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光祖

人物 | 元代戏曲作家,代表作《倩女离魂》
情女呵病缠身则愿的天可怜,梅香呵我心事则除是你尽知。
望他来表白我真诚意。
半年甘分耽疾病,镇日无心扫黛眉。
不甫能挨得到今日,头直上打一轮皂盖,马头前列两行朱衣。
并不闻琴边续断弦,倒做了山间滚磨旗。
划地接丝鞭别娶了新妻室。
这是我弃死忘生落来的。
(梅香扶正旦下)。
行李萧萧倦修整,甘岁月淹留帝京。
只听的花外杜鹃声,催起归程。
将往事,从头省,我心坎上犹自不惺惺,做了场弃业抛家恶梦境。
据才郎心性,莫不是向天公买拨来的聪明?那史内才外才相称,-见了不由人不动情。
忒志诚,兀的不倾了人性命?引了人魂灵?(正末云)小姐,兜住马慢慢地行将去。
(魂旦唱)。
骑一匹龙驹,畅好口硬。
恰便似驮张纸,不恁般轻。
腾腾腾收不住玉勒,常是虚惊;火火火坐不稳雕鞍,划地眼生;撒撒撒挽不定丝僵,则待撺行。
行了些这没撒和的长途有十数程,越恁的骨瘦蹄轻。
暮春天景物撩人兴,更见景留情。
怪的是满路花生,一攒攒绿杨红杏,一双权紫燕黄莺,一对蜂,一对蝶,各相比并,想大公知他是怎生,不肯教恶了人情。
中间里列一道红芳径,教俺美夫妻并马儿行。
咱如今富贵还乡井,方信道耀门间昼锦荣。
若见俺娘,那一会惊,刚道来的话儿不中听。
是这等门厮当,户厮撑,怎教咱做妹妹哥哥答应?。
可怜我伶仃,也那伶仃,阁不住两泪盈盈,手拍着胸脯自招承。
自感叹,自伤情,自懊悔,自由性。
俺娘他毒害的有名,全无那子母面情。
则被他将一个痴小冤家,送的来离乡背井。
每日价烦烦恼恼,孤孤另另。
少不得厌煎成病,断送了,泼残生。
没揣的一声狠似雷霆,猛可里唬一惊,丢了魂灵。
这的是俺娘的弊病,要打灭丑声,佯做个呓挣。
妖精也甚精?男儿也,看我这旧恩情,你且放我去,与人人亲折证。
蓦入门庭,则教我立不稳,行不正。
望见首饰妆奁,志不宁,心不定。
见几个年少丫鬟,口不住,手不停;拥着个半死佳人,唤不醒,呼不应。
猛地回身宋合并,床儿畔一盏孤灯。
兀良,早则照不见伴人清瘦影。
(魂旦附正旦体科,下)。
哎!你个辜恩负德王学士,今日也有称心时。
不甫能盼得音书至,倒揣与我个闷弓儿!。
打听为官折了桂枝,别取了新婚甚意思?着妹妹日下恨难支,把哥哥闲传示。
则问这小妮子,被我都扌蚩的扯做纸条儿。
想当日暂停征棹饮离尊,生恐怕千里关山劳梦频。
没揣的灵犀一点潜相引,便一似生个身外身,一般般两个佳人。
那一个跟他取应,这一个淹煎病损,母亲,则这是倩女离魂。
自从那克伐殷汤,立基开创,今归向,周室诸王,治世为尊上。
后来也春秋雄壮,各称一国立家邦。
界分列土,隘定封疆。
却正是幸值繁华歌稔岁,喜逢美景乐风光。
端的是人和美行谦让,为人要心存义理,秉受纲常。
你着我针指匆匆居草堂,又着我攀绣床,不如我抚瑶琴学舞剑诵文章,争如我暗嗟吁豪气冲天上。
我则待施逞韬略驱兵将。
(孛老儿云)孩儿,依着俺则做女工生活可不好?(正旦唱)我从来志意坚,心性刚,我这胸中素有江湖量,争知我待时运且潜藏。
有-日出众超群独占强,我则待昭彰,把名姓扬。
凭着我机谋运筹才智广。
(卜儿云)孩儿也,你学成那兵书战策,敢与谁人拒敌也?(正旦唱)任交锋将阵势排,会理伏把兵艺扬,我与皇家定边疆除恶党。
读书的登高位,治财的为人商,登仕的官高三品彰名望,为商的货行千里图增长。
庄家每田蚕万倍多兴旺。
(茶旦云)姑姑,在家也是闲,俺采罢桑,去那牡丹亭上散心,到好耍子。
(正旦唱)你待着玩清凉一座牡丹亭,我则待坐中军九顶莲花帐。
(孛老儿云)孩儿,你如今不小也。
如今春将尽,夏将临,正是蚕忙时候,跟着嫂嫂采些桑叶喂蚕,可不好?(正旦云)父亲命敢不应承?妾身去、去、去!(孛老儿云)媳妇儿,好生看孩儿,不要闲游荡。
(正旦云)嫂嫂,咱采桑去来。
(唱)。

郑光祖(公元1264年~?) ,字德辉,汉族,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 散曲 家,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人。

郑光祖从小就受到 戏剧艺术 的熏陶,青年时期置身于杂剧活动,享有盛誉。 但他做过杭州的小吏,主要活动在南方,成为南方戏剧圈中的巨擘。所作 杂剧 在当时“名闻天下,声振闺阁”。元· 周德清 在《 中原音韵 》中激赏郑光祖的文词,将他与 关汉卿 、 马致远 、 白朴 并列,后人合称为“ 元曲四大家 ”。

所作杂剧可考者十八种,现存《周公摄政》、《 王粲登楼 》、《翰林风月》、《倩女离魂》、《无塩破连环》、《伊尹扶汤》、《老君堂》、《 三战吕布 》等八种。其中,《 倩女离魂 》最著名,后三种被质疑并非郑光祖作品。除杂剧外,郑光祖写散曲,有小令六首、套数二套流传。

中文名
郑光祖
别名
郑德辉
国籍
中国
职业
杂剧作家、散曲作家
出生地
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
出生日期
元世祖至元初年(公元1264年)
籍贯
山西临汾
民族
汉族
信仰
道学
代表作品
《迷青琐倩女离魂》、《虎牢关三战吕布》、《倩女离魂》
主要成就
“元曲四大家”之一
赐号
广慧禅师
所处时代
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