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

人物 | 历史人物 | 唐代边塞诗人,代表作《出塞》
朝荐抱良策,独倚江城楼。
昨从金陵邑,远谪沅溪滨。
娟魄已三孕。
驾幸温泉日,严霜子月初。
长亭酒未醒,千里风动地。
苍荻寒沧江,石头岸边饮。
天仗森森练雪凝,身骑铁骢自臂鹰。
苍深翠浅瀑峥潺,岂谓讥秦始爱山。
一炬咸阳机冢赤,紫霄巍立晓云间。
(见《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卷一七三。
此首当出後人依托。
)。
祥光长赫矣,佳号得温其。
(见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三)。
落落寞寞路不分,梦中唤作梨花云。
(见《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野客丛书》卷六引曾慥《高斋诗话》、龙榆生《东坡乐府笺》卷二《西江月》注引南宋傅藻注引。
)(按:《墨庄漫录》卷六载此诗全篇,以爲王建作,详本书卷十八。
然曾慥时代较早,当有所据。
苏轼《西江月》词末句云:「不与梨花同梦。
」自跋云:「诗人王昌龄梦中作梅花诗。
」傅注因引此二句。
其时代较曾慥更早。
今互收。
)。
河口饯南客,进帆清江水。
还舟望炎海,楚叶下秋水。
(均见《文镜秘府论》地卷《十七势》引王昌龄《诗格》。
市河世宁《全唐诗逸》卷上收四句,缺题,今重录。
)。
王维诗天子,杜甫诗宰相。
(见宋叶廷珪《海录碎事》卷十九引《王昌龄集》。
似出後人依托。
)(按:《全唐诗》卷一四一收昌龄《小敷谷龙潭祠作》,第十九句缺一字。
汲克阁本《唐诗纪事》卷二四引此诗不缺,此句作「奔飞振串梁」。
)。
青骢一匹昆崙牵,奏上大王不取钱。
直为猛风波滚骤,莫怪昌龄不下船。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捲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捲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桑叶下墟落,鹍鸡鸣渚田。
物情每衰极,吾道方渊然。
南浦逢君岭外还,沅溪更远洞庭山。
尧时恩泽如春雨,梦里相逢同入关。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捲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溆浦潭阳隔楚山,离尊不用起愁颜。
明祠灵响期昭应,天泽俱从此路还。
霜天留后故情欢,银烛金炉夜不寒。
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
寒雨连天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诸侯分楚郡,饮饯五溪春。
山水清晖远,俱怜一逐臣。
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
远谪谁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
1234567891011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 河东 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 京兆 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 岑参 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 七绝圣手 ”。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 高适 、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代表作有《 从军行七首 》《出塞》《闺怨》等。

唐肃宗至德二载丁酉(757年)756年冬到757年十月之间,王昌龄路经亳州,为亳州刺史闾丘晓所杀害。

中文名
王昌龄
别名
王少伯、王龙标、王江宁
出生地
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出生日期
约武周圣历元年(698年)
去世日期
约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
民族
汉族
所处时代
唐代
代表作品
《出塞》《从军行七首》《芙蓉楼送辛渐》《长信宫词》《闺怨》
主要成就
诗歌创作
作品风格
语言精炼、意味浑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