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玉

人物 | 历史人物 | 李伯玉

李伯玉简介

[公元?年至一二七四年]初名诚,以犯理宗潜讳改,字纯甫,号斛峰, 饶州 余干 县万年乡九芝(今江西万年县青云镇史桥)人。生年不详约卒于 宋度宗 咸淳末端平二年,(公元一二三五年)及进士第二,授观察推官,兼庄文府教授。迁太举博士,召试职馆,毁辱贵戚大臣,直声暴起。度宗时,权礼部侍郎,升兼同修国史实录院。贾似道曾集各官议事,忽厉声道:“诸君非似道提拔,安得至此!”独伯玉答道:“平章若不提拔,伯玉也能至此。”卒因此罢归,不久擢权礼部尚书。度宗欲用他参与大政,旋得疾卒。伯玉所著,有《斛峰集》十卷,已佚。《宋史》卷四二四有传。

宋史李伯玉传

李伯玉,字纯甫,饶州余干人。端平二年,进士第二。初名诚,以犯理宗潜讳更今名。授观察推官、太学正兼庄文府教授、太学博士。召试馆职,历诋贵戚大臣,直声暴起。改校书郎,奏言:「台评迎合上意,论罢尤焴、杨栋、卢钺三人,忠邪不辨,乞同罢。」帝不允。监察御史陈垓连劾罢之。

奉云台祠,差知南康军,迁著作佐郎兼沂靖惠王府教授,兼考功郎官,兼尚书右司员外郎。引故事弹台臣萧隶来,迁著作郎。帝怒,降两官罢叙。复知邵武军,改湖北提点刑狱,移福建,迁尚右郎官。侍御史何梦然论伯玉乃吴潜之死党,奉祀,迁福建提举常平、淮西转运判官。召赴经筵,迁考功郎兼太子侍读,拜太府少卿、秘书少监、起居郎、工部侍郎。

度宗即位,兼侍讲,权礼部侍郎,升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贾似道尝集百官议事,忽厉声曰:「诸君非似道拔擢,安得至此!」众默然莫敢应者,伯玉答曰:「伯玉殿试第二名,平章不拔擢,伯玉地步亦可以至此。」似道虽改容而有怒色。既退,即治归。以显文阁待制知隆兴府,右正言黄万石论罢。召入觐,擢权礼部尚书兼侍读。似道益专国柄,帝以伯玉旧学,进之卧内,相对泣下,欲用以参大政,似道益忌之,而伯玉寻病卒。

伯玉尝请罢童子科,以为非所以成人材,厚风俗。赵汝腾尝荐八士,各有品目,于伯玉曰「铜山铁壁」。立朝风节,大较似之。所著有《斛峰集》。

典故

成语" 铜山铁壁 "就出自于《宋史·李伯玉传》》:“赵汝腾尝荐八士,各有品目,于伯玉曰:‘铜山铁壁。’立朝风节,大较似之。”,形容坚固的防御物,比喻可信赖的坚强人物。

中文名
李伯玉
别名
名诚
国籍
中国
职业
文学,文学家
出生地
余干
去世日期
1274年
籍贯
江西
民族
代表作品
《斛峰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