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

人物 | 历史人物 | 南宋将领、词人
艳杏夭桃两行排。
莫携歌舞去相催。
次第未堪供醉眼,去年栽。
春意才从梅里过,人情都向柳边来。
咫尺东家还又有,海棠开。
酒面低迷翠被重。
黄昏院落月朦胧。
堕髻啼妆孙寿醉,泥秦宫。
试问花留春几日,略无人管雨和风。
瞥向绿珠楼下见,坠残红。
强欲加餐竟未佳。
只宜长伴病僧斋。
心似风吹香篆过,也无灰。
山上朝来云出岫,随风一去未曾回。
次第前村行雨了,合归来。
新葺茅檐次第成。
青山恰对小窗横。
去年曾共燕经营。
病怯杯盘甘止酒,老依香火苦翻经。
夜来依旧管弦声。
台倚崩崖玉灭瘢。
青山却作捧心颦。
远林烟火几家村。
引入沧浪鱼得计,展成寥阔鹤能言。
几时高处见层轩。
总把平生入醉乡。
大都三万六千场。
今古悠悠多少事,莫思量。
微有寒些春雨好,更无寻处野花香。
年去年来还又笑,燕飞忙。
北陇田高踏水频。
西溪禾早已尝新。
隔墙沽酒□纤鳞。
忽有微凉何处雨,更无留影霎时云。
卖瓜声过竹边村。
漫天春雪来,才抵梅花半。
最爱雪边人,楚些裁成乱。
雪儿偏解歌,只要金杯满。
谁道雪天寒,翠袖阑干暖。
去年燕子来,帘幕深深处。
香径得泥归,都把琴书污。
今年燕子来,谁听呢喃语。
不见卷帘人,一阵黄昏雨。
人面不如花面。
花到开时重见。
独倚小阑干。
许多山。
落叶西风时候。
人共青山都瘦。
说道梦阳台。
几曾来。
晚花露叶风条。
燕飞高。
行过长廊西畔、小红桥。
歌再起,人再舞,酒才消。
更把一杯重劝、摘樱桃。
年年团扇怨秋风。
愁绝宝杯空。
山下卧龙丰度,台前戏马英雄。
而今休矣,花残人似,人老花同。
莫怪东篱韵减,只今丹桂香浓。
夜深残月过山房。
睡觉北窗凉。
起绕中庭独步,一天星斗文章。
朝来客话,山林锺鼎,那处难忘。
君向沙头细问,白鸥知我行藏。
芳草绿萋萋。
断肠绝浦相思。
山头人望翠云旗。
蕙香佳酒君归。
惆怅画檐双燕舞。
东风吹散灵雨。
香火冷残箫鼓。
斜阳门外今古。
少年痛饮。
忆向吴江醒。
明月团圆高树影。
十里蔷薇水冷。
大都一点宫黄。
人间直恁芳芬。
怕是九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东园向晓。
阵阵西风好。
唤起仙人金小小。
翠羽玲珑装了。
一枝沈畔开时。
罗帏翠幕低垂。
恁地十分遮护,打窗早有蜂儿。
春宵睡重。
梦里还相送。
枕畔起寻双玉凤。
半日才知是梦。
一从卖翠人还。
又无音信经年。
却把泪来做水,流也流到伊边。
旌旗依旧长亭路。
尊前试点莺花数。
何处捧心颦。
人间别样春。
功名君自许。
少日闻鸡舞。
诗句到梅花。
春风十万家。
画楼影蘸清溪水。
歌声响彻行云里。
帘幕燕双双。
绿杨低映窗。
曲中特地误。
要试周郎顾。
醉里客魂消。
春风大小乔。
万金不换囊中术。
上医元自能医国。
软语到更阑。
绨袍范叔寒。
江头杨柳路。
马踏春风去。
快趁两三杯。
河豚欲上来。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居士,生于金国, 山东东路 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 南宋 豪放派 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 苏轼 合称“ 苏辛 ”,与 李清照 并称“ 济南二安 ”。

早年与 党怀英 齐名北方,号称“辛党”。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 美芹十论 》《 九议 》,条陈战守之策。先后在 江西 、 湖南 、福建等地为守臣,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创制飞虎军。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开禧北伐 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 枢密都承旨 等职。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题材广阔又善用典故。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 稼轩长短句 》等传世。

开禧 三年(1207年)10月3日,病逝,年六十八。后赠 少师 , 谥号 “ 忠敏 ”。

中文名
辛弃疾
别名
稼轩居士、辛忠敏
性别
出生地
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
出生日期
1140年5月28日
去世日期
1207年10月3日
民族
汉族
生肖
所处时代
南宋
字号
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 号稼轩
谥号
忠敏
代表作品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美芹十论》
主要成就
豪放派词人的代表
追赠
少师
官职
枢密都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