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亮吉

人物 | 历史人物 | 官员 | 清代经学家、文学家,毗陵七子之一
黄泥墙北打门频,白发来辞喜气新。
却买鲜鱼饲花鸭,商量明日饯归人。
芒种才过雪不霏,伊犁河外草初肥。
生驹步步行难稳,恐有蛇从鼻观飞。
村鸡喔喔酒全倾,拥被求衣事晓行。
四野月明迷向背,一山云出定阴晴。
春残苦乏加餐信,道远愁非负米程。
醉醒十年前事起,马头尘梦较凄清。
溪西月不华,溪北桃无花。
风光只落溪南路,和月和花筑楼住。
花枝二月人二旬,楼高一层春一分。
溪光已隔画桥影,柳色自斗疏阑春。
岸云凝红水云白,总逊春衫好颜色。
百花开处百禽鸣,楼上添衣楼下行。
寻芳肯到春溪口,堤上行人学垂手。
放船肯过长河湄,墙头女儿仿画眉。
画眉尚避春莺见,照鬓都疑水禽羡。
镜里浓云晓上头,竹中轻粉宵匀面。
春幡亲制初护见,楼角三面悬玲珑。
眸迎深馆迢迢绿,手展文窗扇扇红。
星疏夜久愁犹立,露冷草香虫尚蛰。
百饼薰笼总厌烧,启帷试放生香入。
消息今年异往年,客巢新定故巢迁。
愁边晓泪疑含露,望里春潮已接天。
伤春曾到春台畔,笼鸟生疏茶敢唤。
背客亲移北户镫,呼鬟更掩重门扇。
短短疏篱漠漠尘,沿溪楼阁对墙身。
缘知溪路经三折,只共波光住浃辰。
可怜门左闲亭坞,三月谁为众香主。
抛客年光誓不停,迷人草色寻应苦。
一样扁舟去未还,五湖踪迹异三山。
春来依旧花千树,梦醒空愁月一弯。
元夕一年居一方,接天歌吹来咸阳。
终南山月盛光采,一夕楼上铺新黄。
崇仁坊前百戏陈,杂乐共作秦声尊。
颇欣土俗乐丰岁,巷少服马居无人。
严寒初除信风劲,风里试镫镫不定。
端礼门连长乐楼,万声压市嚣难听。
连宵宾从席屡移,选舞彻夜殊忘疲。
屏风高障碧天色,蜡泪满堆红地衣。
园南独客愁争逐,看花欲来深径宿。
避寒三度著春衫,照梦千枝列华烛。
墙头月色清可怜,桃花一枝影入筵。
江南无此早春景,自爱枕上看花眠。
须臾舞寂将残夜,月向城西鹊巢下。
一阵帘前料峭风,远鸡声里寒桃谢。
乡闾此时谁复留,癯崔瘦蒋成俊游。
横塘半里足箫鼓,镫火直接三元楼。
十年两度清游寡,更有汪伦手堪把。
江馆云迷宛转箫,帝城月照流离瓦。
云门古松三十七,三十六株鳞尽裂。
一松蟠蟠径离石,势欲上天犹去尺。
白云移松巅,巨石忽欲走。
岩风吹征衣,上险切星斗。
石镜露落,山泉微光。
暝色入树,松花初黄。
人间残暑不至此,鹤氅乍著宜新凉。
云光深,霞色浅,倒影空濛众山显。
枕泉半日不饮泉,饱向松梢餐露眼。
沿山西行日光断,一松如龙黑天半。
松根一龙干九龙,欲攫台殿凌虚空。
虬枝北出风力驶,五里亭边落松子。
苍然一顶常宿云,巢鹤不敢呼其群。
枝蟠入石石不知,石窾常见生灵芝。
年深力厚触山破,根断犹穿北山过。
客行破晓即看松,高下楼阁清光中。
南枝迎阳日气浓,北枝腊雪犹未融。
倦时眠松根,醒时看松色。
山僧爱松亦如客,隔岁松花饷人食。
一株旁倚态亦奇,偃盖静觉春阴移。
复有一株云气重,一风微吹干俱动。
其余八九纵复横,倾耳总作龙吟声。
初唐武德至今远,山古寺古涛声平。
我留三宿非爱山,松下百匝偏忘还。
君不见看松如我亦无两,黄海终南各千丈。
乱峰高映斜阳赤,谷里人行已深黑。
溪南新月透山来,千朵白云遮不得。
东西秋水隔一村,跣涉尚喜山泉温。
山村树湿昨宵雨,石屋泠泠出蛮语。
峰形南北殊凹凸,入地上天皆一日。
潜行五里不见天,蜡炬光远空浮烟。
莓苔森森绿疑梦,蝙蝠手扪皆不动。
一风冲出微带腥,足底万窍声俱鸣。
好奇径欲穷颠末,行僮失声炬将灭。
四人急转我后来,风黑恍有千人追。
是时屈指当交酉,出洞见天天尚昼。
饮泉百盏神始清,坐调鼻息方远行。
树巅斜行途转窄,鸦点扑人如雨黑。
东行一洞势较低,一洞复出清泉西。
斜阳沈沈岭头落,客意极疲龛极乐。
下方已黑天顶青,侧帽恐碍当头星。
