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桢

人物 | 行业人物 | 元末明初诗人、文学家、书画家
忆昔开元全盛时,海陵官漕米流脂。
丁男老不识兵器,九牧长途不拾遗。
宫中君明臣告老,天下夫和妇循道。
蛮夷玉帛涉海来,海平远接三山岛。
仁人为邦未百年,民间斗米七千钱。
海陵官漕忽中阻,大舶灭没鱼龙渊。
潢池弄兵本赤子,渤海老臣能料理。
如何嫉作豺虎丛,岛国称孤奸万死。
花卿猛将乱国章,太阿倒持不可当。
君不见木兰杀贼谢天子,赏功岂愿尚书郎。
东万山之罗络兮,恒赤城之盘纡。
琼台方古郁以出没兮,聚仙佛之所庐。
东海之嵬岸兮,架金梁之凌虚。
裒灵修之播迁兮,来仙伯以导舆。
赤子兮如鱼,纷望思兮鼎湖。
嗟山川其如昨兮,眇风景其愁予。
望海屋兮渠渠,挽飞飙兮以为车。
上下风雨兮出入太初,下视弱水兮黄尘满区。
仙耶释耶?吾不知何谁兮,羌从汝兮归诸。
日重光,今日西没,明日上榑桑。
日重光,日复日,上榑桑。
人长往,不返故室堂。
日重光,身后面目谁短长。
日重光,言果果,神伥伥。
七日混沌离,穿凿争七窍。
硕果一失仁,百体俱弗肖。
巧诈日横生,售朴至深溺。
圣人忧世心,世变若愿燎。
安得至木资?与世作津桥。
学斋取木名,众巧不同调。
回愚与参鲁,入室得道要。
岂是灰槁人,灭心比灭爝。
君看记须鸡,人方诋不鹞。
沙丘腥风吹腐龙,华阴毛女藏双鱼。
宫中雨露不可食,餐松啖柏留春容。
桃花流水迷红雾,十二峰头度朝莫。
自是婵娟有仙骨,入海徐郎岂知故。
衣沐雨,鬟栉风,槲叶楚楚山花红。
秦楼旧镜掩明月,咸阳目送双飞鸿。
黄牛商,水牛商,驱牛渡淮道路长。
淮天喘热淮月黄,老商爱牛视如伤。
淮民耕稼禾上场,皮角有令恐牛殃。
君不见昨夜官军大索马,牝牡千匹如驱羊。
王氏女,始州人,羌中老虎旁企地,朝接长安莫聚南山群,庞家大将不敢嗔。
王氏女,在虎口,上马与联辔,下马与饮酒。
老虎卧酣上马走,拔刀杀虎如杀狗。
王氏女,真奇勋,锡以崇义号夫人,不数李家娘子军。
王孝子,魏三公。
雀入幕,鲤入冰。
孝子可移臣子忠,而况三老北面天子尊辟雍。
何司徒,荀仆射,九锡王前相率拜。
孝子龙钟亦长揖,爵级同升在三太。
三太何足尊,不若犍为李孝孙。
春来风雨颠,未见风日好。
今朝风日好,美人在远道。
美人招未来,相思把瑶草。
长鸟舞春风,为我一倾倒。
问君读书所,我所在东阿。
东阿何所有?水竹荫陂池。
莺羽飞隼雉,长颈鸣家鹅。
离离原上瓞,濯濯池中荷。
桃源在人世,岂必阳山阿。
今日有良会,同志式相过。
撷我园中蔬,具酒旨且多。
请君考吾磐,和我轩中歌。
陶公八十日,解组归山阿。
觉今若不早,我日十倍过。
开涂刬荆棘,斧缺且无柯。
赖尔东林社,招我南山歌。
回视有漏因,已悟影与魔。
有求不补失,无亏所成多。
坐断前后际,不须辩维摩。
主家宴新客,内屋深罗帷。
贵戚金与史,长者陶与猗。
美人间中坐,玉质缕金衣。
歌声上碧落,不放青云飞。
杯行白莲掌,酒饮黄桐脂。
门下有书客,弹铗歌朝饥。
冯家女,绿发盘双鸦,乱离弃乡土。
聘入将军家,将军爱幸诸妇妒。
颜色粹美无疵瑕,掩鼻袭馀术,泪眼啼春华。
冯家女,昨日堂上人,今朝厕中鬼。
将军不为疑,司隶不为理。
道傍古冢生棘榛,千年孤愤何由伸,乌乎千年孤愤何由伸。
击球场,开选秋,临轩天子为状头。
许州敬瑄在榜眼,授官西川第一筹。
考官惜无石老忧,下第愁杀杨罗牛。
我有山中屋,与云相伴之。
云去何所去?云归何所归?云静我心住,云动我意飞。
一动与一静,阴阳互根依。
是为古心法,我儒不能非。
卢孤女,年十五,官家新条括童女,东家媒娘传巧语。
卢家郎,选东床,奈郎自有妇,妾使余不当。
蚤知急婚事如此,悔不官家作驱使。
上堂拜姑身未知,下堂失身惟有死。
归来抱琴弹高楼,苦调不作离鸾愁。
东家聘,西家求,明珠火贝争委投。
河可乾,石可泐,卢家女节不可勒。
生作只影蛾,死作独根柏。
乌乎丈夫腐节随草莽,阿卢之风齐砥柱。
若道钱唐女淫苦,安得有此卢家女。
阴阴璞玉抱,幽幽雌剑鸣。
玉屈有时白,剑孤有时并。
如何妾玉身,长抱珉石名。
如何妾剑身,指为妖铁精。
天乎如有情,蚀月为妾明。
地乎如有情,河水为妾清。
平原君,起朱楼。
美人盈盈楼上居,槃跚跛汲彼何叟。
美人一笑槃跚愁。
门下士,引去不可留。
美人高价千金直,千金不惜美人头。
君不见帷中妇女观跛者,一笑五国生戈矛。
弁峰七十二,菡萏开青冥。
穷探最绝顶,龙舌呀岩扃。
高源下绝壁,海眼涵明星。
毒龙戏珠玉,残唾吹馀腥。
胡僧洗神钵,密咒收风霆。
洞庭水如蓝,溟涬连沧溟。
下观人间世,九点烟中青。
夜闻归客骑,玉辔鸣匼啑。
唤妇开西窗,秋风响桐叶。

