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蟾

人物 | 历史人物 | 南宋金丹派南宗的创派人
道人家在海之南,来访庐山老万庵。
露柱灯笼同请举,僧堂佛殿总和南。
山河大地自羣动,蠢动含灵共一龛。
虀瓮里鱼淹未死,此香炷向活瞿昙。
风悲兮花落,鸟哀哀兮水簌簌。
水寒兮石苍,幽人自感兮惸独。
古洞兮枯木。
我方一枕午风眠,君正然香未解船。
知问无爲三不答,广咨王母几寥然。
分明翠竹黄花意,何必红铅黑汞篇。
寄语鹤林老居士,甚时叱鹤过西川。
草青兮烟冷,山苍苍兮水楚楚。
山深兮地僻,青鸟不来兮凄苦。
断烟兮荒草。
青红白黑欠中央,闻道西人已大方。
二十一人田下电,阿谁访之詹仲皇。
芝田长相依,瑶池长相随。
云泥共悲欢,生死同襟期。
行啄林莽间,断翅谁与医。
往者不可复,病者不得飞。
极目青云中,临风翘以思。
思深不复啄,一唳天容悲。
夕阳花木丹青活,烟月山林水墨昏。
碧缕倦飞萦宝鼎,红波惊涨溢金樽。
掀髯醉接君谟笔,击缶吟招子美魂。
因逐尚方双舄至,亦随桃李入春园。
丹枫陨叶纷堕飞,撩拨西风尽倒吹。
云外飘飘呼莫回,四方沉冥鴈爲悲,辞柯一去遐不归。
已判此秋长别离,生者有尽死有期。
凭高望远深相思,手挥丝桐送斜晖。
昼潮夜汐大江东,江上东南宝刹雄。
饭了从容陪海月,禅余宴寂享松风。
主宾无间诸尘浄,心目相忘万象空。
橙熟手香吟笔滑,余情渺在夕阳中。
夜静无云月似银,清宵鹤唳一伤神。
子期玉骨寒於雪,世上知音能几人。
七闽多山水,两淮好风月。
潇湘之烟云,巴广之雨雪。
收拾归武林,细与令师说。
屋头除却数条椽,政好临风对月眠。
行客只从门外过,岂知屋里有青天。
重楼复屋枕层崖,想有残碑锁翠苔。
但见苍山如壁立,不知绿水自何来。
岩花满眼红而紫,谷鸟呼名去复回。
便欲买舟从此隠,岂惟一处子陵台。
六月泉声带雨寒,斜阳染出淡红山。
白云无恙青枫老,不见龚刘振锡鐶。
云去云来几点星,城头画鼓转三更。
草深萤聚浑成磷,月暗鹤飞惟有声。
何处夜航鸣橹过,沧江如镜烟半破。
忽然长啸惊沙鸥,飞入前山不留个。
峡畔寻常有虎踪,峡中闻说有蛟龙。
心知峭壁生如剑,目送清波去似弓。
绕树尽皆青薜荔,举头忽见白芙蓉。
西风爲我吹残酒,最喜千峰翠色浓。
一一须梢一雾珠,晓来雨意尚踌躇。
落花也避东风恶,水面相驱嚲向隅。
山风凄冷山木悲,虎不敢啸鬼夜啼。
溪声暗绕苍苔路,翠羽丝毛寒不栖。
幽人此时楼上立,叶照松梢露珠泣。
有酒欲饮饮不成,月华缥缈烟光湿。
峡口青门束碧流,天生双剑割清秋。
可怜柳叶黄如此,曾见芦花白也不。
本意买舟归楚国,此行爲砚访端州。
渴来欲吸三江水,洗出胸中万斛愁。
红楼贮飞琼,夜夜令人忆。
回盼千山外,天远暮云碧。
西风白芙蓉,往事殆陈迹。
爲我收眼缬,织得愁成疋。

白玉蟾(1134~1229), 原名葛长庚,字白叟、如晦、以阅、众甫,号海琼子、海蟾、云外子、琼山道人、海南翁、武夷翁,世称紫清先生。 北宋 琼管安抚司 琼山县 五原都显屋上村(今海南省琼山县石山镇典读村)人。

6岁丧父,母改嫁 澄迈县 白家,改名白玉蟾(白出生时,母梦有白色蟾蜍入怀)。7岁能赋诗,12岁应童子科落第,渐厌恶科举仕途。南宋 绍兴 十九年(1149年),16岁时离家云游,养真于 儋州 松林岭 。23岁只身渡海到大陆各地求师。最后入住 武夷山 止止庵 ,师从道教南宗四世祖 陈楠 ,尽得其道术。并遵师命至 黎母山 遇真人授“上注法篆洞法玄累诀”,创立道教南宗宗派。

嘉定 年间(1208~1225年),诏入 太乙宫 中,为皇帝讲道,被封为紫清明道真人。后往来名山,行踪莫测。 绍定 二年(1229年),卒于 盱江 (今江西省境内,一说卒于今海南省定安县文笔峰)。是海南历史上第一位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名人。

中文名
白玉蟾
别名
葛长庚,海琼子,紫清明道真人
国籍
南宋
职业
道士、诗人
出生地
琼州(今海南)
出生日期
1194年
祖籍
福建闽清
民族
汉族
信仰
道教
字号
海琼子
代表作品
著有《海琼集》、《道德宝章》、《罗浮山志》等书。
主要成就
南宋金丹派南宗的创派人,“南宗五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