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

人物 | 行业人物 | 作家 | 中国书画家,被誉为“草圣”
万古苍茫横江水,日夜波涛掀眼底。
中有乖崖云眉翁,不废吟哦披故纸。
忘情独在乱离中,孤心枯坐蓬蒿里。
三篇两篇馈我诗,风韵远追唐十子。
更以宋格写今时,苏黄才气适中之。
苍鹰脱鞲上下疾,骏马走陂左右驰。
如大海翻澜,如小松叠石,一唱三叹声声苦,千锤百炼字字直。
我本樗材,愧此高逸。
抗志古人,夐乎弗及。
昨来君家惊浩劫,萧萧门巷跫音绝。
箧中出示零碎笺,令我点泼酸心墨。
师古失古泥其形,貌膑怜我太伶俜。
作诗作画两心钦,苦将岁月掷黄金。
吁嗟江水何时清,江草江花无限情,空抛血泪染红腥。
市气喧黄浦,嚣然众籁浮。
那堪多难日,重入最高楼。
碧海落谁手,青天空上头。
苦将冰壶酒,来洗万方愁。
火云四卷夜悄悄,百物无声夏虫叫。
当头一月皓中天,今夕何夕荒楼照。
独把新诗对月明,七言长句亦轻清。
明月笑我不自丑,鄙俚之言同瓦缶。
国风伊始关关鸟,三百篇诗诚窈窕。
继其遗响楚大夫,宋玉之流亦其徒。
诗既云亡屈宋死,黄钟大吕箫韶止。
汉魏诸贤旗鼓张,万丈光芒杜与李。
间代苏黄钟奇气,可敌韩豪八代起。
元明以后乏嗣音,七子虽贤技止此。
苍蝇之声乃汝辈,无病呻吟宁勿耻。
方今铁血斗鼍蛟,沧海掀起千尺涛。
昆明劫火长沙哭,风云不阻巫山高。
男儿生当裹马革,万里搴旗夸嫖姚。
安用吟弄抉肝肾,灭裂聪明苦煎熬。
我愧月明不能语,低头拜月谢千古。
南斗不眠北斗横,松风谡谡凉如雨。
咄咄竟何事,时危感故墟。
短衣谁射虎,长铗有思鱼。
味已秋云澹,心难夜月虚。
好将出师表,学写岳王书。
消息今天好,梅花正断魂。
寒飘一城色,香染去年痕。
明月仍同梦,春光不到门。
可怜持此意,何以慰温存。
一夜青山有梦思,寒林仍是独行迟。
不知红叶留多少,可许痴人再到时。
破屋新弥补,茅茨三两楹。
风吹草树绿,雨湿梦魂惊。
负俗成蓬累,所期亦蔓生。
土苴人世弃,风露正平明。
胸中泛滥五千卷,足下纵横十二州。
小子浮夸本无用,长年荒落自成愁。
文章博大如中岳,义气清奇亦上流。
几夜天南看牛斗,梦魂常绕海陵秋。
遁世原无闷,心情总不如。
春迷江市雨,尘暗草堂书。
寂寞千秋业,酸辛一代儒。
庭前松色好,吹绿满窗虚。
星光不明露草深,夜半到家敲破门。
老母仓皇儿失色,腹枵腕痛眼昏昏。
母言别后事多苦,山松剪伐余其根。
又言街头情更惨,穷饿之徒无一存。
闻言怆恻不能睡,仰天长吁心乱烦。
鸡鸣独去不择路,河汉倒影天一痕。
西方有神东方鬼,时遇残骸野狗吞。
砰砰訇訇又炮响,左右窜伏奔前村。
呜呼人生胡如此,浩劫之成谁所使。
君不见黄河水祸数百里,十口之家八九死。
五步种一松,十步种一柏。
五步十步间,都作苍翠色。
廿年之兴亦何豪,买桑种树夸吾曹。
每从浓荫趣寒绿,更从春雨听飞涛。
有时松根手一卷,坐读不知明月高。
迩来沧海有驰突,飞鸟纷纷集我屋。
既摧我柏拔我松,啄我黄炎食我粟。
我之不祥物之灾,老妻懊恼女儿哭。
女勿哭,妻勿恼,人生能得几时好。
治时常少乱时多,一木荣枯乌足道。
君不见曲江花木春如锦,转眼之间化腐草。
抗首中原啸太阿,松萝剪伐奈谁何。
张皇几夜看天狗,鼓舞无人驱海鼍。
大地烟光时事改,四山冢墓夕阳多。
可怜铜雀频年瓦,一卧空堂久未磨。
平生爱秋水,南华私自许。
世乱已如斯,谁作湖山主。
鹣鹣山中鸟,嘲哳日相语。
鳞鳞水中鱼,恩沫时相煦。
与世自无争,于物亦无忤。
奈何渔猎人,杀机召尔汝。
在山张网罗,在水具数罟。
坐使鸟与鱼,雌雄夫俦侣。
吁嗟太昊情,万物胡相侮。
我读齐物篇,清泪落如雨。
烟尘凄恻庐江郡,几代干戈各自雄。
白骨青燐千鬼泪,黄袍紫绶一人功。
眼中脔肉谁豚犬,天外风云有虎龙。
欲向周郎问遗略,霸才无赖冷江东。
一雨江天暑未消,有人草阁避尘嚣。
吟风无力应扪舌,捧日何心肯折腰。
