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

人物 | 历史人物 | 公安派代表人物
华阳巾子碧绦环,紫府帘前旧押班。
阿母筵头争一掷,醉中输却小蓬山。
夜深仙犬吠花关,私过云英与玉环。
天上看来偷律重,玉桃一颗谪人间。
扫断红霞陌上尘,青鸾白凤集仙真。
吹笙捣药皆厮品,要作蓬山骂坐人。
光碧堂前催赐衣,少年天女弱腰围。
而今花样新奇甚,不用银河织锦机。
云石村中且卜庐,凭君为买一峰馀。
全栽芝菊为疆界,尽写云岚入券书。
门对仙童浇药地,巷通毛女浣花渠。
閒中每爱天台去,好与刘晨閒屋居。
一溪才顺一溪湾,一尺才过一丈还。
船子已愁箭括水,儿童又指帽儿山。
芦花枝上水痕新,南市东村打白鳞。
只在梁山山背面,梁山何苦不离人。
武溪葱翠独称梁,正望黄山一点苍。
三日风头两日雨,谢公昨夜拜梁王。
侬家生长在河干,夫婿如鱼不去滩。
冬夜趁霜春趁水,芦花被底一生寒。
云树萧然丈石居,清罍遥夜荐霜蔬。
佳言屡似飞香屑,往事真如绎故书。
窗外影閒双睡鹤,灯前手冷一编鱼。
寒花瘦竹差相得,白首承明梦亦疏。
湖柳侵街水接门,东风缬缬澹微温。
久乘下泽无官韵,乍著红衫有摺痕。
皓首赪颜俱入市,碧芽新鸟又成村。
归来且坐梅花下,倒却鹅黄四五樽。
洗头盆下撷芝苗,古洞深松话寂寥。
仙迹久湮无后辈,游人逆数即前朝。
身轻眼豁肠皆换,月冷烟清梦亦遥。
见说乳泉甘似酒,扪萝亲与试云瓢。
玉井前头乳穴重,奚儿聊以一瓯从。
空崖壁冷长留雪,古屋云昏尚锁龙。
明月自升千尺岭,道人閒说五株松。
瀑帘洞下真官老,占断林泉是此峰。
年年三月飞桃花,楚王宫里斗繁华。
云连蜀道三千里,柳拂江堤十万家。
丹楼绣幌巢飞燕,青阁文窗起睡鸦。
鸦归燕语等閒度,不记江城春早暮。
东风香吐合欢花,落日乌啼相思树。
王孙挟弹郢门西,少年借客章台路。
少年矫矫名都儿,雕鞍朱勒黄金羁。
采桑陌上青丝笼,红粉楼中白纻辞。
白纻绿水为君起,青春环佩如流水。
东城丝管接西城,相府豪华压朱邸。
侠客飞鹰古道傍,佳人卖笑垂杨里。
垂杨二月隐朱楼,家家宴喜楼上头。
綦舄喧阗朝送酒,管弦嘈杂夜藏钩。
繁弦急管夜初阑,惜花少女怨春残。
桃花滟滟歌成血,兰炷漫漫火送寒。
晓风杨柳菖蒲浦,秋月梧桐金井栏。
秋月春花无断绝,门前郁李九回折。
愿作阳台雨后云,谁怜洛水风中雪。
阳台洛水梦空长,那似倡家玳瑁床。
选得东家佳姝妹,却延西第好儿郎。
织成锦席迷蝴蝶,种得青梧栖凤凰。
游人恋恋无穷已,踏遍江城春万里。
只解宾从集似云,那惜年光去如矢。
花开花落迥生愁,郢树鄢云几度秋。
霍氏功名成梦寐,梁王台馆空山丘。
荣枯翻复竟何言,昨宵弱水今昆崙。
无人更哭西州路,有雀还登翟氏门。
汉恩何浅天何薄,百年冠带坐萧索。
昔时嘘气成烟云,今朝失势委泥砾。
青娥皓齿嫁何人,金床玉几为谁作。
已矣哉,归去来。
楚国非无宝,荆山空有哀。
君看《白雪》、《阳春》调,千载还推作赋才。
玉殿莲筹夜未央,内人传旨出昭阳。
朝来刚赴西宫约,莫遣经筵进讲章。
信美此土兮,乐而忘死。
彼国之人兮,爱贤好士。
彼国之王所与游者何人兮,华胥之君臣,西方之父子。
彼国无劫数等量兮,不知者以为自酉而开,至卯而止。
于是醉君闻石公名,乃召以为客卿。
官道上,尘昏昏。
邮舍中,气煴煴。
夹道如火益膏薪。
枯鱼失水噞其唇。
华山君,岂不闻。
濡笔雨,和墨云。
十丈莲焦玉女嗔。
