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娘

人物 | 历史人物 | 南宋女词人

张玉娘简介

张玉娘(1250 ~1277),字若琼,自号一贞居士,处州松阳(今浙江松阳)人。南宋女词人。

出身仕宦世家。自幼聪慧异常,工女红,好读书,过目成诵。擅诗词,时人以汉班昭比之。及筓,由父母作主,与沈佺订婚约。后沈氏家道中落,张父悔婚,然玉娘发誓终身与沈佺相爱。 咸淳 七年(1271年),沈佺随父游京师赴试,中榜眼,不幸染病病卒。张玉娘哀惋不止,终日忧郁不乐,竟至“帐底暗流 清血 ”。景炎二年(1277年)元宵夜,玉娘梦沈驾车相迎,醒后悲痛欲绝,叹曰:“郎舍我乎?”遂病,半月未逾,不食而殒。

她自幼饱学,敏慧绝伦,诗词尤得风人体。与 李清照 、朱淑真、 吴淑姬 并称“宋代四大女词人”。

人物生平

张玉娘自幼喜好文墨,尤其擅长诗词,当时人曾经将她比作东汉 曹大家 ( 班昭 )。她著有《 兰雪集 》两卷,留存诗词100余首,其中词只有16首,有人称之为 李清照 《漱玉集》后第一词集。她与李清照、 朱淑贞 、吴淑姬并称“宋代四大女词人”。

张玉娘生于宋 淳祐 十年(公元1250年),卒于南宋景炎元年(公元1277年),仅活到27周岁。她出生在书香门第的官员家庭,祖辈都是做官,曾祖父是淳熙八年进士,祖父做过登士郎。父亲曾任过提举官。她自幼饱学,敏慧绝伦,诗词尤得风人体。时以班昭比之。然她才丰而运蹇,未尽其才,将婚而逝,事追“梁祝”,一生充满了痛苦与坎坷。  

松阳“梁祝”

张玉娘十五岁,与她同庚的书生沈佺订婚。沈佺是宋徽宗时状元 沈晦 的七世孙。沈、张两家有中表之亲,自小青梅竹马。订婚后,两个情投意合,互赠诗物。玉娘曾亲手做了一个香囊,并绣上一首《紫香囊》诗送给沈佺。诗云:

珍重天孙剪紫霞,沉香羞认旧繁华。纫兰独抱灵均操,不带春风儿女花。

张玉娘 后因沈家日趋贫落,沈佺又无意功名,玉娘的父亲有了悔婚之意,张玉娘竭力反对,写下《双燕离》诗:

白杨花发春正美,黄鹄帘低垂。燕子双去复双来,将雏成旧垒。

秋风忽夜起,相呼 渡江 水。风高江浪危,拆散东西飞。

红径紫陌芳情断,朱户琼窗侣梦违。憔悴卫佳人,年年愁独归。

玉娘父母迫于无奈,写信给沈家:“欲为佳婿,必待乘龙。”沈佺不得不与玉娘别离,随父赴京应试。玉娘不仅以私房钱资助沈佺,还赠诗表达自己的别离之情,《古别离》云:

把酒上河梁,送君灞陵道。去去不复返,古道生秋草。

迢递山河长,缥缈音书杳。愁结雨冥冥,情深天浩浩。

人云松菊荒,不言桃李好。淡泊罗衣裳,容颜萎枯槁。

不见镜中人,愁向镜中老。

别后,玉娘更是思念沈郎,饱受相思的凄苦。诗《 山之高 》三章云:

山之高,月出小。月之小,何皎皎!我有所思在远道。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

采苦采苦,于山之南。忡忡忧心,其何以堪。

汝心金石坚,我操冰雪洁。拟结百岁盟,忽成一朝别。朝云暮雨心来去,千里相思共明月。

又填了一阕词曰:

何时,星前月下,重将清冷,细与温存。蓟燕秋劲,沈郎应未整归鞍。

数新鸿、欲传佳信;搁兔毫、难写悲酸。到黄昏、败荷疏雨,几度销魂。

沈佺 是个丰神翩翩、才思俊逸的士子,只有22岁,在京城顺利通过经、论、策三场考试进入殿试,高中榜眼,金榜题名。他的才思在京城一时传为佳话。据说,在面试时,主考官问得沈佺是松阳人士,恰好这位主考到过松阳,于是考官拿 松阳 的地名出了上联让沈佺对对子,上联是:“筏铺铺筏下横堰”。才思敏捷的沈佺很快就对出下联:“水车车水上寮山”。对句工整完美,上联的“横堰”是地名,沈佺对的“寮山”也是地名,且都在松阳。立时,众皆惊叹。考官又出了许多题,沈佺均对答如流,不落凡俗,一鸣惊人,称奇才。沈才子之名由是京城尽知。 然而,天不佑人,他不幸病逝。 当玉张娘得知沈佺是“积思于悒所致”,即寄书于沈佺,称“妾不偶于君,愿死以同穴也!”沈佺看信后感动不已,强撑起奄奄病体,回赠玉娘五律一首:

隔水度仙妃,清绝雪争飞。娇花羞素质,秋月见寒辉。

高情春不染,心镜尘难依。何当饮云液,共跨双鸾归。

沈佺知道自己已不治,只期待玉娘“共跨双鸾归”,在阴间相聚。此时沈佺还在赶回松阳见玉娘的路上。1271年农历12月25日丑时,沈佺去世了,给玉娘带来无限的悲痛和无尽的思念。《哭 沈生 》云:

中路怜长别,无因复见闻。愿将今日意,化作阳台云。

仙郎久未归,一归笑春风。中途成永绝,翠袖染啼红。

怅恨生死别,梦魂还再逢。宝镜照秋水,照此一寸衷。

素情无所著,怨逐双飞鸿。

张玉娘 此后,玉娘终日泪湿衫袖,父母心疼女儿,想为她另择佳婿,张玉娘悲伤地说:“妾所未亡者,为有二亲耳。”玉娘拒绝再婚,为沈佺守节,恹恹独守空楼,度过五年悲痛的日子。又一年的元宵节来临,玉娘面对青灯,恍惚间见沈公子出现,对玉娘说希望您不要背弃盟约。语毕,人不见。玉娘悲痛欲绝,喃喃说道:“沈郎为何离我而去?”半月后,一代才女受尽了相思的煎熬,终绝食而死。

