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都剌

人物 | 历史人物 | 元代著名诗人,代表作《寒夜闻角》
故人久不见,怅望思迟留。
白雁寒沙月,黄云老树秋。
风霜侵客鬓,鼓角入边愁。
满目关河兴,登临倦倚楼。
借得茅山鹤,乘风飞上天。
江声近九里,客路已三千。
禁阙红云上,家乡碧海边。
待闻金马诏,复见玉堂仙。
番阳秋水落,白下买船还。
远梦惊新雁,归帆识旧湾。
打碑过荐福,携酒看芝山。
却忆曾游处,清溪万柳间。
才入金川境,行行望眼赊。
乱山迷驿路,一水护人家。
地僻民安业,官清县少衙。
江东贤令尹,心地似梅华。
京口石彭泽,诗怀似鹤形。
苍天容老健,白发照江清。
夜鼎薰鸡舌,秋袍织凤翎。
醉扶绿玉杖,应望石头城。
高树日停午,斜飞燕子风。
一身千里外,孤馆万山中。
作客辞家久,闻人问岁丰。
村村桑柘柳,羸马厌西东。
长日重门静,幽居曲径深。
开樽临沼上,移席就檐阴。
竹乱鸟声散,萍开鱼影沉。
能文李公子,抱膝但长吟。
卜筑长江上,回峰晚更奇。
山村猿索饭,竹屋鹤听棋。
云护烧丹灶,泉香洗药池。
道人足高兴,不许俗人知。
粥鱼声已罢,日暮掩柴扉。
送客月在地,出山云满衣。
灯明闻犬吠,松暗见萤飞。
深夜长廊静,多应独自归。
木落岁时晏,黄云欲雪天。
买舟河下客,立马渡头船。
野迥风欺帽,天寒袖裹鞭。
夜眠三鼓后,晓发五更前。
御史传天语,飞霜到海垠。
浙江潮似雪,闽土腊如春。
孤客见明月,乱山愁远人。
何时动归兴,家有白头亲。
楚帆风一叶,此去几时还。
日暮汉江碧,雨晴湘竹斑。
边声连草木,野色动荆蛮。
决策平徭后,归心北固山。
万事归来好,淮阴二亩园。
教儿书满架,过客酒盈樽。
野水到门外,渔船系树根。
除书下霄汉,坐席恐难温。
幽居有真趣,何必在山村。
楚竹深藏屋,淮河直到门。
钓丝鱼浪细,书帙燕泥昏。
吟笑坐终日,佳期谁与言。
残雪复残草,凄风吹未消。
王孙去不返,魂魄有谁招?往事皆如梦,无人问早朝。
荒陵斜照里,松柏晚萧萧。
人道省郎好,簿书清昼閒。
惟公不自喜,忽尔要思还。
酒债西湖路,归心北固山。
閒愁且抛却,莫遣鬓毛斑。
元宵能几日,君去独何心。
县市春灯乱,山村夜雪深。
乡情犹越分,诗句尽唐音。
后会逢寒食,晴光满树林。
佛宫天上有,人世见应稀。
客遇钟鸣饭,僧披御赐衣。
青春忘蝶梦,白日说龙飞。
遥忆宸游处,金莲照夜归。
御史紫骝马,今朝行且嘶。
远烟芳草露,细雨落花泥。
蹋月饮淮水,随云过汴堤。
遥思乡旆日,晓立听朝鸡。
城市多骢马,清游有几人。
山灵飞白雨,朝士说红尘。
云起钟楼暝,桃开野寺春。
上人归太晚,谁主复谁宾。

萨都剌(公元1272年或1300年-1355年),字天锡,号直斋,回族,元代著名诗人、画家。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 雁门 (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 侍御史 ,左迁 淮西 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雁门才子。

萨都剌早年家境贫困, 但是萨都剌聪慧灵敏,文学资质异于常人。公元1327年,萨都剌考取了进士,次年七月,担任镇江路录事司达鲁花赤一职。公元1331年,萨都剌被调往江南一带,担任江南行御史台掾史一职。任职期间,萨都剌前往过吴楚、荆楚、幽燕、上都等地,并且结交了 张雨 、马九皋等知名学者。纵观萨都剌仕途生涯,他曾先后担任过江南行台侍御史、淮西北道等多职。晚年间,萨都剌在杭州一带居住。

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富有生活实感,描写细腻,贴切入微。也有些作品反映民间疾苦,揭露社会黑暗,如《大同驿》、《黄河月夜》、《鬻女谣》、《织女图》等。还有些诗反映了人民向往和平,反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反战思想,如《 过居庸关 》、《题画马图》等。诗风清丽俊逸,文辞雄健,间有豪迈奔放之作。

萨都剌写词不多,但颇有影响,《念奴娇·登石头城》、《满江红·金陵怀古》为代表作。后人誉之为"有元一代词人之冠"。

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中文名
萨都剌
外文名
Sa’dal—Allāh
国籍
中国
职业
文学 诗人
性别
出生地
雁门(今山西代县)
出生日期
1272年
去世日期
1355年
民族
回族
所处时代
元代
字号
字天锡,号直斋
代表作品
《寒夜闻角》、《伤思曲·哀燕将军》、《鬻女谣》、《征妇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