腕底邱陵时自起,胸中芒角本难描。
怜他小鸟年年石,东海于今计已劳。
落日照山邱,四顾但凄瑟。
咄咄我故人,云何祸仓促。
或以言招尤,或以刚则折。
致使千金躯,惨流一地血。
多才世所忌,乱世祸尤烈。
智者未肯愚,巧者安能拙。
在汉杨修死,在晋陆机杀。
物理其或然,千古悲同辙。
嗟嗟余之心,肝肠已寸裂。
宠辱五两风,恩仇三更月。
哭君知有谁,忍泪不能出。
在官闲似嵇中散,觅句痴于贾浪仙。
心境萦回秋水外,讼庭寂历落花前。
炼诗乃用自家火,锻石将弥欲坏天。
谁识江头倦飞鸟,蒲芦深处避人眠。
扶桑掠影西日微,古城劫化沙虫飞。
文宣王庙吊残余,冷绿丛丛秋草肥。
破关不闭支扊扅,黝然有物世所稀。
似石非石玉非玉,铜雀之台一瓦遗。
携来摩抚三太息,得此能非造化力。
铜花土晕不成泥,贝甲罗纹宁为石。
鬼神呵护岂尤物,文字祯祥亦懿德。
蒯侯欷嘘苏子惜,龙尾凤咮无颜色。
昔思魏武日,层台筑铜雀。
日月耀丹碧,霞帔纷纷着。
东吴欲挟二乔归,铁马秋风起戎幕。
横槊江上兴何索,千里东风一夜作。
飞熛满天烧赤壁,流焰照江惊鸟鹊。
风声憀慄惨不乐,丧阻频年幽梦约。
曾几何时割据心,穗帐瑶台虚好爵。
可怜犹刻建安年,瓦砾荒榛永寂寞。
翳谁好事古癖同,拔之漳水洪武中。
既琢成形铭永存,倏五百年又余逢。
物有奇缘气亦通,德薄嗟余难久容,瓦乎瓦乎负所从。
自辟五亩园,辛苦二十稔。
虽无长者车,孤游供息寝。
江上易气象,日月殊光景。
物换何匆匆,几醒庐生枕。
版图惊战祸,一十九行省。
城郭与池台,多半劫灰烬。
小人与君子,多半沙虫影。
念兹散木堂,犹能在人境。
偶然亦天意,物存真自幸。
年年秋风至,松竹色明靓。
风雨又今年,寒绿更凄紧。
友朋时过从,儿女有朝请。
余生话灯火,尘缘暂相屏。
功名细事耳,死生乃俄顷。
陆沉慨神州,闰余羞蛙黾。
不荷娲皇宠,谁能补完整。
东山思太傅,西湖念和靖。
疏梅共豪竹,天性各有秉。
辜负诚可怜,转侧秋江冷。
闲云舒卷总平凡,色相深深冷蔚蓝。
招隐人来横江右,投书雁下洞庭南。
苦思自谓百无益,所受难忘七不堪。
作茧未成功费久,再眠孤负一春蚕。
123456789

林散之(1898.11.20-1989.12.6),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生于江苏南京市江浦县(今南京市 浦口区 ),祖籍安徽省和县 乌江镇 七颗松村庄,诗人、书画家,尤擅草书。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时一举成名,其书法作品《 中日友谊诗 》被誉为“ 林散之第一草书 ”。 赵朴初 、 启功 等称之诗、书、画“当代三绝”,与李志敏并称“南林北李”,被誉为“草圣”,林散之草书被称之为“ 林体 ”。如果说在当代草书实践中,林散之为飘逸之美,那 李志敏 则为苍茫之美,两者风格迥异、刚柔互补,凸显“ 南林北李 ”的双峰对弈。

林散之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也正因为其出大名很晚,数十年寒灯苦学,滋养了其书之气、韵、意、趣,使之能上达超凡的极高境界,对现代中国书法艺术事业的贡献,真可谓“功莫大焉”。

出生地
南京市浦口区
去世日期
1989年12月6日
出生日期
1898年11月20日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性别
职业
诗人、书画家
中文名
林散之
别名
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
代表作品
《江上诗存》、《林散之书法选集》、《林散之诗书画选集》等
主要成就
“草圣”、“诗书画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