张玉娘的父母为女儿矢志忠贞的感情所感动,征得沈家同意,将玉娘与沈佺合葬于西郊枫林之地。月余,与她朝夕相处的侍女霜娥因悲痛“忧死”,另一名侍女紫娥也不愿独活,“自颈而殒”,玉娘生前畜养的鹦鹉也“悲鸣而降”。张家便把这“闺房三清”(即霜娥、紫娥和鹦鹉)陪葬在沈佺、玉娘的墓左右,这便是松阳有名的“ 鹦鹉冢 ”。  

张玉娘不仅生前不幸,为殉情而死,而且死后也是不幸的。她虽“情独钟于一人,而义足风于千载。”却鲜为人知;所著的《兰雪集》两卷,也长期默默无闻。“历三百年后显于世。”直到明代成化、弘治年间,邑人王昭为之作传表彰,她的事迹才始显于世。清代顺治间,著名剧作家 孟称舜 任松阳教谕时,为其事迹所感动,为其诗词所折服。于是发动乡绅为张玉娘修墓扩祠,刊印《兰雪集》,并为她创作了著名的35折传奇剧本《张玉娘闺房三清鹦鹉墓贞文记》。从此,玉娘的事迹和作品才得以流传。但因印数不多,流传不广,知者甚少。一颗璀璨的明珠差点被埋没在 历史的尘埃 之中。

主要作品

《兰雪集》共有诗117首,词16阕,作品虽然不多,但很有艺术成就。她的诗体裁多样,有绝、律、四言、六言等,且长于古风。题材和风格也迥然相异,既有 清丽 凄婉 、感人至深的爱情悲唱,又有气势磅礴、壮怀激烈的爱国咏叹。《山之高》、《拜新月》、《卜归》、《古离别》、《川上女》、《玉蝴蝶·离情》等诗词寄托着思念、忠贞、哀愁。更可贵的是,玉娘虽身在闺中,但心驰千里。关心战乱时代国家和百姓的命运,写下了“凯歌乐府”四首,《塞上曲》、《王将军墓》、《咏史·谢东山》、《塞下曲》、《从军行》等慷慨激昂的诗篇,悲壮豪迈,全无闺中女子娇弱的气质,充分表达了张玉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难怪朱古微刻《 疆村丛书 》时,还以为她是一个男子,竟不知她是巾帼词人呢。

人物评价

历代的有识之士很看重张玉娘的诗词和为人:

张玉娘 早在元代,当时最负盛名的学者、诗人 虞集 读到《山之高》三章赞曰:“有三百篇(《诗经》)之风,虽《卷耳》、《 虫草 》不能过也!”读到“我操冰雪洁”句时赞:“真 贞女 也,才女也!”当读到《暮春夜思》末句“此景谁相问,飞萤入绣床”时,拍案道:“此岂妇人所及!”

现代著名词学家 唐圭璋 教授在三十年代所写的《宋代女词人张玉娘——“鹦鹉冢”故事的来源》中写道:“谁也知道,宋代女词人,有李易安(李清照)、朱淑真、 魏夫人 ( 魏玩 )、 吴淑姬 这一班人。可是很少人知道,宋代还有一位女词人张玉娘,足以和她们分庭抗礼呢!……她短促的身世,比李易安、 朱淑真 更为悲惨。李易安是悼念伉俪,朱淑真是哀伤所遇,而她则是有情人不能成眷属,含恨千古。……她这种贞孝的大节,不独超过寻常百姓,便是李易安、朱淑真也还逊一筹呢!”他大声疾呼:“一般文学史家,应该留出一点篇幅,叙述这已经隐埋了六百多年的女作家。”

现代词学家 谭正璧 在其编著的《 中国女性文学史 》中写道:“宋代女词人以地位著名的,有魏夫人(魏玩)和 孙夫人 。以作品、著作著名的,有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张玉娘,被称为四大词家”。

陶秋英教授在她的《中国妇女与文学》一书中有言:“玉娘的诗,绝少闺阁气,她最擅长于古风,简直没有一首不显露一幅好图画呢!而女子长于古风,也是一个特点。……她的词也很好,虽不十分多,差不多首首都好。”

现代戏曲史家 赵景深 教授称张玉娘故事为“一出希腊式的大悲剧”。

《兰雪集》

诗集

川上女

川上女,行踽踽。翠鬓湿轻云,冰饥清溽暑。霞裾琼佩动春风,兰操苹心常似缕。却恨征途轻薄儿,笑隔山花间妾期。妾情清澈川中水,朝暮风波无改时。

古别离

张玉娘雕像 把酒上河梁,送君灞陵道。去去不复返,古道生秋草。迢递山河长,缥缈音书杳,

愁结雨冥冥,情深天浩浩。人云松菊荒,不言桃李好。澹泊罗衣裳,容颜萎枯槁。

不见镜中人,愁向镜中老。

结袜子

闺中女儿兰蕙性,寒冰清澈秋霜[狄本作露]莹。感君恩重不胜情,容光自抱悲明镜。

拜新月二章

拜新月,拜月顾月圆。新月有圆时,人别何时见。

拜新月,拜月下庭除。欲祝心间事,未语先惨凄。

白雪曲

帘白明窗雪,风急寒威冽。欲起理冰弦,如疑指尖折。

霜帏眠不稳,愁重肠千结。闲看腊梅梢,埋没清尘绝。

捣衣曲

入夜坫声满四隣,一天霜月秋云轻。自怜岁岁衣裁就,欲寄无因到远人。

明月引

明月度天飞,团团散清晖。中有后羿妻。窃药化蟾蜍。

碧海心如梦,澹澹生寒虚。关山一夜愁多少,照影令人添惨凄。

双燕离

白杨花发春正美,黄鹄帘垂低。燕子双去复双来,将雏成旧垒。

秋风忽夜起,相呼度江水。风高江浪危,拆散东西飞。

红径紫陌芳情断,朱户琼窗旋梦违。憔悴卫佳人,年年愁独归。

采莲曲

女儿采莲拽画船,船拽水动波摇天。春风笑隔荷花面,面对荷花更可怜。

楚调曲

班婕妤[和王摩诘韵二章]

