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镒

人物 | 行业人物 | 作家 | 陈镒
前朝文物已凋零,感慨重登二老亭。
荒冢尚留翁仲守,百年松柏自青青。
寒尽山城换历头,雪消春水满汀洲。
梅花村外逢朋旧,竹叶尊前话客愁。
直把诗书为活计,故应鱼鸟识风流。
老来豪气犹如昨,共卧元龙百尺楼。
玉溪溪上晚春馀,凉樾苍藤日影疏。
闲傍竹门南畔过,石阑阴处看鯈鱼。
病骨惊寒欲授衣,年来身世更支离。
菊花相见浑如旧,何事诗人鬓易衰。
三枝藜杖陟秋冈,风露初交野菊香。
行到胜因钟巳午,坐延松影过回廊。
远水粼粼生浅洲,溪风吹月上城头。
军中檛鼓春营宴,马上观灯夜市游。
谁向昆崙重斫寨,独怀乡国谩登楼。
凋零人物都非旧,赖有梅花慰客愁。
昨日胜因扶杖去,今朝清福驾舟来。
老禅迎客长松下,闲对黄花扫碧苔。
春日泊舟城外川,故人相会问平安。
十年牢落谋家苦,四海乱离行路难。
旅馆青灯宵雨暗,战楼画角晚风寒。
豪华往事谁能说,莫向尊前起浩叹。
一炷沈烟百虑清,殊方十月早寒生。
蒲团竹几西窗坐,閒听西风送雨声。
花落长门日易昏,不因芳草为销魂。
玉阑干外东风过,吹落罘罳月一痕。
一别冯君今十载,重来犹带旧行囊。
空窗灸艾消沈疾,新卷编蒲写秘方。
阅世已经三折臂,忧时还转九回肠。
餋生道要如相授,分我刀圭换鬓霜。
十载无因到此山,满阶苔色上层阑。
堂中禅老眉如雪,独与青松耐岁寒。
秋日故人来野堂,生涯彼此一书囊。
投闲已著归田录,餋老还求种树方。
谩有篇诗酬逸兴,可无尊酒沃愁肠。
白头乱后俱强健,却似黄花独耐霜。
阴阴桑柘雨初晴,一片平田白水生。
野老相逢无别事,共过深巷听鹂鹒。
竹外书斋午睡醒,忽惊有客扣门声。
十年离乱成分首,一日相逢话别情。
岁晚吾仍忧病肺,天寒君尚促行程。
明朝又向山城去,满路梅花入品评。
平阳一旦送降旗,大将威名众所知。
聚石江流分八阵,通途海国绝他岐。
许君剑在蛟须斩,韩子文成鳄定移。
盖世功勋垂不朽,绣衣使者著声诗。
屋后青山屋外溪,穿芳度密有深蹊。
白云不隔经行处,容我时来寄杖藜。
遥望长松何处是,深山犹认旧川原。
行程客厌阑干路,生事农忙碌碡村。
若个峰边云出没,丛生树外月黄昏。
武昌诗客欣相会,夜向溪轩共一尊。
一冬卧病才方愈,清晓开门起看梅。
野服忽然逢驿使,翰林脩撰寄书来。
一庵潇洒何年构,半近青山半近原。
群木丛中留古冢,小轩明处见孤村。
灶烧落叶茶烟湿,门掩苍云竹日昏。
羡尔主宾无个事,晚凉堂上注芳尊。

陈镒,男,生卒年不详,元朝 时期 丽水人。工诗,曾经官至松阳 教授 。

出生地
江苏吴县
去世日期
1456年
出生日期
1389年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性别
职业
太子太保兼都察院右都御史
中文名
陈镒
别名
陈僖敏、胡爷爷、黑髯翁
字号
字有戒
所处时代
明朝
主要成就
镇守陕西十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