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

人物 | 金末至蒙古国文学家,代表作《遗山集》
洛阳城阙变灰烟,暮虢朝虞只眼前。
为向杏梁双燕道,营巢何处过明年?。
醇和旁近洞房环,碧瓦参差竹树閒。
批奏内人轮上直,去年名姓在窗间。
天上三郎玉不如,手中白羽趁花奴。
御屏零落宣和笔,留得华清按乐图。
诗仙诗鬼不谩欺,时事先教梦里知。
禁苑又经人物散,荒凉台榭水流迟。
金缕歌词金曲卮,百年人事鬓成丝。
重来未必春风在,更为梨花住少时。
杨柳随风散绿丝,桃花临水弄妍姿。
无端种下青青竹,恰到湘君泪尽时。
琵琶心事曲中论,曾笑明妃负汉恩。
明日天山山下路,不须回首望都门。
炉薰浥浥带轻阴,翠竹高梧水殿深。
去去旃车雪三尺,画罗休缕麝香金。
苦才多思是春风,偏近骚人怅望中。
啼尽杜鹃枝上血,海棠明日更应红。
暖日晴云锦树新,风吹雨打旋成尘。
宫园深闭无人到,自在流莺哭暮春。
暮云楼阁古今情,地老天荒恨未平。
白发累臣几人在,就中愁杀庾兰成。
天上材官老不材,从教兀兀走尘埃。
梦中望拜通明殿,曾见金书两字来。
六朝琼树掌中春,回首胡妆一面新。
生羡石家金谷里,千年独有坠楼人。
燕语莺啼百啭新,长廊寂寂不逢人。
东君去作谁家客?花柳无情各自春。
石绿香煤浅淡间,多情长带楚梅酸。
小诗拟写春愁样,忆著分明下笔难。
春闺斜月晓闻莺,信马都门半醉醒。
官柳青青莫回首,短长亭是断肠亭。
宝镜煌煌照九州,埋藏曾及见诸刘。
酆城今日无雷焕,紫气谁当辨斗牛。
杏园红过雪披离,杨柳无风绿线齐。
寒食人家在原野,乳鸦墙外尽情啼。
儿时曾过济南城,暗算存亡只自惊。
四十二年弹指过,却疑行处是前生。
吴儿洲渚似神仙,罨画溪光碧玉泉。
别有洞天君不见,鹊山寒食泰和年。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 秀容 (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元好问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 金宣宗 兴定 五年(1221年),元好问 进士及第 。正大元年(1224年),又以宏词科登第后,授权国史院 编修 ,官至 知制诰 。金朝灭亡后,元好问被囚数年。晚年重回故乡,隐居不仕,于家中潜心著述。

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 中州集 》。

元宪宗七年(1257年),元好问逝世,年六十八。

中文名
元好问
别名
元才子、遗山先生
国籍
中国
性别
出生地
太原秀容
出生日期
1190年8月10日
去世日期
1257年10月12日
民族
汉族(鲜卑后裔)
所处时代
金朝→大蒙古国
主要成就
宋金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被尊为“北方文雄”
字号
字裕之、号遗山
主要作品
《遗山集》《中州集》《续夷坚志》等
官职
知制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