一自怜捐弃,香迹玉阶疎。闻道西宫路,近亦绝鸾舆。

翠箔 玉蟾 窥,天街仙籁绝。抱恨坐夜长,银釭半明灭。

【凯歌 乐辞 】

塞下曲[横吹曲辞]

寒入关榆霜满天,铁衣马上枕戈眠。

愁生画角乡心破,月度深闺旧梦牵。

愁绝惊闻边骑报,匈奴已牧 陇西 还。

塞上曲[横吹曲辞]

为国劳戎事,迢迢出玉关。虎帐春风远,凯甲清霜寒。

落雁行银箭,开弓响铁环。三更豪鼓角,频催乡梦残。

勒兵严铁骑,破卤燕然山。宵传前路捷,游马斩楼兰。

归书语孀妇,一宵私昵难。

从军行

二十遴骁勇,从军事北荒。流星飞玉弹,宝剑落秋霜。

书角吹杨柳,金山险马当。长驱空朔漠,驰捷报明王。

幽州胡马客

幽州胡马客,莲剑寒锋清。笑看华海静,怒振河山倾。

金鞍试风雪,千里一宵征。韔底揪羽箭,弯弓新月明。

仰天坠雕鹄,回首贯长鲸。慷慨激忠烈,许国一身轻。

愿系匈奴颈,狼烟夜不惊。

(以上凯歌乐府,俱闲中效而不成者。丈夫则以忠勇自期,媍人则以贞洁自许,妾深有意焉。)

【山之高三章】

山之高,月出小。月之小,何皎皎。我有所思在远道,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

采苦采苦,于山之南。忡忡忧心,其何以堪。

汝心金石坚,我操冰雪洁。拟结百岁盟,忽成一朝别。朝云暮雨心去来,千里相思共明月。

王将军墓

(宋王将军名远宜,松阳人。宋亡,与元兵战于望松岭,死之,遂葬于此。)

