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凉意便好,秋高诗欲长。
菊花为时出,见之辄神往。
岛人亦好事,辟地据高爽。
敛钱乃纵览,妇稚杂扰攘。
连棚往复还,种色竞题榜。
轻寒媚海日,千本各俯仰。
就中半束缚,佳卉失倜傥。
谁令尔生兹,逸士堕尘网。
来归伴萧斋,吾不汝抑枉。
离宫峙赤阪,国主开秋会。
殿香黄花前,池明丹枫外。
群胡掉臂来,牛酒肆啖嘬。
先生独微叹,霜英谁解秽。
横滨有名园,林谷颇映带。
花时不辞客,异种亦不卖。
川和尝一往,其盛又数倍。
中途遇雷雨,当垆笑我辈。
不如坐寒斋,一月可相对。
从渠各烂漫,妍丑置弗怪。
虽然不解饮,旷怀天所醉。
人生何者难,难在同臭味。
使我重怀人,斜街来梦寐。
郑孝胥[清]的其他诗词

郑孝胥(1860-1938),中国近代政治人物、诗人、书法家。 福建 省闽侯人。

1882年清光绪八年举人,曾历任广西边防大臣, 安徽 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辛亥革命后以遗老自居。1913年筹办读经会。1923年奉溥仪之命入北京,次年受任总理内务府大臣。1924年北京政变后,协助溥仪出逃。1925年后,负责溥仪的总务处及对外事宜。1928年赴日本,筹划溥仪复辟活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负责起草伪满洲国国歌与建国宣言。1932年任伪满洲国总理大臣兼文教总长。1934年溥仪称帝后,任国务总理大臣。郑孝胥后来因为反对日本方面对满洲国的压制,而于1935年5月21日失势;1936年后继续为日本侵略者效力。

1938年于长春过世,传言是被毒杀。郑孝胥死于1938年,散原老人是“七七事变”后,拒绝服药、进食,在忧愤之中过世的。

中文名
郑孝胥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福建闽侯
出生日期
1860年5月2日
去世日期
1938年
民族
汉族
信仰
神道教
职位
政治人物 著名书法家
主要成就
诗坛“同光体”倡导者之一
代表作品
《海藏楼诗集》
重要事件
唆使溥仪投靠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