山光欲雨江欲晴,云黑复白波微明。
此时击楫涉江去,薄暝始向前山行。
林梢一抹斜阳色,高下山溪一千尺。
云中道士来远迎,语不分明指碑石。
累累林果红一山,倾耳祇觉禽声蛮。
道旁䃰石削如铁,山溜滴沥苔花斑。
沿冈久立怯北风,送客出户闻敲钟。
昏江棱棱水声起,却喜一星明舵尾。
一山途四出,晓日正当头。
好鸟背人立,清泉择地流。
雾归僧阁暗,云出寺门浮。
半晌沿林走,偏忘路阻修。
阑干十二敞银屏,尤喜芳时此再经。
双柳有情垂槛绿,万山如梦压帘青。
花边惆怅寻前约,叶底参差间晓星。
依旧燕莺飞不定,可能重把夜窗扃。
一雨园林足,泉声百道来。
夕阳明螮蝀,高阁暗莓苔。
燕绕横塘楫,鱼窥曲水杯。
古藤应识我,亲见五回开。
兹山亘东方,郁勃截生气。
虚轮扇风海,空腹入天地。
其高无端倪,一半植空际。
滃滃云出始,袅若丝发细。
俄焉分道骋,寰宇悉衣被。
洪荒迨今日,年代渺谁记。
登封坛数尺,藉以验兴替。
允哉神明区,心精默相契。
山人渡海来,告我山势尊。
波面日出时,与山相吐吞。
遥看不知山,谓是天有根。
峰棱破空垂,倒挂日月轮。
青冥一气中,高下固不分。
伊谁启鸿濛,当有主者存。
双厓划然开,截作天东门。
一山戴一山,重戴至谷口。
遵山视重戴,高仅及社首。
方知众高积,拔势乃得陡。
山坳环数郡,元气蒸泽薮。
中虚蕴灵宝,万古谁敢剖。
天阊虽已逼,地轴亦孔厚。
七十二代君,贞符藏北斗。
山形非徒高,远莫测所届。
沧溟三万里,石脉透海外。
当其势奔腾,显越齐鲁界。
低瞻饶岳渎,并此析支派。
巍巍兼荡荡,克配天体大。
其标难正视,万象怵光怪。
支峰皆整肃,略不涉奇态。
风递沧海涛,山前作清籁。
三更望兹峰,月出石腹内。
云容方欲展,雷雨已在背。
明明神所宅,乃复遘阴晦。
冰柱十丈长,惊看石厓戴。
居然神斧落,厓半亦奔溃。
回飙搜激电,雪月光迸碎。
遂令登陟客,倏忽迷向背。
清游虽暂阻,未敢遽思退。
终当携松明,绝壁扫芜秽。
宁作不才木,不愿为桔槔。
桔槔亦何辜,頫仰随汝曹。
杈丫适当时,旋转如风涛。
高原多低枝,感汝汲引劳。
一朝时雨行,弃置眠蓬蒿。
宁作无知禽,不愿为反舌。
众鸟皆啁啾,反舌声不出。
岂系果无声,无乃事容悦。
依依檐宇下,饮啄安且吉。
何忍视蜀鹃,啼完口流血。

洪亮吉(1746~1809年),初名洪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 北江 ,晚号更生居士,江苏阳湖(今江苏常州市)人,清代经学家、文学家,毗陵七子之一。

洪亮吉祖籍安徽 歙县 ,生于常州。乾隆五十五年,高中 榜眼 ,授翰林院 编修 。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守 伊犁 。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家中,著书立说。

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文工 骈体 ,与 孔广森 并肩,学术长于舆地。著有《卷施阁诗文集》《附鲒轩诗集》《更生斋诗文集》《北江诗话》及《春秋左传诂》。

1809年五月十二日(6月24日),卒于家中。

中文名
洪亮吉
本名
国籍
性别
出生地
阳湖(今江苏常州)
出生国家
出生日期
1746年10月17日(乾隆十一年九月三日,丙寅年,丙申日)子时
去世日期
1809年6月24日(嘉庆十四年五月十二日,己巳年,辛未日)
祖籍
民族
汉族
信仰
道教
生肖
所处时代
清代
字号
字君直 号北江
代表作品
卷施阁诗文集、附鲒轩诗集、更生斋诗文集、北江诗话及春秋左传诂
主要成就
参与编修清高宗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