岭上松如旗,扶疎铁石姿。下有烈士魂,上有青菟丝。

烈士节不改,青松色愈滋。欲识[一本作试]烈士心,请看青松枝。

鸣雁二章

鸣雁征征,白露既零。猗嗟清兮,怀清春冰。

鸣雁嗥嗥,凉风飘飖。猗嗟娈[一本作寒]兮,怀彼春宵。

瑶琴怨

凉蟾吹浪罗衫湿,贪看无眠冬延立。欲将高调寄瑶琴,一声弦断霜风急。

凤胶难煮令人伤,茫然背向西窗泣。寒机欲把相思织,织又不成心愈戚。

掩咏含羞下阶看,仰见牛女隔河汉。天河虽隔牛女情,一年一度能相见。

独此弦断无续期,梧桐叶上不胜悲。抱琴晓对菱花镜,重恨风从手上吹。

秋江辞

烟迷 浦口 人迹稀,老松瘦竹横斜晖。舟人鲙切蓴羹美,竹叶香清蟹正肥。

醉眠篷底呼不醒,一任春风吹鬓影。起来霜月白满天,淅沥蒹葭凉夜静。

春晓谣

到枕一声莺,晓窗生虚白。烟柳影参差,蔷薇红半拆。

乘风双蛱蝶,欲入珠帘隔。独向花下吟,翠篠剌罗襟。

徘徊吟不就,婢子整瑶琴。抚弦不堪弹,调别无好音。

一弦肠一断,断尽几回心。

牧童谣

朝驱牛,出竹扉,平野春深草正肥。暮驱牛,下短陂,谷口烟斜山雨微。

饱采黄精归不饭,倒骑黄犊笛横吹。

【幽居四景】

山色

远山翠木[不]减,满庭摇空青。坐对太古色,终日有余情。

水光

渺渺涵秋色,澄澄生晓烟。四山潦初歇,寒玉一溪完。

窗月

山月流素煇,小窗绝嚣响。四壁寂无声,合座生灵爽。

蛩音

落木旧山寺,霜清叶扫风。已无鸡犬声,虚殿鸣秋蛩。

龙鳞石

古石横青壁,苍蛟松下蟠。日斜山气湿,瘦甲动余寒。

梅花

潇洒石池边,清标出自然。东风零乱后,蜕甲玉蜿蜒。

题书小景

山合云初尽,溪阴下夕阳。贪看无限好,柳底坐秋光。

竹亭纳凉

独坐幽篁阴,停绣更鸣琴。叶齐林影密,惟有清风心。

西楼晚眺

向晚登高楼,帘闲楼上头。白烟凝野水,望断使人愁。

哭沈生

中路怜长别,无因复见闻。愿将今日意,化作阳台云。

夜鹭

白鹭宿秋陂,夜寒如堕雪。久立不飞去,月明霜气冽。

闲坐口谣

独坐看花枝,无言双泪垂。痴婢不知意,问我心恨谁。

秋夜长

秋风生夜凉,风凉秋夜长。贪看山月白,清露温衣裳。

听琴

竹外结枯桐,琅琅生松风。听来还自惜,坐对独花红。

华清宫

柳暗春风远,花飞香梦残。夜深明月度,寂寞玉雕阑。

长信宫

珠箔疎流月,萤归定绣裳。宫西灯火合,歌吹起昭阳。

春晓

夜雨连阶碧草,东风满院飞花。湘竹帘凝晓色,石楠树散栖鸦。

春残

帘外落花万点,枝头啼鸟一声。唤转枕边春梦,倚阑终日凝情。

幽居漫赋

细雨吹凉入户,闲花扶影移阶。愁人紫燕相语,古道清风去来。

咏杨柳

袅袅斜笼寒雨,年年萦乱愁肠。相对不堪憔悴,画眉羞斗纤长。

闲谣

兰径香薰幽佩,竹风凉度疎帘。情长锦瑟弦断,绣倦金缄倒拈。

春思

玉勒雕鞍燕北春,闲愁空自惜 芳尘 。杨花入户还飞去,应笑虚帏翠被新。

昼寝

南窗无事倦春妍,绣罢沉香火底眠。清梦却同飞絮杳,悮随双蝶度秋千。

端午

晓糁蒲玉泛琼浆,臂结红丝暗自伤。莫漫相逢宜楚节,独怜清梦隔潇湘。

秋思

秋入银床老井梧,能言鹦鹉日相呼。兰闺半月闲针缐,学得崔徽一镜图。

春晓和徐氏润然作

梦回隔竹漏声残,春起移灯看牡丹。无力东风暗吹烛,独披清露倚雕阑。

【香闺十咏】

桃花扇

浓花妆点一枝春,影拂潇湘月半轮。歌彻霓裳风力软,钗横鬓乱晓寒新。

鲛绡帨

半幅生绡雪色寒,鲛人相赠比琅玕。华清浴罢恩波媚,南浦伤时涙雨斑。

鹊尾炉

汉宫早送瑶池信,荀令堂前夜气浮。凭仗花间拜新月,重添新篆炷春愁。

扶玉椅

绣罢南窗睡思催,花生银海玉山颓。东风斜倚娇无力,梦入湘江隔楚台。

凌波袜

天孙夜半剪云罗,翠幄春分巧思多。一束金莲微印月,香尘不动步凌波。

梅花枕

玉肤冰骨独英英,绣向珊瑚照睡屏。疑有暗香生纸帐,罗浮梦断晓魂惊。

紫香囊

珍重天孙剪紫霞,沉香羞认旧繁华。纫兰独抱灵均操,不带春风儿女花。

玉压衾

匠出昆山一片珍,白虹气爽晚凉新。鸳鸯不作湘波梦,幽独还嫌锦绣裀。

青鸾镜

云奁初展晓光寒,幽思重重独舞鸾。自是伤秋怜瘦影,不惭彩笔写春山。

凤头钗

金蹙钗头双凤凰,晓来巧拂鬓云光。自怜不带 萧郎 思,独对菱花学淡妆。

【题画】

伯牙

山家茆屋隔寒林,独抱枯桐觅旧吟。门掩无人飞蛱蝶,白云垂地结晴阴。

蔡确

楚水吴山作胜游,竹状石枕写离愁。晚烟何处吹渔笛,独忆琵琶怨碧秋。

苏子

天白山高月满川,芦花风漾木兰船。倚[狄本作依]舷一曲鸣鸣调,惊起潜蛟夜不眠。

子猷

日暮天寒白雪频,扁舟夜半未归人。想因不尽山阴兴,留向丹青入梦清。

渔舟

秋水秋空一样明,柳阴不繋小舟轻。玉堂金马非吾梦,月色芦花同醉醒。

海棠宿鸟

幽禽底事倦春芳,相与栖迟宿野棠。风揽一枝香梦醒,四天烟景夜茫茫。

【咏史】

谢东山

风卷胡沙动地尘,蔷薇深洞蔼余春。棋终偶折登山屐,方信风【蟹】流社稷臣。

绿珠

珠易佳人胜阿娇,香尘微步独怜腰。危楼花落繁华尽,总付春风舞柳条。

蒨桃

爱赏佳人白雪辞,云绫一束费春机。翻然席上呈诗句,羞杀歌喉与舞衣。

党奴

江雪寒连酒思豪,歌传锦帐醉烹羔。争如取水 陶承 旨,茗椀清新兴味高。

伏生

楚炬秦坑六籍埃,芳心争忍不同灰。若非斯道终难堕,雪鬓应消 异世 才。

马融

堂下青衿日就文,帐中丝竹遏行云。岂应 鲁壁 遗经日,雅奏洋洋满耳闻。

乐羊

自剪冰丝譬远归,学成何异此成衣。妾身不是轻恩爱,只恐苏郎戒下机。

贾浪仙

乘驴迢递走红尘,十二街中草色春。不是眼空京兆尹,敲推原已入诗神。

陈图南

避名高卧白云深,扶醉骑驴下碧岑。一笑披袍惊堕处,遁时知有济时心。

孟浩然

风剪银潢雪满天,蹇驴骑过灞桥边。诗愁万斛应难载,非为驰驱老不便。

林和靖

饮尽春觞兴转赊,竹阴扶日印窗斜。骑驴踏遍吴山曲,处处东风出杏花。

暮春偶成

草香云暖雨初晴,对竹敲诗坐小亭。昼永人闲啼鸟静,花飞无语春冥冥。

闻笛

小楼吹夜笛声飞,暗度梅花入翠帏。曲罢梦回肠欲断,起看秋月色凝衣。

无题二首

征雁初闻废织梭,支颐机杼恨偏多。溪头返影留斜日,湖上行舟荡芰荷。

闷来弹鹊漫停梭,竹岛花潭思转多。秋老莫言春度尽,若邪独自惜凉荷。

暮春闻莺

膏雨初乾风日晴,绿阴深处一声莺。唤回午枕伤春梦,起向蔷薇花下行。

{ 张大家 兰雪集下 宋松阳张玉娘若琼著}

暮春夜思

夜凉春寂寞,淑气浸虚堂。花外钟初转,江南梦更长。

野舂鸣涧水,山月照罗裳。此景谁相问,飞萤入绣床。

(虞伯生读至末句,拍案曰:此岂妇人所及。大为当时所称。)