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绍兴路诸暨州枫桥全堂(今浙江省 诸暨市 枫桥镇 全堂村)人。元末明初诗人、文学家、书画家。

杨维桢自幼聪颖,其父杨宏对他寄予厚望。泰定四年(1327年)中进士,放天台县尹,因惩治作恶县吏,遭奸吏报复免官。后任职钱清盐场,因请求减轻盐税被斥为忤上,以至十年不调。后官至建德路总管府推官,继升江西儒学提举。元末避乱居 富春山 ,后迁居钱塘(今杭州)。 张士诚 居浙西时屡召不赴,后徙松江,从此遨游山水,以声色自娱,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求教不绝。

杨维桢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 古乐府诗 ,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 铁崖体 ”,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 杨镰 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他著述等身,行于世的著作有《春秋合题着说》《史义拾遗》《东维子文集》《 铁崖古乐府 》《 丽则遗音 》《 复古诗集 》等近二十种。

书法以 行草 最工,笔势岩开,有“大将班师,三军奏凯,破斧缺牖,例载而归”之势,传世作品有楷书《周上卿墓志铭》,行书《 张氏通波阡表 》《 真镜庵募缘疏卷 》《鬻字窝铭》《 城南唱和诗卷 》《元夕与妇饮诗》、草书《梦游海棠城诗卷》《竹西草堂记卷》《致理斋尺牍》《晚节堂诗》《沈生乐府序》等,其余墨迹则多见于书札及书画题跋之中。

中文名
杨维桢
别名
杨铁崖
职业
诗人、文学家、书画家
性别
出生地
绍兴路诸暨州枫桥全堂村
出生日期
1296年
去世日期
1370年
民族
汉族
代表作品
《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草书《真镜庵募缘疏卷》
主要成就
元末最具艺术个性的诗人
字号
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