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

人物 | 历史人物 | 官员 | 元曲四大家之一,代表作《汉宫秋》
说甚么大王、不当、恋王嫱,兀良,怎禁他临去也回头望!那堪这散风雪旌节影悠扬,动关山鼓角声悲壮。
呀!不思量除是铁心肠。
铁心肠也愁泪滴千行。
美人图今夜挂昭阳,我那里从养,便是我高烧银烛照红妆。
我则索大臣行说一个推辞谎,又则怕笔尖儿那火编修讲。
不见他花朵儿精神,怎趁那草地里风光?唱道伫立多时,徘徊半响;猛听的塞雁南翔,呀呀的声嘹亮。
却原来满目牛羊,是兀那载离恨的毡车半坡里响。
(下)。
宝殿凉生,夜迢迢六宫人静。
对银台一点寒灯,枕席间、临寝处,越显的吾身薄幸。
万里龙廷,知他宿谁家一灵真性。
烧尽御炉香,再添黄串饼。
想娘娘似竹林寺不见半分形,则留下这个影、影。
未死之时,再生之日,我可也一般恭敬。
高唐梦苦难成,那里也爱卿、爱卿,却怎生无些灵圣?偏不许楚襄王枕上雨云情。
(做睡科,)(旦上,云)妾身王嫱,一番到北地,私自逃回。
兀的不是我主人!陛下,妾身来了也。
(番兵上,云)恰才我打了个盹,王昭君就偷走回去了。
我急急赶来,进的汉宫,兀的不是昭君!(做拿旦下)(驾醒科,云)恰才见昭君回来,这些儿如何就不见了?(唱)。
恰才这搭儿单于王使命,呼唤俺那昭君名姓。
偏寡人唤娘娘不肯灯前应,却原来是画上的丹青。
猛听得仙音院凤管鸣,更说甚萧韶九成。
白日里无承应,教寡人不曾一觉到天明,做的个团圆梦境。
(雁见科)(唱)却原来雁叫长门两三声,怎知道更有个人孤另。
多管是春秋高,筋力短,莫不是食水少,骨毛轻?待去后,愁江南网罗宽;待向前,怕塞北雕弓硬。
伤感似替昭君思汉主,哀怨似作薤露哭田横,凄怆似和半夜梦歌声,悲切似唱三叠阳关令。
(雁叫科)(云)则被那泼毛团叫的凄楚人也。
(唱)。
早是我神思不安,又添个冤家缠定。
他叫得慢一会儿紧一声儿,和尽寒更。
不争你打盘旋,这搭里同声相应,可不差讹了四时节令?。
你却待寻子卿、觅李陵,对着银台,叫醒咱家,对影生情。
则俺那远乡的汉明妃虽然得命,不见你个泼毛团也耳根清净。
又不是心中爱听,大古似林风瑟瑟,岩溜冷冷。
我只见山长水远天如镜,又生怕误了你途程。
见被你冷落了潇湘暮景,更打动我边塞离情,还说甚雁过留声。
那堪更瑶阶夜永,嫌杀月儿明。
(黄门云)陛下省烦恼,龙体为重。
(驾云)不由我不烦恼也。
(唱)。
休道是咱家动情,你宰相每也生憎。
不比那雕梁燕语,不比那锦树莺鸣。
汉昭君离乡背井,知他在何处愁听!。
呀呀的飞过蓼花汀,孤雁儿不离了凤凰城。
画檐间铁马响丁丁,宝殿中御榻冷清清。
寒也波更,萧萧落叶声,烛暗长门静。
一声儿绕汉宫,一声儿寄渭城;暗添人白发成衰病,直恁的吾家可也劝不省。
朋友相怜,弟兄错见,任屠面。
今日何缘,因贱降来宅院。
俺屠家开宴,端的是肉如山岳酒如川。
都是些吾兄我弟,等辈齐肩。
直吃的月上化梢倾尽酒,风吹荷叶倒垂莲。
客喧席上,酒到跟前;何曾摘厌,并不推言。
一盏盏接入手,可都干干的咽。
卖弄他掂斤播两,拨万论千。
可正是画戟门排见醉仙。
(带云)大嫂。
(唱)则我这家缘,不少了你吃共穿,生下这魔合罗般好儿天可怜。
花谢了花再开,月缺了月再圆。
咱人老何曾再少年。
非任屠自专,大河里有船;相知每共言,囊橐里有钱。
(旦云)俺那里有那钱来?(正末云)你这般恶叉白赖的!(唱)哎,这婆娘不贤,头直上有天。
任屠非自夸,你亲曾见,做屠户的这些行院?。

马致远(约1250年-1321年至1324年秋季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元代 戏曲家 ,与 关汉卿 、 郑光祖 、 白朴 并称“元曲四大家”。

马致远青年时期追求功名,对“龙楼凤阁”抱有幻想,但仕途多舛,经历了蒙古时代的后期及元政权统治的前期,都未曾担任显赫官职,所以其政治抱负一直没能实现。马致远早年即参加了杂剧创作在至元二十二年到至元二十四年(1285年—1287年)间曾担任江浙行省务官,元贞元年到元贞三年(1295年—1297年)间与文士王伯成、李时中等组织了“元贞书会”,与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都有交往。马致远因《天净沙秋思》而被称为秋思之祖。所做杂剧今知有15种,《汉宫秋》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辑本《东篱乐府》。

晚年似隐居于杭州,最终病逝于至治元年(1321年)至泰定元年(1324年)秋季间,死后葬于祖茔。

中文名
马致远
别名
马东篱、马神仙
职业
杂剧家、散曲家
性别
出生地
大都(有异议)
出生日期
蒙古定宗五年(1250年)前后
去世日期
去世时间 至治元年(1321年)至泰定元年(1324年)秋季间
民族
汉族
所处时代
元代
字号
号东篱
代表作品
《天净沙·秋思》、《汉宫秋》
主要成就
元曲四大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