游春

侍儿传野约,趣伴出隣姬。竹外花迎佩,溪边柳笑眉。

春随流水远,日度锦云迟。拾翠人争问,含羞独有诗。

秋夜

暮声杂鸣叶,灵籁生郊墟。白雾脆杨柳,秋水翻芙蕖。

蟾蜍澹帘箔,机杼织寒虚。岁度思苹藻,茫然愧鹿车。

夏夜园亭纳凉

南园有凉气,移席散余情。新月隐修竹,清风开小亭。

水骨静香汗,霜纨扑乱萤。忽然微雨至,爽籁拂帘楹。

春睡

绣倦南窗下,翛然睡思催。红日过墙去,清风入幕来。

幽梦逃庄蝶,荒云隔楚台。觉来香缕在,虚室绝尘埃。

新夏纳凉

薰风初转夏,绿树老春莺。暗溜穿花入,轻云隔竹生。

倚凉攲画扇,拭泪听 秦筝 。素袜香尘暗,槐阴树底行。

清昼

昼静春偏远,诗成兴转赊。看山凭画阁,问竹过邻家。

摘翠闲惊鸟,烧烟晓煮茶。无端双蛱蝶,绕袖错寻花。

元日

曈日破寒天,红光生紫烟。诗情归草梦,春色染桃笺。

眉月添明镜,梅妆静翠钿。堂开诸弟集,相对笑迎年。

满庭修竹动秋风,掠地无痕一径通。影弄绿窗金琐碎,声归宝瑟玉玲珑。

流云不碍湘妃佩,隔水还疑蔡女桐。曲罢岂知鸾鹤在,翠霞飞去玉台空。

数枝潇洒碧溪寒,水气冥冥日欲昏。青玉案前双翡翠,紫丝帐裏万琅玕。

湘江旧事迷归梦,陆海春阴无 羽翰 。晚来独倚阑干望,暝色连天何处村。

冻雪霏霏堕九皋,竹枝垂地翠旋销。玉龙战退飞鳞甲,青凤翻成白羽毛。

岁晚余寒知劲节,梦回佳兴讶清标。隔云谁弄 柯亭笛 ,落尽梅花风韵高。

幽幽万籁竹千竿,凉夜宜从月裏看。翠节参差邀玉兔,金波晃漾浴青鸾。

半檐苍月催诗思,一径寒辉醒醉魂。吹彻霓裳清露下,嫦娥独自对芳樽。

【咏案头四俊】

马肝砚

一贡西支路八千,端溪无石玉还坚。龙媒带雨滴秋月,霜兔和云染翠烟。

凤咮山荒幽草合,雀台春老野花妍。丹砂不用医繁鬓,留尔芸窗朂草玄。

凤尾笔

近来觅得管城子,修竹枝头 彩影 高。气挟风云驱阵势,光摇文彩动旆旄。

诗成览德三书俊,梦入生花五色豪。圣代祗今皆有象,晴窗处处凤凰毛。

锦花笺

薛涛诗思饶春色,十样鸾笺五采夸。香染桃英清入观,影翻藤角眩生花。

涓涓锦水涵秋叶,苒苒剡波漾晚霞。却笑回文苏氏子,工夫空自废韶华。

珠麝墨

兰煤薰透漏星房,苍璧无痕晕漆光。万杵龙珠凝海水,十分麝泪泣玄霜。

松烟入砚还矜色,江雨翻云别有香。风静月林秋气逼,满天诗思动清商。

灯夕迎紫姑神

淑气回春雪渐融,星河天上一宵通。芙蕖万点交秋月,鼓角三更度晓风。

烛影晕迷光绰约,帘环声彻佩玲珑。不妨鸟篆留仙迹,凤辇殷勤出紫宫。

春夜

松花香度漏初沈,人静庭空落暗金。一枕嫰风清晓露,半窗凉月弄轻阴。

坐移十二阑干曲,兴入千层积翠深。弹罢云和重问夜,蔷薇影裏复长吟。

晚楼凝思

鸳鸯绣罢阁新愁,独抱云和散画楼。风竹入弦归别调,湘帘卷月笑银钩。

行天雁向寒烟没,倚槛人将清泪流。自是病多松宝钏,不因宋玉故悲秋。

和谪弟三一三峡晓征寄回韵

鸟道萦纡入剑门,谪居惟汝独怜恩。锁天烟黑疑无地,隔树人言知有村。

听雨不生池草梦,看云应断故乡魂。平安日问南归雁,三峡清秋依晓猿。

春妆凝思

春来常是见花羞,终日帘垂懒上钩。淑气薰人饶旧梦,柳条萦带绾新愁。

情归野草泥寒雨,目断长江送去舟。笑比南金身自许,镜鸾独抱下妆楼。

新燕忆女弟京娘

三月江南绿正肥,阴阴深院燕初归。乱衔飞絮营新垒,闲逐花香避绣帏。

却笑秋风红缕在,独怜旧事玉京非。兰闺终日流清涙,愧尔双飞拂落晖。

海棠月

永夜无人玉漏迟,团团月上海棠枝。月留凉露芳尘暗,花弄清晖淑影移。

粉黛三千春对镜,银波万顷晓凝脂。深闺为尔牵愁兴,坐问容光强赋诗。

【闺情四首】

卜归

南浦萧条音信稀,百劳东去燕西飞。玉钗敲断灯花冷,游网乘空蟢子非。

沉水斋心燃宝鼎,金钱纤手卜灵龟。数期细认先天课,甲乙爻加归未归。

倦绣

绿窗春睡起常迟,绣罢鸳鸯听子规。斜倚睡屏闲怅望,慵临鸾镜独支颐。

工余彩线日空永,愁伴珊瑚梦已违。细数目前花落尽,伤心都付不言时。

沐发

腻滑青螺宝髻黏,金盘香水吸寒蟾。指尖巧弄琅玕影,楚发轻披云母帘。

掠雾暗疑星点点,拂波深见玉纤纤。起来乱绾慵双凤,熏彻沉檀强自添。

秋千

瘦腰春病不成围,闲逐秋千荡昼衣。香散天风兰佩堕,声摇环玉彩绳飞。

飘飖似跨双鸾去,闲雅宜从月殿归。无力尚怜扶不起,翠蛾独蹙怨斜晖。

石榴亭诸父夜酌

永漏报高阁,榴亭出夜筵。紫檀熏宝鼎,银烛散青烟。灵籁生修竹,香风入夏弦。

露浓罗袖重,歌遏酒杯传。诸妇酣春梦,双蛾失翠钿。玉山 推不倒 ,看月背花眠。

咏夏雨

头上云俱黑,一片雨浪浪。惨澹隐高树,霏微迷绿杨。冷冷添涧水,点点落危樯。

帘卷山流翠,郊虚草自香。静嫌声间竹,醉爱爽凝觞。殿阁罗闲扇,池亭送嫩凉。

荷珠圆复碎,兰芷脆还芳。拂埃乱天际,度云喧草堂。乘空曳轻练,向晚洗炎光。

幽径荒苔滑,短檐飞鸟忙。湛湛翻萍影,溶溶浸 柳塘 。无心留石洞,有梦恼襄王。

暝色欺明月,高颷透薄裳。入更生闲寂,欹坐讶清商。润气清湘簟,徘徊怯绣床。

游春

张玉娘 护槛花浓梦欲欹,五更清露锁寒扉。明朝恐负寻芳约,拂晓平瞻霁影依。

贴翠自怜羞舞镜,送春无奈听啼规。金莲破藓留芳迹,梨萼翻风作雪飞。

沙上晴凫窥浅渚,松边黄蝶绕疎离。催吟片雨云俱黑,狂絮欺人故点衣。

心事肯随流水尽,新愁不与酒尊宜。青梅已结梢头实,驿使难传陇外枝。

笑折野花轻插鬓,却嫌溪柳妬修眉。因过竹院参禅意,觅得云林旧日诗。

听彻游郎歌古调,停看渔父下苔矶。紫山迢递行应好,苍磴萦回出每迟。

罗袖翩翩香气满,绿阴冉冉鸟声微。等闲无限伤春思,芳草天涯肠断诗。

梦游龙阙

香魂夜静趋龙阙,天风吹袂凌波袜。鲛人愁织雪绡衣,飞琼笑问青华发。

肌彻冰霜玉树寒,步摇环佩玻璃滑。一声梦觉晓莺啼,帘筛半枕梨花月。

池边待月

待月月未升,看池池水清。冰夷吹海浪,薄雾约云英。惟见寒波动,嫦娥明镜行。

秋思

爽籁生灵迳,清秋澹 碧空 。乘凉赊月色,问夜出帘栊。独坐怜圃扇,罗衣吹暗风。

哭沈生

仙郎久未归,一归笑春风。中途成永绝,翠袖染啼红。怅恨生死异,梦魂还再逢。

宝镜照秋水,明此一寸衷。素情无所著,怨逐双飞鸿。

(附:沈生病中赠张玉娘诗

隔水度仙妃,清绝云争飞。娇花羞素质,秋月见寒辉。

高情春不染,心镜尘难依。何当饮云液,共跨双鸾归。 )