乘风自振潇湘裙。
夜半浇我洗头盆。
秋橘绿成行,方书白满架。
君非韩伯休,胡乃不二价。
去年短褐辞乡里,游来半载声名起。
参苓如山信手空,门前冠带若流水。
长安医士乱于府,个个乌纱似老鸦。
谁似丰城李公子,谈笑直揖五侯家。
朝卖药,晚致身。
大妇喜,小妇嗔。
席未温,呼先生。
穷冬夜冷兰烟黑,死字传来听不得。
白日谁昉鬼射人,昏荒颇怪天如墨。
忆昨与君发长安,白齿青眉吐肺肝。
小杯击筑大杯舞,优儿牙板角盘盘。
别来愁绝湘鳞字,蜡花笺子无高翅。
铜雀台边万缕肠,馆娃宫里千行泪。
麒麟蹶地青鸾叫,不得生书得死报。
帝前金管岂无人,何必如花一年少。
天公错注不回头,银匣沉沉地下愁。
漳水万年嘶石马,虎号龙愁两废丘。
垂头再哭哭声哑,长夜幽幽悲逝者。
破玉锤珠可惜人,天何言哉无知也。
三哭眼酸泪枯欲流不得流,焚香告天愿天为我开咽喉。
颜渊鲁高士,胡为三十一而死休。
灵均楚直臣,云何枯槁江潭望君门而媒蹇修。
云何为而投阁,贺何为而赋楼。
渴何为而病马,癞何为而疾牛。
龙何愚而触网,鳌何细而随钩。
山何卑而成水,海何升而为丘。
圣者不能言,愚者不能忧。
释迦与老子,眯矇双白头。
即如王子声,高第十二秋。
穷年只淹蹇,低眉拜督邮。
谗言复间之,刺心如戈矛。
缠棺布三尺,栖身土一抔。
嗟乎子声,汝生不能一日牙牌黑须拱手长安道,又不能拂衣故园补缀先人草。
万里迢遥魄伴魂,一具瘦骨官送老。
福君何其薄,夺君何其早。
和氏空有泣,楚国无以宝。
天不平,地不平,吁嗟乎王子声。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男,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 湖北省 公安县)人。

万历 二十年(1592年) 进士 ,历任吴县知县、 礼部 主事、 吏部 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

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 前后七子 摹拟秦汉 古文 ,亦反对 唐顺之 、 归有光 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 性灵说 。与其兄 袁宗道 、弟 袁中道 并有才名,史称公安三袁,由于三袁是 荆州 公安县 人,其文学流派世称“ 公安派 ”或“公安体”。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九月初六日(10月20日)遽然去世,终年四十三岁。

中文名
袁宏道
国籍
中国
职业
文学家
性别
出生地
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
出生日期
1568年12月23日
去世日期
1610年10月20日
所处时代
明朝
字号
袁中郎,袁无学,袁石公,袁六休
代表作品
《袁中郎全集》《徐文长传》《袁中郎集笺校》
主要成就
公安派代表人物
主张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兄弟
兄袁宗道、弟袁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