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

人物 | 历史人物 | 清朝初年词人
芙蓉殿俯御河寒,残月西风并马看。
十里松杉清绝处,不知晓雪在西山。
边月无端照别离,故园何处寄相思。
西风不解征人语,一夕萧萧满大旗。
红桥夹岸柳平分,雉兔年年不掩群。
飞放何须烦海户,郊南新置羽林军。
分弓列戟四门开,游豫长陪万乘来。
七十二桥天汉上,彩虹飞下晾鹰台。
池上闲房碧树围,帘纹如縠上斜晖。
生憎飞絮吹难定,一出红窗便不归。
山色江声共寂寥,十三陵树晚萧萧。
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
白檀山下水声秋,地踞潮河最上流。
日暮行人寻堠馆,凉砧一片古檀州。
望里蓬瀛近,行来阆苑齐。
晴霞开碧沼,落月隐金堤。
叶密莺先觉,花繁径不迷。
笙歌回辇处,长在凤城西。
雄关阻塞戴灵鳌,控制卢龙胜百牢。
山界万重横翠黛,海当三面涌银涛。
哀笳带月传声切,早雁迎秋度影高。
旧是六师开险处,待陪巡幸扈星旄。
酒醒池塘耿不眠,帐纹漠漠隔轻烟。
溪风到竹初疑雨,秋月如弓渐满弦。
残梦远经吹角戍,明河长亘衣天。
哀蛩饯晓浑多事,也似严更古驿边。
地涌西山脉,名标禁御泉。
百层飞作雨,万顷汇成渊。
润下终归海,源高却自天。
萦烟来树杪,带雪落云边。
隐见瑶光曳,琤苁佩响传。
红栋桥宛转,乌榜棹洄沿。
星汉随湾泻,楼台倒影鲜。
蛟龙蟠翠岛,雁鹜起琼田。
镜面晶荧合,珠痕荡漾圆。
翠流初放荇,娇拥半开莲。
睿赏悬孤鉴,馀波溢九璇。
那居真有庆,鱼藻在诗篇。
龙盘凤翥气佳哉,东指斋宫玉辇来。
影入松楸仙仗远,香升俎豆晓云开。
盛仪备处千官肃,神贶乘时万马回。
豹尾叨陪须献颂,小臣惭愧展微才。
身向咸池榜末光,三危露暖不成霜。
金铺照日初涵影,玉求生烟别作香。
地接蓬莱通御气,波翻豆蔻散朝凉。
微臣幸属赓歌日,愿借如川献寿觞。
鱼鳞雁齿镜中开,溅沫为霖遍九垓。
不用劫灰求仿佛,便从天汉象昭回。
桑坛法驾乘春转,鹤禁仙镳问寝来。
遥祝海隅同帝泽,年年长听属车雷。
六龙初驻浴蓝天,碧瓦朱旗共一川。
润逼仙桃红自舞,醉酣人柳绿犹眠。
吹成暖律回燕谷,散作薰风入舜弦。
最是垂衣深圣德,不须词笔颂甘泉。
清时礼乐萃朝端,次第郊原引玉銮。
河岳千年归带砾,寝园三月拜衣冠。
便从畿甸亲民隐,更启神泉示从官。
非独炎灵钟坎德,恩波深处不知寒。
岧峣铁凤锁琳宫,亲侍銮舆度碧空。
圣主岂因崇象教,宸游直自接鸿蒙。
远山雪有一峰白,别浦枫余几树红。
天意不教常肃杀,伫看宇宙遍春风。
红楼高耸碧池深,荷芰生凉豁远襟。
湖色静涵孤刹影,花香暗入定僧心。
经翻佛藏研朱荚,地赐朝家布紫金。
下马长堤一吟望,梵钟杂送海潮音。
相风微动九门开,南陌离宫万柳栽。
草色横粘下马泊,水光平占晾鹰台。
锦鞯欲射波间去,玉辇疑从岛上回。
自是软红惊十丈,天教到此洗尘埃。
是处垣篱防绝塞,角端西来画疆界。
汉使今行虎落中,秦城合筑龙荒外。
龙荒虎落两依然,护得当时饮马泉。
若使春风知别苦,不应吹到柳条边。
12345678910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 叶赫那拉氏 ,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满洲 正黄旗 人,清朝初年词人。

十七岁入 国子监 ,被祭酒 徐元文 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 康熙 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 通志堂经解 》,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 通志堂集 》《 侧帽集 》《 饮水词 》等。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

中文名
纳兰性德
原名
纳兰成德
职业
词人
性别
出生地
北京
出生国家
出生日期
1655年1月19日
去世日期
1685年7月1日
民族
满族
生肖
所处时代
清朝
字号
字容若号楞伽山人
代表作品
《通志堂经解》、《侧帽集》、《饮水集》、《渌水亭杂识》等
主要成就
清词三大家之一
旗籍
满洲正黄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