词集

法曲献仙音·夏夜

天卷残云,漏传高阁,数点萤流花径。立尽屏山无语,新竹高槐,乱筛清影。

看画扇,罗衫上,光凝月华冷。 夜初永。问 萧娘 、近来憔悴,思往事、对景顿成追省。

低转玉绳飞,澹金波、银汉犹耿。簟展湘纹,向珊瑚、不觉清倦。任钗横鬓乱,慵自起来偷整。

苏幕遮·春晓

月光微,帘影晓。庭院深沉,宝鼎余香袅。浓睡不堪闻语鸟。情逐梨云,梦入青春杳。

海棠阴,杨柳杪。疎雨寒烟,似我愁多少。谁唱竹枝声缭绕。□□临风,自诉东风早。

玉蝴蝶·离情

极目天空树远,春山蹙损,倚遍雕阑。翠竹参差声戛,环佩珊珊。

雪肌香、荆山玉莹,蝉鬓乱、巫峡云寒。拭啼痕。镜光羞照,孤负青鸾。

此时星前月下,闲将清冷,细自温存。蓟燕秋劲,玉郎应未整归鞍。

数新鸿、欲传佳信,阁兔毫、难写悲酸。到黄昏。败荷疎雨,又几度销魂。

玉楼春·春暮

凭楼试看春何处。帘卷空青澹烟雨。竹将翠影画屏纱,风约乱红依绣户。

小莺弄柳翻金缕。紫燕定巢衔舞絮。欲凭新句破新愁,笑问落花花不语。

玉女摇仙佩·秋情

霜天破夜,一阵寒风,乱淅入帘穿户。醉觉珊瑚,梦回湘浦,隔水晓钟声度。

不作高唐赋。笑巫山神女,行云朝暮。细思算、从前旧事,总为无情,顿相辜负。

正多病多愁,又听山城,戍笳悲诉。 强起推残绣褥,独对菱花,瘦减精神三楚。

为甚月楼,歌亭花院,酒债诗怀轻阻。待伊趋前路。争如我双驾,香车归去。

任春融、翠阁画堂,香霭席前,为我翻新句。依然京兆成眉妩。

卖花声·冬景

衾重夜寒凝。幽梦初醒。玉盘香水彻清冰。起向妆台看晓镜,瘦蹙梅英。

门外六花零。香袂稜稜。等闲斜倚旧围屏。冷浸宝奁脂粉懒,无限凄清。

念奴娇·中秋月次姚孝宁韵

冰轮驾海,破寒烟、万点苍山凝绿。清逼嫦娥秋殿静,桂树香飘金粟。

万顷琉璃 ,一天素练,光彻飞琼屋。楚云无迹,萧萧梦断银竹。

都胜三五寻常夜, 高河 新泻下,雪波霜瀑。臂冷香销成独坐,顾影□愁千斛。

燕子楼空,凤箫人远,幽恨悲黄鹄。夜阑漏尽,梅花声动湘玉。

水调歌头·次东坡韵

素女炼云液,万籁静秋天。琼楼无限佳景,都道胜前年。

桂殿风微香度,罗袜银床立尽,冷浸一钩寒。雪浪翻银屋,身在玉壶间。

玉关愁,金屋怨,不成眠。粉郎一去,几见明月缺还圆。

安得云鬟香臂,飞入瑶台银阙,兔鹤共清全。窃取长生药,人月两婵娟。

蕙兰芳引·秋思

星转晓天,戍楼听、单于吹彻。拥翠被香残,霜杵尚喧落月。

楚江梦断,但帐底、暗流清血。看臂销 金钏 ,一寸眉交千结。

雨阻银屏,风传锦字,怎生休歇。未应轻散,磨宝簪将折。

玉京缥缈,雁鱼耗绝。愁未休、窗外又敲黄叶。

如梦令·戏和李易安

门外车驰马骤。绣阁犹醺春酒。顿觉翠衾寒,人在枕边如旧。知否,知否,何事黄花俱瘦。

忆秦娥·咏雪

天幕幕。彤云黯澹寒威作。寒威作。琼瑶碎剪,乘风飘泊。

佳人应自嫌轻薄。乱将素影投帘幕。投帘幕。不禁清冷,向谁言著。

南乡子·清昼

疎雨动轻寒。金鸭无心爇麝兰。深院深深人不到,凭阑。尽日花枝独自看。

消睡报双鬟。茗鼎香分小凤团。雪浪不须除酒病,珊珊。愁绕春丛泪未乾。

浣溪沙·秋夜

玉影 无尘雁影来。绕庭荒砌乱蛩哀。凉窥珠箔梦初回。

压枕离愁飞不去,西风疑负菊花开。起看清秋月满台。

小重山·秋思

秋入瑶台 玉簟 凉。藕花香暗度、紫荷乡。软□罗扇动清商。霜渐老,庭外菊初黄。

眉月画应慵,瘦臞羞对镜、怨容光。泪痕寒染翠绡裳。梧叶尽,疎影下银床。

汉宫春·元夕用京仲远韵

玉兔光回,看琼流河汉,冷浸楼台。正是歌传花市,云静天街。兰煤沉水,彻金莲、影晕香埃。

绝胜□,三千绰约,共将月下归来。 多管是春风有意,把一年好景,先与安排。

何人轻驰宝马,烂醉 金罍 。衣裳雅澹,拥神仙、花外徘徊。独怪我、绣罗帘锁,年年憔悴裙钗。

烛影摇红·又用张材甫韵

梅雪乍融,单于吹彻寒犹浅。夜从灯下翦春幡,笑罢椒盘宴。云母屏开帘卷。放嫦娥、广寒宫苑。

星移银汉。月满花衢,绕城[成]弦管。 □□□□,谯楼一任更筹换。锦霞银树玉桥联,谁道蓬山远。

可是紫箫声断。漫懊恨、春宵苦短。不堪回首,照□芙蕖,断肠鸿雁。

诗词浅析

张玉娘雕像 山之高,月出小。月之小,何皎皎!我有所思在远道,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采苦采苦,于山之南。忡忡忧心,其何以堪!

