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实甫

人物 | 历史人物 | 元代著名戏曲作家
你值一分,他值百十分,萤火焉能比月轮?高低远近都休论,我拆白道字辨与你个清浑。
(净云)这小妮子首得甚么拆白道字,你拆与我听。
(红唱)君瑞是个"肖"字这壁着个"立人",你是个"木寸""马户""尸巾"。
他凭师友君子务本,你倚父兄仗势欺人。
齑盐日月不嫌贫,治百姓新传、传闻。
这厮乔议论,有向顺。
你道是官人则合做官人,信口喷,不本分。
你道穷民到老是穷民,却不道"将相出寒门"。
恹恹瘦损,早是伤神,那值残春。
罗衣宽褪,能消几度黄昏?风袅篆烟不卷帘,雨打梨花深闭门;无语凭栏干,目断行云。
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
池塘梦晓,阑槛辞春;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
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
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
讪筋,发村,使狠,甚的是软款温存。
硬打捱强为眷姻,不睹事强谐秦晋。
红娘呵!我则索搭伏定鲛绡枕头儿盹。
但出闺门,影儿般不离身。
(红云)不干红娘事,老夫人着我跟着姐姐来。
(旦云)俺娘也好没意思!这些时直恁般堤防着人;小梅香伏侍的勤,老夫人拘系的紧,则怕俺女孩儿折了气分。
你须是郑相国嫡亲的舍人。
须不是孙飞虎家生的莽军。
乔嘴脸、腌躯老、死身分,少不得有家难奔。
往常但见个外人,氲的早嗔;但见个客人,厌的倒褪;从见了那人,兜的便亲。
想着他昨夜诗,依前韵,酬和得清新。
玉鞭骄马出皇都,畅风流玉堂人物。
今朝三品职,昨日一寒儒。
御笔亲除,将名姓翰林注。
吟得句儿匀,念得字儿真,咏月新涛,煞强似织锦回文。
谁肯把针儿将线引,向东邻通个殷勤。
张珙如愚,酬志了三尺龙泉万卷书;莺莺有福。
稳请了五花官诰七香七。
身荣难忘借僧居,愁来犹记题诗处。
从应举,梦魂儿不离了蒲东路。
(末云)接了马者(见夫人科)新状元河中府尹婿张珙参见。
(夫人云)休拜,休拜,你是女圣旨的女婿,我怎消受得你拜?(末唱)。
想着文章士,旖旎人;他脸儿清秀身儿俊,性儿温克情儿顺,不由人口儿里作念心儿里印。
学得来"一天星斗焕文章",不枉了"十年窗下无人问。
我躬身问起居,夫人这慈色为谁怒?我则见丫环使数邢厮觑,莫不我身边有甚事故?(末云)小生去时,人人亲自饯行,喜不自胜。
今日中选得百,夫人反行不悦,何也?(夫人云)你如今那里想着俺家?道不得个"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我一个女孩儿,虽然妆残貌陋,他父为前朝相国。
若非贼来,足下甚气力到得俺家?今日一旦置之度外,却于卫尚书家作婿,岂有是理?(末云)夫人听谁说?若有此事,天不盖,地不载,害老大小疗疮!。
听说罢魂离了壳,现放着祸灭身,将袖梢儿韫不住啼痕。
好教我去往无因,进退无门,可着俺那埚儿里人急偎亲?孤孀子母无投奔,赤紧的先亡过了有福之人,耳边厢金鼓连天振,征去冉冉,土雨纷纷。
若说着丝鞭仕女图,端的是塞满章台路。
小生呵此间怀旧恩,怎肯别处寻亲去?。
那厮每风闻,胡云。
道我"眉黛青颦,莲脸生春,恰便似倾国倾城的太真";兀的不送了他三百僧人?半万贼军,半霎儿敢剪草除根?这厮每于家为国无忠信,恣情的掳掠人民,更将那天宫般盖造焚烧尽,则没那渚葛孔明,便待要博望烧屯。
(夫人云)老身年六十岁,不为寿夭;奈孩儿年少,未得从夫,却如之奈何?(旦云)孩儿有一计,想来只是将我与贼汉为妻,庶可免一家儿性命。
(夫人哭云)俺家无犯法之男,再婚之女,怎舍得你献与贼汉;却不辱没了俺家谱!(洁云)俺同到法堂上两廊下,问僧俗有高见者,俺一同商议个长便。
(同到法堂科)(夫人云)小姐却是怎生?(旦云)不如将我与贼人,其便有五:。
岂不闻"君子断具初",我怎肯忘得有恩处?那一个贼畜生行嫉妒,走将来老夫人行厮间阻?不能够娇姝。
早共晚施心数;说来的无徒,迟和疾上木驴。
第一来免摧残老太君;第二来免堂殿作灰烬;第三来诸僧无事得安存;第四来先君灵柩稳;第五来欢郎虽是未成人,(欢云)俺呵,打甚么不紧。
(旦唱)须是崔家后代孙。
莺莺为惜己身,不行从着乱军:渚僧众污血痕,将伽蓝火内焚,先灵为细尘,断绝了爱弟亲,割开了慈母恩。
妾前来拜复,省可里心头怒!间别来安乐否?你那新夫人何处居?比俺姐姐是何如?(末云)和你也葫芦提了也。
小生为小姐受过的苦,诸人不知,瞒不得你。
不甫能成亲,焉有是理?。

王实甫(1260年-1336年),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祖籍河北省 保定市 定兴(今 定兴县 )。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杂剧《西厢记》的作者,生平事迹不详。

与 关汉卿 齐名,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 唐诗宋词 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 口头语言 ,创造了文采璀璨的 元曲 词汇,成为 中国戏曲史 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

中文名
王实甫
别名
王德信
国籍
中国
职业
杂剧作家
性别
出生地
大都(今北京)
出生国家
出生日期
1260年
去世日期
1336年
祖籍
河北定兴(今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
民族
汉族
所处时代
元代
字号
名德信
代表作品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等
主要成就
著有杂剧十四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