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士钊

人物 | 原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四时芳意闹园林。
解语独知音。
秋菊愿栽苋腹,芙蓉却有椿心。
问君何往,明年春到,试约同斟。
倘得呼花佐饮,从兹五亩墙阴。
正衔烟,登阶拄杖,遥呼在家否。
卅年老友,却意态依然,风味相守。
健谈强记谁堪右。
旧事频回首。
可记得、觉庐同卧,胡床横左肘。
似君作计定先归,流连只为我,新来非久。
殊未料,贼飞到,累君奔走。
知君有、故庐别榻,惭不是、南洲高士后。
但梦见、一灯风雨,深宵空僝僽。
一夜风催候雁来。
依微山色接天涯。
月低天晓与君偕。
前岁厓门伤远道,今朝桂海堪清埃。
几多人事重徘徊。
漓江东下三十里,却惹相思横驶。
奇勇忽逢南八面,山若千条飞矢。
如此苍凉,李家村畔,道是英雄垒。
址荒人去,数行松树迤逦。
者是当日风云,松坡血泪,一碧成寒泚。
同里后贤黄霸裔,指点宏规新起。
山月溪流,夜寒籁寂,并说诗情美。
国忧乡梦,一时奔迸如水。
一掠斜阳,双栖破屋,牵来细细闲愁。
疑是秋心,教成此豸西游。
桂林铺遍孱颜石,问香泥、何处搜求。
只怜他、小小身裁,随分勾留。
当初玳瑁梁间语,纵玉人难解,犹自凝眸。
明月流光,依稀梦见高楼。
于今同作天涯客,却无须、认取帘钩。
祝明年、旧社春归,偕返江洲。
昨夜倦游人静后。
悄悄归来,烛影成虚牖。
欹卧恹恹如中酒。
一编斜照书镫手。
徐吐烟环猜不透。
相背无言,未见星眉秀。
莫向深宵回恨首。
来朝准拟情依旧。
天意微秋,庭阴乍晓。
桂林风气行人早。
未须骑马听朝鸡,叩门却有吟朋到。
几树红英,一窗翠筱。
诗心漫逐游丝绕。
除愁除梦不求醒,叫醒稍恨莺儿噪。
何故桂山多洞,此情渺渺难知。
当年海底刷泥时。
鱼龙全不见,风雨尚依稀。
连我吟魂冲去,只留诗骨空支。
孱颜乱石恼人思。
西流何日又,化看万珊枝。
一样西风吹急角。
凭藉千峰天外削。
出山原是过来身,伤心苦忆渝州郭。
野田都是雀。
向谁诉说金丸恶。
算桂林、却饶风景,稍把新词琢。
老气如君仍索寞。
万斛风情何处着。
吾行却曲尚难前,荒荒兰芷辞空托。
穷途思旧约。
双门朝外应如昨。
待秋高、归寻残句,还与君同作。
欲待归时还未去。
一月羁留,人去西江鲁。
曾记别时君细语。
清湘已乏滋兰处。
雁讯衡阳传几度。
劝养幽姿,凭藉南山雾。
梦里深深啼杜宇。
问君今日能行否。
渐觉得、诗将人恼。
余事拚挡,另抒怀抱。
总是伤心,暗随雁影催秋老。
为春欺惯,却愁见,青青草。
况草自多情,也不定、斜阳扶好。
昏晓。
望长安不见,此去故乡仍渺。
清漓纵妙。
佳山水、曾经非少。
也会得、兴尽归来,索君等、还同幽讨。
只不许相惊,新换词人嘴爪。
两月词功,百年心事,放怀寄与先生。
西江万山都秀,不为吾青。
只依旧愁心,镇无聊、减字偷声。
记东阳客,诗成每忆,卧省飘零。
如君秀韵天成。
静石湾、问添几许铿鍧。
汪伦来否,踏歌又是何情。
计四十年间,风云过、浮世浮名。
老来赢得,赏奇析丑,与世无争。
陆川年少,想入高寒。
三四卷、诗心照我,两千载、古调谁弹。
微觉得、种柳江边,秋气弥山。
论交江海年年。
临桂双缘。
此又是、一时朱吕,学到处、重振骚坛。
愧相逢、端复高名,七字难殚。
三十年前,乍移胡鼎,而翁曾此蜚腾。
顾我西来,晚岁试初程。
早知今日河山碎,似应惜、当年身手轻。
只吾家清白,臣戎半个,也负平生。
便欲一帆归去,几多鼠牙雀角,恼乱无形。
我自闲闲,忧乐总难名。
时危纵作菟裘想,问墟落、桑麻孰与成。
仗尔曹著力,家仍芒屩,门有书声。
剪取吴淞,期荡尽、虾鱼踪迹。
谁不道、饥餐渴饮,精忠无斁。
千万斯年亡国恨,一千四百横戈日。
莫伤怀、行戍未归休,风云急。
大小战,铁军力。
江海意,张公惜。
只传杯马上,笑谈今夕。
一片图存乾净土,三年制泪潇湘客。
叹书生、橐笔兀无聊,看山色。
轻漾波心,乱撑山骨,漓江如此风烟。
第一番游,似曾往日留连。
鹜翁昔擅杉湖胜,只今朝、冷绿堪怜。
更无须、问讯西岩,龙隐何边。
平生师友飘零尽,独石林无恙,逸趣遥传。
临桂风流,番禺一老蝉联。
悔迟仍费江郎笔,总输君、绝妙词笺。
谩相惊、谁咏杨花,见赏坡仙。
回雁峰前花事尽,尽处概生愁。
雁讯来时人倚楼。
未到意先秋。
闻说衡山僧院静,临去反迟留。
为恐衡山最上头。
窥得见,破湘州。
红楼当日何人到。
空说潇湘门馆好。
梦回微觉一庭幽,也是一生清静晓。
莺声日日催人老。
松砌闲花开落早。
算来几日便相离,我去樱花又谁恼。
西郭千峰慭慭浮。
沉沉物色桂林秋。
劙人旧地种新愁。
雨带深青描树影,风吹空碧染江流。
甲山村外又登楼。
平生疏懒,尽意中山水,眼前放过。
一到桂林形势异,硬把千峰围我。
南郭子綦,枯容憔色,隐几堪同坐。
嵯峨如画,苍玉纵横堆垛。
曾记安石当年,从容蜡屐,准拟云间卧。
雁荡环城今日事,临绝曾无一个。
却羡于湖,靖江作帅,水调声声破。
东还海道,旧约重寻差可。
12345678910

章士钊(1881-1973),字行严,笔名黄中黄、青桐、秋桐,1881年3月20日生于湖南省善化县(今长沙市 )。曾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段祺瑞政府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

清末任上海《苏报》主笔。1911年后,曾任 同济大学 教授,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农业学校校长,广东军政府秘书长, 南北议和 南方代表。新中国成立后为著名民主人士、学者、作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第二任馆长,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

中文名
章士钊
外文名
Zhang Shizhao
别名
字行严,笔名黄中黄、青桐、秋桐
国籍
中国
职业
教育家、政治家
性别
出生地
湖南省善化县
出生日期
1881年3月20日
去世日期
1973年7月1日
民族
汉族
代表作品
《征聘农业专家特告》
毕业院校
东京正则学校,阿伯丁大学
主要成就
将逻辑学传入中国
职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文学运动
南京陆师学堂
创办报刊
《民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