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

人物 | 历史人物 | 官员 | 唐德宗时期随州刺史

刘长卿简介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男,汉族, 宣城 (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 洛阳 ,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

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 监察御史 ,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 转运使 判官 ,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 刺史 ,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人物生平

刘长卿为年轻时在嵩山念书,

天宝时期

742-746年(唐玄宗天宝)间登进士第。

一说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刘长卿可能才登进士第,但是还没有揭榜,便爆发安史之乱了。

至德时期

756年,唐肃宗即位,刘长卿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不久被诬入狱,遇大赦获释。

758年(唐肃宗 至德 三年)正月,摄(代理)海盐令。

上元时期

760年(上元元年)春,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但刘长卿并未到南巴实际任职。

761年(上元二年)秋天,他又奉命回到苏州接受“重推”,旅居江浙。这时江南刚经历过刘展之乱,本来繁华富庶的吴郡一带变得破败萧条。

760年(上元元年)春,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但刘长卿并未到南巴实际任职。

大历时期

770年(唐代宗大历五年)以后,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为性格刚强,得罪了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被诬为贪赃,再次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在 睦州 时期,与当时居处浙江的诗人有广泛的接触,如 皇甫冉 、 秦系 、 严维 、 章八元 等都有诗酬答。

建中时期

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又受任随州(今湖北随县)刺史。世称“刘随州”。

兴元时期

784年(兴元元年),淮西节度使 李希烈 割据称王,与唐王朝军队在湖北一带激战,刘长卿即在此期间离开随州。

贞元时期

785年(贞元元年),刘长卿离开随州后,大约流寓江州,晚岁入 淮南节度使 幕。约卒于788(唐贞元四年)前后。

个人作品

作品集

《刘随州集》

《唐诗汇评》称10卷

《唐诗大辞典修订本》称11卷

《唐诗汇评》称10卷

《四部丛刊》本

《 四部备要 》本

《刘长卿诗编年笺注》

《刘长卿诗编年校注》

清遂宁书局藏板 刘随州集

诗歌

《全唐诗》收刘长卿诗5卷

《全唐诗外编》

《全唐诗续拾》补诗2首

史籍记载

《新唐书·艺文志四》

《唐诗纪事》卷二六

《 唐才子传 》卷二等处

人物评价

史书评价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刘长卿)工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

唐诗大辞典.修订本 》:刘长卿年辈与 杜甫 相若,早年工诗,然以诗名家,则在肃、代以后。与 钱起 并称钱刘,为大历诗风之主要代表。平生致力于近体,尤工五律,自称“五言长城”,时人许之。诗中多身世之叹,于国计民瘼,亦时有涉及。其诗词旨朗隽,情韵相生。

《 中兴间气集 》:长卿有吏干,刚而犯上,两遭迁谪,皆自取之。诗体虽不新奇,甚能炼饰,大抵十首以上,语意稍同,于落句尤甚,思锐才窄也。如“草色加湖绿,松声小雪寒”;又“沙鸥惊小吏,湖色上高枝”;又“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裁长补短,盖丝之颣欤!其“得罪风霜苦,全生天地仁”,可谓伤而不怨,亦足以发挥风雅矣。

《 瀛奎律髓 》:长卿诗细淡而不显焕,当缓缓味之,不可造次一观而已。刘长卿号“五言长城”,细味其诗,思致幽缓,不及贾岛之深峭,又不似张籍之明白,盖颇欠骨力而有委曲之意耳。

《 麓堂诗话 》:《刘长卿集》凄婉清切,尽羁人怨士之思,盖其情性固然,非但以迁谪故,譬之琴有商调,自成一格。

批点唐音 》:刘公雅畅清夷,中唐独步。表曰“五言长城”,允矣无愧。

批点唐诗正声 》:刘长卿七、五言稍觉不协,以李、杜大家及盛唐诸公在前,故难为继耳。唐诸公七言古诗当以李、杜为祖,故诸诗难看。

《 艺苑卮言 》:钱,刘并称故耳,钱似不及刘。钱意扬,刘意沉;钱调轻,刘调重。如“轻寒不入宫中树,佳气常浮仗外峰”,是钱最得意句,然上句秀而过巧,下句宽而不称。刘结语“匹马翩翩春草绿,昭陵西去猎平原”,何等风调!“家散万金酬士死,身留一剑答君恩”,自是壮语。

唐诗归 》:钟云:中、晚之异于初、盛、以其俊耳,刘文房犹从朴入。然盛唐俊处皆朴,中、晚人朴处皆俊。文房气有极厚者,语有极真者。真到极快透处,便不免妨其厚。

全唐风雅 》:黄绍夫云:刘文房登第于开元,正当玄宗盛时,与钱、郎颉颃。诗格调清峭而词气深厚,“五言长城”语不虚也,不知者列之中唐,误矣。

诗源辨体 》:钱、刘五言古,平韵者多忌“上尾”,仄韵者多忌“鹤膝”。刘句多偶丽,故平韵亦间杂律体,然才实胜钱。七言古,刘似冲淡而格实卑,调又不纯;钱格若稍胜而才不及,故短篇多郁而不畅,盖欲铺叙而不能耳。又:五,七言律、刘体尽流畅,语半清空,而句意多相类。又:中唐五、七言绝,钱、刘而下皆与律诗相类,化机自在,而气象风格亦衰矣。

历代评价

故方 :“长卿诗细淡而不显焕,观者当缓缓味之。”

方东 :“文房诗多兴在象外,专以此求之,则成句皆有余味不尽之妙矣。”唐人评长卿诗,尚多微辞。

高仲 :“(刘)诗体虽不新奇,甚能链饰。大抵十首已上,语意稍同,于落句尤甚,思锐才窄也。”其后则评价日高。

陈绎 :“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

王士禛 :“七律宜读王右丞、李东川。尤宜熟玩刘文房诸作。”

人物争议

生卒年份

关于他的生卒年,一直未有确考。

闻一多 认为其生年为公元709年, 傅璇琮 认为是710年左右或725年左右,还有其它的说法。

卒年,一般认为是在789至791年之间;也就是说,刘长卿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

中文名
刘长卿
别名
性别
出生地
出生日期
去世日期
祖籍
民族
汉族
字号
文房
主要成就
大历诗风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