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横

文化 | 语言文字 | 词语 | 战国时代的一种外交策略
年少负奇气,前席策治安。
太息长沙谪,离忧吊屈原。
千金求力士,博浪椎秦王。
惜乎击不中,侠气凌秋霜。
马革裹我尸,男儿好死时。
天南铜柱折,谁耀汉家威。
一掬新亭泪,山河举目殊。
今当事王室,江左有夷吾。
五胡乱天下,烈士耻家居。
他日簪缨贵,今朝且绝裾。
中原今未复,击楫叹中流。
慷慨吞胡羯,谁能步豫州。
魏晋时昏垫,逃名隐醉乡。
竹林多逸士,之子独徉狂。
诗酒明心性,悠然远俗尘。
折腰何不屑,耻作易朝臣。
讲学尊尼父,西游策太平。
隋亡唐已作,门下集群英。
大局如棋局,楸枰一著输。
中原有天子,雄略正扶馀。
石晋最不肯,奴颜父契丹。
燕云何日返,义士怒冲冠。
功成即帝王,乱世无天子。
试抚铁枪痕,何知为贼死。
宋臣自灭宗,立石纪功勋。
媚外屠同种,豺狼不与群。
击鼓骂曹瞒,声声落肝胆。
座客半惊逃,布衣真勇敢。
听史论成败,平生服汉高。
丈夫宜磊落,曹马窃人豪。
扪虱谈时务,雄才世鲜俦。
事秦谁得主,伐晋不遗谋。
单骑见回纥,军中尽失惊。
令公真健者,力战复唐京。
宾王讨武照,大义发文章。
裴相称知士,观衡失短长。
崖山悲宋祚,燕市叹朝腥。
自古谁无死,丹心照汗青。
故国流离日,扶桑去乞师。
满腔民贼恨,握笔著明夷。

连横, 战国 时期的外交策略,出自“诸子百家”中的 纵横家 ,与“ 合纵 ”对应,也作 连衡 。是张仪提出的外交策略,现在也用来泛指结盟。

中文名
连横[战国时代的一种外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