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墨娟

人物 | 历史人物 | 费墨娟
一身憔悴倚高楼,冷暖人情懒应酬。
总觉幽怀如止水,常怀归思怕新秋。
砧声烟外催何急,笛韵风前兴最悠。
安得俗缘抛却尽,名山大泽任遨游!。
韶光转瞬又新秋,暑退凉生到处幽。
每恨病多难出户,只缘骨傲不随流。
药炉经卷消长昼,琴韵书声伴小楼。
识得红尘原是梦,此生名利懒为谋。
秋光萧瑟亦心安,挑尽银釭到夜阑。
唧唧虫声鸣石砌,沉沉花影压雕栏。
人因病久寒先觉,诗为愁多句更酸。
遣闷呼童携酒盏,自斟自饮自寻欢。
月钩斜上夜迢迢,瓜果当筵冷露飘。
天为佳期长玉漏,人传绮语度银桥。
一年离别情难尽,片刻团圆恨亦消。
底事神仙难免俗,也同儿女赋桃夭?。
更深女伴好相邀,争说双星会鹊桥。
风逼画栏纤月落,露侵罗袂彩云飘。
休言愁恨成千古,犹得欢娱此一宵。
人世可怜零落后,茫茫何处赋大招?。
惆怅光阴指一弹,卷帘枫叶又飘丹。
香消猊鼎烟犹袅,酒热银铛漏已残。
几阵雁声惊短梦,一庭花影上朱栏。
披衣起步荒园里,风静枝头露未干。
连朝暑气已全收,转瞬驹光不可留。
篱菊花开知换节,庭梧叶落又临秋。
真情伤我惟离别,俗事劳人是应酬。
况值沧桑今世局,我心日日只萦愁。
去年离别陇头东,芳信而今总未通。
玉萼应开冰雪里,香魂常驻水云中。
灞桥吟兴豪犹在,庾岭行踪梦已空。
不识窗前春到否,江南江北问飞鸿。
几度相思系梦魂,黄昏伫立倚柴门。
月明深院怜清影,香断孤山认旧痕。
独有寒枝依曲槛,却无芳讯到荒园。
信知鹤亦添惆怅,尔我幽怀孰共论?。
纵观世界起长愁,物换星移恨且悠。
便是有心多感慨,那堪开口问沉浮?茫茫大陆如棋局,耿耿私怀抱杞忧。
理乱不闻时不晓,闲情让与水中鸥。
千林落叶舞婆娑,冬景无聊可奈何?几处冰花摧草木,数声腊鼓动星河。
避寒今我常垂幕,为国谁人肯执戈?天子无愁终有福,承平转瞬播讴歌。
难将消长问阳阴,举目金瓯感莫禁。
除弊恨无三尺剑,纾怀聊借一张琴。
普天谁献平戎策,绮阁犹怀报国心。
身是女流空有志,出师二表且长吟。
韶光弹指岁将阑,霜染枫林树树丹。
梅影参差分外瘦,竹枝黯淡个中寒。
数行锦字传来易,一曲阳春和到难。
安得湖山佳胜地,与君事业寄鱼竿。
消磨气概鬓成丝,况遇年荒岁歉时。
积恨已深何日遣?怀愁难诉别人知。
携壶漫醉将完酒,搦管闲抄未定诗。
愧我御穷无善策,典衣卖画强支持。
年荒莫谓少馀资,蔬水家风乐自宜。
破倦拂笺临晋帖,消闲倚枕诵唐诗。
向人羞说愁盐米,任命何须问筮龟。
且喜一窗秋色好,橙香橘绿菊黄时。
光阴虚度几重阳,历历回思付故乡。
霜逼枫林千树赤,风催菊蕊一篱黄。
诗情不管人情乱,游兴聊同酒兴狂。
此日登高临绝顶,尘寰俗虑已全忘。
一天秋讯又重阳,无限羁愁客念乡。
满径翻飞枫叶赤,半篱灿烂菊花黄。
白衣送酒人何在,乌帽随风兴太狂。
折得茱萸频眺望,家山故事未能忘。
登高纵览蹑龙岗,到此开怀万虑忘。
胜地清游嫌日短,芳辰雅会寄情长。
千林红叶堪描画,三径黄花可泛觞。
愧我才疏如袜线,强承佳韵报诗囊。
灭魏吞吴志岂灰,此身本为报恩来。
可怜天定三分国,空负先生盖世才。
两代忠勤难尽述,千秋想象不胜哀。
中原恢复成虚愿,长使英雄泪满腮。
话到归期百感煎,欲留无计意缠绵。
魂销玉笛离亭外,泪洒孤帆古渡前。
飒飒西风黄叶地,蒙蒙寒雨暗云天。
不知此别何时会,目断乡山隔野烟。

费墨娟,幼名绳绳,女, 阳新县 湋源口镇尧治村人,阳新晚清时期著名女诗人。生于1869年1月(清代同治七年十二月),殁于1915年9月3日(民国四年七月二十四日),有《二如阁诗抄》手抄本传世。1915年(中华民国4年),费墨娟因病逝于家中,享年46岁。

中文名
费墨娟
职业
晚清时期著名诗人
性别
出生地
湖北省阳新县韦源口镇尧治村
出生日期
1869年1月
去世日期
1915
民族
汉族
所处时代
清朝
代表作品
著有《二如阁诗抄》《花月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