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

人物 | 历史人物 | 官员 |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
夫人自七十,有母尚期颐。
不遣千山讣,犹应一病迟。
孝留天下口,身立女中师。
到得君羹美,翻令颍谷悲。
人间那得个山川,船上渔郎便是仙。
远岭外头江尽处,问渠何许洞中天。
忆哭清湘掾,诸孤未裹头。
盛年能素节,凛气却清秋。
眼底生刍奠,身前泛柏舟。
无龄还有德,此母不应愁。
五马新通贵,千牛旧不全。
岂渠才作祟,从古命悬天。
半世风波里,清名玉雪边。
诸郎俱伟器,枢属更人先。
几丝微雨噀前山,半点轻寒健牡丹。
只道一春晴较少,到它晴了是春残。
我忝通家子,公如父行亲。
一书虽不欠,半面遂无因。
旅榇千江远,铭旌两竹新。
庆门宁有此,造物岂其仁。
翡翠堆头乱不梳,梅花脑子糁肌肤。
夜来急雨元无事,晓起看花一片无。
子在人每憎,子亡憎者恻。
自吾失此友,但觉生意息。
犹解梦里来,岂子余此忆。
死生知有无,贤圣或未测。
浑作白日看,不记夜许黑。
尚怜紫鸾姿,未举先折翼。
只惊玉雪容,冷面带古色。
梦泪觉犹湿,悲罢喜有得。
树头吹得叶冥冥,三日颠风不小停。
只是向来枯树子,知他那得许多青。
去年客京都,子去我未至。
得书不得面,安用殷勤意。
犹矜各未老,相见当亦易。
不知此蹉跎,交道遽云坠。
一抔胡不仁,埋此经世志。
弦绝谅何益,蕙叹庸不顇。
吾闻佛者流,正以生作累。
梦中尚微言,子岂悲世事。
仙山去天才一握,与山相高邹氏阁。
月波吹面寒欲冰,斗柄挂檐危不落。
叶县双鳬那复飞,缑山一鹤何时归。
王仙肯来阁上否,共丝麟脯倾天酒。
滴尽思亲泪,犹残影吊形。
眼花浑作黑,颔底更能青。
少也投三赋,今焉忽一星。
此生成底事,有脚不曾停。
杜鹃有底怨春啼,燕子无端贴水飞。
不种自红仍自白,野酴醾压野蔷薇。
秋水冬全落,寒梅暖向荣。
烟林明又灭,风雁仄还平。
老岂愁能避,贫非嬾不营。
犹须铲千嶂,剩与放双明。
永和不到又经秋,淡日微风好放舟。
最是可怜江上路,人来人去几时休。
有酒何须富,无车却好行。
眼中长得句,身外岂关情。
远岭寒逾瘦,乾枫落更声。
好怀非自閟,且道向谁倾。
银浦寒无浪,金星澹不芒。
初看霜是月,并爱月和霜。
万里除纤翳,双清作一光。
诗穷只欠许,穷我未渠央。
虫声两岸不堪闻,把烛销愁且一尊。
谁宿此船愁似我,船篷犹带烛烟痕。
十里江行一日程,出山似被北风嗔。
东窗水影西窗月,并照船中不睡人。
月是小春春未生,节名大雪雪何曾。
夕阳不管西山暗,只照东山八九棱。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 吉州 吉水(今江西省 吉水县 黄桥镇 湴塘村 )人。 南宋 著名诗人、大臣,与 陆游 、 尤袤 、 范成大 并称为“ 中兴四大诗人 ”。因 宋光宗 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 进士 第,历仕 宋高宗 、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 秘书监 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 光禄大夫 , 谥号 “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 诚斋体 ”。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 诚斋集 》等。

中文名
杨万里
别名
杨廷秀、杨诚斋、杨文节、诚斋先生
职业
诗人
性别
出生地
吉州吉水
出生日期
1127年10月29日
去世日期
1206年6月15日
民族
汉族
所处时代
南宋
字号
字廷秀、号诚斋
谥号
文节
官职
宝谟阁直学士
代表作品
诚斋集
主要成就
诗文创作,创“诚斋体”
地位
“中兴四大诗人”之一
追赠
光禄大夫
爵位
庐陵郡开国侯