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蟾

人物 | 历史人物 | 南宋金丹派南宗的创派人
人在犁锄烟水乡,结茅高卧小松岗。
敕封真静先生号,一卷仙经一炷香。
贵溪一尉隐家山,静结茅庐三两间。
九十岁时尸解日,时人犹见是童颜。
筑著成都人姓刘,丹成蜕迹入罗浮。
琼楼数纸御书在,虚静先生已掉头。
笑把铜章尹汉中,隐山斗米显神功。
魏兵四畔临河岸,弹指波心万丈峰。
数千里外露阳神,丹灶灰寒结紫云。
两虎归林人不见,数枝茵草鹤穿坟。
丹书玉札隐琅函,云几飞空鹤几骖。
告别门人归去后,夜来素月落寒潭。
炯炯双眸古老锥,手提向上大钳锤。
蓦然寻著钟离老,捉住长髯问是谁。
学诗有似学仙难,炼句难于学炼丹。
换骨脱胎君有诀,炷香特特扣诗坛。
碧眼何须青白为,冰辞雹语不吾欺。
君看衮衮腰金者,曾见骚坛大将谁。
楼上疏钟撞月明,五云影里一声声。
九天星宿皆朝斗,人世晓鸡浑未鸣。
苦海无船渡,众生到岸难。
劝君齐著力,结取万人欢。
弃儒为见儒多误,学道缘吾道化贤。
且把功名权架阁,抱琴随我去修仙。
仙翁栖紫霞,颜童鬓不华。
客来问玄机,笑指菖蒲花。
十月十四夜,灯寒燄寸长。
披衣临曲水,把笔向清霜。
月透诗情冷,风吹醉面凉。
故人知得否,空断早梅肠。
绛宫无事绝尘埃,坎虎离龙战几回。
白雪飞空铅蕊绽,黄云覆鼎汞花开。
龟蛇抱一成丹药,乌兔凝真结望胎。
夜半瀛洲寒月落,冷风吹鹤上蓬莱。
困兽犹强剑未红,少年羞见白蘋风。
心寒赤县神州远,兴入胡庭沙漠浓。
谁谓阿蒙犹洛下,未应老亮更隆中。
年来弓矢浑无用,只好江头射暮鸿。
舞拍歌声妙不同,笑携玉斝露春葱。
梅花体态香凝雪,杨柳腰肢瘦怯风。
螺髻双鬟堆浅翠,樱唇一点弄娇红。
白鸥不入鸳鸯社,梦破巫山云雨空。
林间一径似惊蛇,中有禅关隐紫霞。
烟锁苍松遮寺额,风摇翠竹撼檐牙。
客来寂寞盘香穗,饭罢从容瀹茗花。
到此徘徊归去晚,夕阳挂树一声鸦。
满堂冷静爽精神,不著人间一点尘。
檐鹊噪风呼薄晚,庭花飘露落残春。
华胥上国今无梦,龙汉元年古有身。
香篆飞从窗外去,云梢孤鹤唳何人。
嗟予尚未发星星,今日杯茶归雁亭。
几见霜翎巢白草,数行云足篆青冥。
方将寄字来苕霅,莫便翻身过洞庭。
握手亭前话今古,仇池仙墨有馀清。

白玉蟾(1134~1229), 原名葛长庚,字白叟、如晦、以阅、众甫,号海琼子、海蟾、云外子、琼山道人、海南翁、武夷翁,世称紫清先生。 北宋 琼管安抚司 琼山县 五原都显屋上村(今海南省琼山县石山镇典读村)人。

6岁丧父,母改嫁 澄迈县 白家,改名白玉蟾(白出生时,母梦有白色蟾蜍入怀)。7岁能赋诗,12岁应童子科落第,渐厌恶科举仕途。南宋 绍兴 十九年(1149年),16岁时离家云游,养真于 儋州 松林岭 。23岁只身渡海到大陆各地求师。最后入住 武夷山 止止庵 ,师从道教南宗四世祖 陈楠 ,尽得其道术。并遵师命至 黎母山 遇真人授“上注法篆洞法玄累诀”,创立道教南宗宗派。

嘉定 年间(1208~1225年),诏入 太乙宫 中,为皇帝讲道,被封为紫清明道真人。后往来名山,行踪莫测。 绍定 二年(1229年),卒于 盱江 (今江西省境内,一说卒于今海南省定安县文笔峰)。是海南历史上第一位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名人。

中文名
白玉蟾
别名
葛长庚,海琼子,紫清明道真人
国籍
南宋
职业
道士、诗人
出生地
琼州(今海南)
出生日期
1194年
祖籍
福建闽清
民族
汉族
信仰
道教
字号
海琼子
代表作品
著有《海琼集》、《道德宝章》、《罗浮山志》等书。
主要成就
南宋金丹派南宗的创派人,“南宗五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