  汝心金石坚,我操冰雪洁。拟结百岁盟,忽成一朝别。朝云暮雨心去来,千里相思共明月。

  ——张玉娘《山之高》

  其实

在电视剧《甄嬛传》中,甄嬛有好几次抚琴遣怀时都弹奏了这首曲子。由此可见,甄嬛对这首古风诗的喜爱程度。

  再高的山,也将无法阻挡得住月亮的清辉。月亮看似小,可它却有一颗明亮皎洁的心。

  睹月思人,少不了凄凉悲怆。这首拟乐府的诗作,迸发出作者对爱情充满着热烈而大胆的追求。情感饱满真挚,字句无不打动人心。她是如此坦率,如此真诚的女子。

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表达了对沈郎的相思之苦。汝心金石坚,我操冰雪洁,更是对爱情的一种坚定,直接表明出自己心迹。《玉镜阳秋》中评论她说:‘其拟乐府及古诗,间有胜语。”

元代学者兼诗人虞伯生(虞集)赞其这篇古风的诗“有三百篇之风,虽《卷耳》、《虫草》不能过也”。当他读到“我操冰雪洁”时,赞曰:“真贞女也,才女也!”

  不过元末明初的学者叶子奇,对玉娘不仅不知其名,更是对此诗持有不同看法。他在《草木子》书中写有:“近时有一妇人姓张氏,不知谁之女也。善属文。尝寄外兄弟一诗曰:山之高,月之小。月之小,何皎皎。。。。。。。。二诗美则美矣,未免桑间濮上之音尔。”意思是说,有一姓张的女子,不知是谁家之女,很擅长写诗词文章。有一次,她写了首《山之高》的诗寄给她的兄弟。这首诗读起来美是美,就是有点儿淫靡之音。

  显然,叶子奇是误读了这首好诗。

  夜凉春寂寞,淑气浸虚堂。花外钟初转,江南梦更长。

  野禽鸣涧水,山月照罗裳。此景谁相问,飞萤入绣床。

  ——张玉娘《暮春夜思》

  意象的渲染,细致入微的静景写实,是玉娘诗歌中比较常见的一个特点,这也正体现出了她温婉幽静的性格。因为夜是冰凉的,所以春是寂寞的。言春之寂寞,何尝又不是自己之寂寞?稀疏的钟声,野鸟的低鸣,引得诗人心事重重,久不成眠。元代诗人虞伯生读到这首诗时,对结句的“此景谁相问,飞萤入绣床”大为赞赏,拍案而起说:“此岂妇人能及?”

  这种超凡脱俗的诗,还真的不是一般女子能写出来的。

  侍儿传野约,趣伴出隣姬。竹外花迎佩,溪边柳笑眉。

  春随流水远,日度锦云迟。拾翠人争问,含羞独有诗。

  ——张玉娘《游春》

  少女情怀总是诗。在她早期的少女时代中,她应该还算是很快乐的。所以这个时期玉娘诗歌的格调,大多朴素雅致,清新明快。

  这首诗描写的是, 她约了丫鬟还有邻家几个姐妹,大家一起出门游玩的情景。“含羞独有诗”这一句情韵悠长,散发出了女诗人特有的那种既文静又优雅的气质。但是,作者写得过于含蓄委婉。别说是如今的我们难以猜知她含羞的具体原因,就是与她同伴的几位“拾翠人”,也莫名其妙地问着她。而她,只是呆呆地站在那,低眉不语。只见一朵红霞,飞上脸颊,灿然如花。咋的?就不告诉你。

  也许当时的情形,如李清照所写的“见有人来”一样,她也遇见了一个人。但她并没有选择躲避,或者说是她已来不及躲避。要不就是她看见了池塘里有一对鸳鸯,正交颈调情,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罢了,女人的心事还是别猜了。不管什么原因,反正她那一番少女羞涩的神情,早已在不经意间轻跃于纸上,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兰径香薰幽佩,竹风凉度疏帘。

  情长锦瑟弦断,绣倦金缄倒拈。

  ——张玉娘《闲谣》

  这是一首六言诗。很有趣,通过这首诗,我又看到了一个因心不在焉而“金针倒拈”的女子。诗中所写“金缄”,应为“金针”二字的误写。明朝女诗人张襄《闲时》的诗中有:“阑珊花事暮春时,绣倦停针独步迟。”

  珍重天孙剪紫霞,沉香羞认旧繁华。

  纫兰独抱灵均操,不带春风儿女花。

  ——张玉娘《紫香囊》

  这是玉娘与沈佺曾经常在互赠信物,诗词唱和时写给他的一首诗。“纫兰独抱灵均操,不带春风儿女花。”她是那样的直抒胸臆,果断又勇敢,也是那样的孤傲洒脱。和朱淑真的一句“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同样,都是托物言志,表现出清丽高洁的节操,以及对爱情忠贞不二的追求。

