨柳绿阴成。
藕花多处一舟轻。
行处自由皆乐事,得来无用是虚名。
等闲荣辱不须惊。
芍药初开百步香,小阑幽径隔长廊。
好花都属富家郎。
此乐莫教儿辈觉,老夫聊发少年狂。
高烧银烛照红妆。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 秀容 (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元好问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 金宣宗 兴定 五年(1221年),元好问 进士及第 。正大元年(1224年),又以宏词科登第后,授权国史院 编修 ,官至 知制诰 。金朝灭亡后,元好问被囚数年。晚年重回故乡,隐居不仕,于家中潜心著述。

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 中州集 》。

元宪宗七年(1257年),元好问逝世,年六十八。

中文名
元好问
别名
元才子、遗山先生
国籍
中国
性别
出生地
太原秀容
出生日期
1190年8月10日
去世日期
1257年10月12日
民族
汉族(鲜卑后裔)
所处时代
金朝→大蒙古国
主要成就
宋金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被尊为“北方文雄”
字号
字裕之、号遗山
主要作品
《遗山集》《中州集》《续夷坚志》等
官职
知制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