  《元诗总论》中说她:“张若琼事即伤心,诗亦清婉,论其节义倍过易安。”

  不得不说,诗人是非常具有个性的,身上更有着极其崇高的人格魅力。

  秋入银床老井梧,能言鹦鹉日相呼。

  兰闺半月闲针缐,学得崔徽一镜图。

——张玉娘《秋思》

  这首诗中,有一个典故。崔徽,是唐代一名歌妓,据宋时张君房《丽情集》中记载:她在蒲州曾与一个叫裴敬中的官吏相爱。不久裴敬中还乡,而崔徽不能相从。裴敬中走后,崔徽相思心切,请人替自己画了一幅画像,托人寄给了裴敬中,并带话给他说:“如果哪一天,当我青春不再,容颜憔悴,已不如画中这么美丽了,我一定会为报答君恩而死的。”,后来,她果然为情而亡。

  我不知,这首诗是否真的就为她以后的殉情,而埋下了人生的隐患。但崔徽的故事对她的心灵,在某种程度上或多或少起了一定暗示的作用。

  幽州胡马客,莲剑寒锋清。

  笑看华海静,怒振河山倾。

  金鞍试风雪,千里一宵征。

  帐底揪羽箭,弯弓新月明。

  仰天坠雕鹄,回首贯长鲸。

  慷慨激忠烈,许国一身轻。

  愿系匈奴颈,狼烟夜不惊。

  ——张玉娘《幽州胡马客》

  她在诗歌的追求上,有着多元化的理念。比如这首诗,就让我们又看到了一个不同的张玉娘。

  作者此时生活的背景,正是南宋王朝风雨飘摇动荡的年代。她只恨自己不是男儿身,不能上战场英勇杀敌。“愿系匈奴颈,狼烟夜不惊”,象这样慷慨激昂,悲壮豪迈的诗句,却出自一位女性之手,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

  此诗反映出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精神和不屈的民族气节。她曾在诗中有叙:丈夫则以忠勇自期,妇人则以贞节自许,妾深有意焉。

  她的词较之诗来说,更为缠绵幽怨,深情悲恸。谭正璧先生曾言:“(兰雪)集中有词十六阙,首首都有她寄托的生命,首首都是她生活的写照。”

  天幂幂,彤云黯淡寒威作。寒威作,琼瑶碎剪,乘风飘泊。

  佳人应自嫌轻薄,乱将素影投帘幕。投帘幕,不禁清冷,向谁言着?

  ——张玉娘《忆秦娥。咏雪》

  阴沉的天,正寒风凛冽。肆虐的风就如同一把锋利的剪刀,把美玉剪破。它们化作成一片片的雪花,落入人间四处漂泊。这些佳人应该对自己轻薄的身躯深感不满的。它们在纷纷乱乱中,又都毫无目的地把倩影投在了帘幕之上。而这一种清冷寂寥的滋味,又能向谁诉说呢?

  心在四处漂泊,身是寂寥清冷。这首词看似咏雪,却无不是在诉说着作者自己寒苦悲凉的不幸人生。情景相融间,有种物我两忘之境。就如周庄梦蝶,你说到底是我如雪花,还是雪花似我?

  结句用设问句“向谁言着?”,问而不答,加深了词意的延绵性,如同歌词:“当我想你的时候,才知道寂寞是什么,当我想你的时候,谁听我诉说?”这样的效果,更容易引起读者的深思和共鸣。

  月光微,帘影晓。庭院深沉,宝鼎余香袅。浓睡不堪闻语鸟。情逐梨云,梦入青春杳。

  海棠阴,杨柳杪。疏雨寒烟,似我愁多少?谁唱《竹枝》声缭绕。临风,自诉东风早。

  ——张玉娘《苏幕遮。春晓》

  微弱清冷的月光照在窗棂,拂晓的风时而轻轻掀起帘幕。外面是一庭深院,屋里是一炉残烟。

  词中,玉娘运用了诸多的意象,想表达出自己难以抒发的情感。这首词,既通俗易懂,也有着一定的内涵。

  从上片的“情逐梨云”,到下片中的“海棠阴,杨柳杪。疏雨寒烟,似我愁多少?”其实我们不难看出,作者不仅想表达出她的愁绪,更有一种男女的相思之情。梨云,源自王建的典故“梨花梦”,这是一场迷离恍惚的多情梦。海棠花荫处,杨柳树梢头,作者究竟想说什么呢?她却是欲言又止。明朝学者王诏有评:“若‘疏雨寒烟似我愁多少’,词中佳句也。”

  疏雨动轻寒,金鸭无心爇麝兰。深院深深人不到,凭阑,尽日花枝独自看。 

  消睡报双鬟,茗鼎香分小凤团。雪浪不须除酒病,珊珊,愁绕春丛泪未干。

  ——张玉娘《南乡子。清昼》

此图作者:满庭蝴蝶儿   封建时代里的女性, 那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幽居在闺阁中。所以白居易说了:养在深闺人未识,正是这种情形。 她们时常会处于一种寂寞无聊、精神压抑的状态下。即使会写诗词,作品也大都是描写男女离愁别恨的情意。

  稀疏的雨,轻薄的寒气,香炉中的香料燃尽,她也没有心思去点燃。庭院太深太安静,要等的人没有来。她靠着栏杆,一整天的时间,就这样无聊地望着花儿在发呆中度过。

下片写夜晚之时,无奈的她只好喝茶来消磨时光。她深感,这次饮茶并不是用来醒酒的。她的愁绪始终围绕着花花草草,泪眼也始终未干。

  这首词,属于闺怨的题材。作者虽没有写出一个“怨”字,但悲切的愁绪,已经说明了一切。

——青若《冰肌玉骨未肯枯——那些写词的宋朝女子》

中文名
张玉娘
国籍
中国
性别
出生地
处州松阳
出生日期
1250年
去世日期
1277年
民族
汉人
所处时代
南宋
字号
字若琼;号一贞居士
代表作品
《兰雪集》
主要成就
宋代四大女词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